旅遊資源

漢語辭彙

旅遊資源是旅遊業發展的前提,是旅遊業的基礎。旅遊資源主要包括自然風景旅遊資源和人文景觀旅遊資源。自然風景旅遊資源包括高山、峽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灘、溫泉、野生動植物、氣候等,可歸納為地貌、水文、氣候、生物四大類。人文景觀旅遊資源包括歷史文化古迹、古建築、民族風情、現代建設新成就、飲食、購物、文化藝術和體育娛樂等,可歸納為人文景物、文化傳統、民情風俗、體育娛樂四大類。

簡介


秦皇島旅遊資源
秦皇島旅遊資源
旅遊資源泛指凡經過開發能夠吸引遊客的客體與勞務。是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凡能對遊客產生吸引力、可以為發展旅遊業所開發利用,並能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各種事物和因素。構成吸引和滿足旅遊者參觀遊覽要求,並對旅遊業產生經濟價值,包括已經開發和尚待開發的自然和歷史景觀。就其客體屬性來說,可以分為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兩大類,前者主要指山水名勝、自然風光,如風景區、珍貴動植物的生息地、特殊的地質構造等。後者主要指歷史古迹、文化遺跡,以及文化藝術、民族習俗、城鄉建設等。

分類


旅遊資源
旅遊資源
旅遊資源包括自然風光、歷史古迹、繁華的城市、偏僻的鄉村、著名的工藝品、誘人的風味食品、純樸的風土人情等,是人們進行旅遊活動的重要物質基礎。按其屬性大體分為自然風景旅遊資源和人文景觀旅遊資源兩類。前者指大自然造化出來的各種特殊的地理地質環境、景觀和自然現象;後者是人類社會活動的產物,它記錄了古今人類的政治經濟活動,顯示了不同時期的文化成就、藝術結晶和科技成果。旅遊資源必須經過開發才能具有招徠能力。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旅遊業發達與否,不僅取決於客觀擁有旅遊資源的豐富程度,更重要的取決於主觀上開發利用保護和發展這些旅遊資源的合理性。科學合理的開發可使旅遊資源充分發揮其文化屬性,給人以知識的啟迪、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樂趣,甚至可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傳統的象徵而具有永續使用、長盛不衰的永恆價值。通過必要的旅遊建設,旅遊資源本身的價值可轉化為經濟上的收入,產生大量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目前由於日趨劇烈的國際旅遊市場的競爭,各國各地區旅遊資源的開發也進入新的階段。隨著人類社會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發展,以旅遊資源為基礎的遊覽項目的開發,必須相應予以不斷的補充、更新與發展。

紅色旅遊資源

紅色旅遊是以中國現代革命史跡為主要資源,將現代革命史跡所在區域作為遊人的旅遊目的地,從而把“遊山玩水”與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的一種旅遊。
中國是一個具有光輝革命歷史和優良革命傳統的國家,五四運動以來80多年的革命歷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先後進行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其間遺留下了極其豐富的革命史跡,它們作為全國人民寶貴的歷史遺產和精神財富,構成了我們今天紅色旅遊的豐富而特色鮮明的寶貴資源。

保護


旅遊資源評價圖
旅遊資源評價圖
旅遊資源是旅遊業發展的前提,是旅遊業的基礎。旅遊資源主要包括自然風景旅遊資源和人文景觀旅遊資源。自然風景旅遊資源包括高山、峽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灘、溫泉、野生動植物、氣候等,可歸納為地貌、水文、氣候、生物四大類。人文景觀旅遊資源包括歷史文化古迹、古建築、民族風情、現代建設新成就、飲食、購物、文化藝術和體育娛樂等,可歸納為人文景物、文化傳統、民情風俗、體育娛樂四大類。
旅遊資源與環境息息相關。自然景觀旅遊資源就是自然環境的一部分,保護環境很大程度上也是保護了旅遊資源。
旅遊是人類追求美與享受的一種文化性活動。旅遊者要求旅遊環境舒適,空氣清新,山青水秀,景物宜人。環境優美,就能成為有吸引力的旅遊資源。例如花園城市新加坡,本土除了海灘和陽光,幾乎再沒有什麼自然旅遊資源了。但新加坡人建造了十分清潔安靜的環境,特別注意環境保護和綠化,並建有動物園、植物園、聖淘沙島等特色的人文旅遊資源,旅遊業得到驚人的發展,每年入境的國際旅遊者人數幾乎是本國人口(260萬)的2倍,創匯近50億新元,旅遊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環境污染對旅遊資源的危害甚大。工業廢氣污染產生酸雨,使大片森林枯死。由於環境污染,世界一些旅遊熱點的著名景觀和建築物遭受破壞。在美國,酸雨形成酸霧,使華盛頓林肯紀念堂的混凝土牆長出長長的鐘乳石柱和石筍,混凝土層剝落,建築物嚴重腐蝕。酸雨也使古文物、古建築這些珍貴的旅遊資源受到難以挽回的破壞。埃及雅典神廟的女神像鼻尖被消蝕。雅典近40年來因酸雨造成珍貴文物的破壞、損失大於過去400年的總和。羅馬古文物特拉揚石柱2500個藝術人像受酸雨侵蝕已是形象模糊,令遊人“望柱興嘆”。環境污染破壞了珍貴的旅遊資源。
環境保護與旅遊資源,兩者是互相制約又互相促進。開發旅遊資源,發展旅遊事業,給人類創造一個舒適優美的環境,也是環境保護的目的之一。中國旅遊資源的開發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首先是民族特色,寓民族共性於地方個性之中。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是我們的民族共性,各地旅遊資源的特點是其地方個性。例如風景如畫的灕江和雄偉壯觀的萬里長城都有它們各自的個性。開發旅遊資源必須使其具有獨特的觀賞價值。
2.古老文明、現代文明和自然風景協調發展。開發旅遊資源,進行旅遊設施的建設,要注意不破壞自然景觀,不破壞原來環境的格調。例如建爬山纜車時不應破壞原山景色的秀麗和雄偉;高層的現代化建築避免建在古色古香的民族風格建築物旁邊。更要注意保護歷史文物古迹,不能因建設現代文明而毀掉了古老文明。
3.旅遊資源開發要與自然環境相適應,著重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旅遊業被稱為“無煙工業”,指的是它不產生工業“三廢”,但旅遊業同樣會產生污染。現代旅遊業中,賓館飯店排放的生活污水是不容忽視的污染源,餐廳酒樓產生的廢氣和雜訊成了居民的投訴熱點,海濱旅遊區的無度開發會導致破壞水生生物的生態平衡。這些都是旅遊業發展給環境造成的危害,必須制定法規和措施保護環境。例如泰國芭提雅海濱度假地規定,40個床位以上的旅館要有污水處理設施,以保證海灣水域的衛生。土耳基禁止在沙灘上插太陽傘以防埋在沙里的海龜蛋受損,禁止在沙灘上開汽車及用強烈照明燈以免嚇跑大海龜。
4.注意兼顧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開發旅遊資源要以盡量小的投資開發更多的項目,令其更有吸引力,以收到更大的經濟效益。但一定要防止只顧經濟效益而濫加開發,以致破壞自然環境,這是“殺雞取卵”的錯誤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