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日的戰爭

海峽書局出版圖書

《狗日的戰爭》2013年海峽書局出版,作者是冰河。

內容簡介


《狗日的戰爭》橫掃書市,軍事小說進入“冰河時代”
在這個火熱的盛夏里,作家冰河的軍事小說《狗日的戰爭》橫掃書市,銷售火爆,走進任何一家書店的軍事小說區,讀者都能看到這本書的堆頭。而出版方上海讀客圖書更是打出了“反戰小說”的旗號,讓這部小說區別於以往所有的軍事小說,吊足了人們的胃口。因為本書作者的名字叫“冰河”,於是很多網友笑稱:中國的軍事小說要進入“冰河時代”了。
《狗日的戰爭》刷新戰爭觀,“反戰”將成軍事小說主流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知名文學評論家在接受電話採訪時談到:“中國的軍事文學一直有一個通病,就是唱高調,一定要塑造英雄,一定要歌頌戰爭,一定要弘揚主旋律。軍事文學最終極的境界是反思戰爭、反對戰爭。我們的路都走反了,《狗日的戰爭》的路走對了,我很欣賞作者在創作上的勇氣和態度。”
何謂反戰小說?其實這個概念並不是今天才有,在各個國家都曾湧現出這種題材的作品,最有名的當屬美國作家海明威的《太陽照常升起》《永別了,武器》和《喪鐘為誰而鳴》;德國作家雷馬克1929年出版反戰小說《西線無戰事》,狂銷500萬冊,在世界範圍內引起轟動,由這部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也成為世界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的反戰作家們甚至流亡到中國,親歷戰場,進行反戰創作和反戰工作。在中國,反戰小說一直不被人注意,其實在五四時期和抗日戰爭時期,中國都曾出現過反戰小說,其中孫席珍的反戰三部曲和黑炎的《戰線》都具備一定的文學價值。反戰小說不是勸人們逃避戰爭,而是深挖戰爭對人的摧殘,呼喚和平。在中國,反戰小說一直缺席文壇,這已經成為現當代文學創作的一大遺憾。
本書出版方讀客圖書的負責人對記者說:“對於很多的70后、80后和90後來說,我們沒有經歷過戰爭,我們的戰爭觀都帶有理想主義色彩,甚至論壇上有年輕人在叫囂要來一場戰爭讓他試試手。《狗日的戰爭》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把戰爭血淋淋地剝給你看,刷新人們的戰爭觀。”
業內人士紛紛看好“反戰”將成為軍事小說的主流,個人在戰爭中的遭遇將成為人們最關心的事,戰神式的英雄將不再吃香。
盤點中國軍事小說走過的路
早在多年以前,軍事小說是跟“主旋律”捆綁在一起的,國家的安危、戰爭的勝負高於個體生命。在上世紀的50年代至60年代初,曾經出現過一批極具影響力的軍事小說作品,如杜鵬程的《保衛延安》、吳強的《紅日》、曲波的《林海雪原》等,這些小說中的主人公以高大全為特點、以革命英雄主義為標籤,影響了整整一代人。到了上世紀80年代,文壇興起“去英雄化”創作傾向,軍事小說整體低迷。90年代,以徐貴祥為代表的一批作家堅持軍事小說創作,但軍事小說的社會影響力仍極其微弱,人家似乎已經淡忘了這個小說類別。
軍事小說的再次崛起,是進入新千年以後,茅盾文學獎獲獎小說《歷史的天空》於2004年登上熒屏,拉開大幕,2005年,一部由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亮劍》在央視上映,創下央視年度收視紀錄。小說《亮劍》也由此火爆書市。隨後,《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我的兄弟叫順溜》等軍事題材電視劇相繼熱播,同名圖書也隨之熱銷。從2004年到2010年,軍事小說掀起了一波高潮。除了這類由電視劇催生出來的暢銷小說外,一批跟歷史和政治完全脫離的新派軍事小說也登陸書市,這類小說的主角一般是狙擊手或者是雇傭兵,酷、炫、血腥、刺激是其吸引讀者的利器,這類小說以《彈痕》《狼群》等代表,聚攏了相當一批軍事小說愛好者。
近兩年來,軍事小說似乎有沉寂的趨勢,炫酷血腥的寫法似乎再也無法對讀者構成吸引,電視熒幕也開始充斥著抗日神劇,優秀軍事題材劇湮沒無聲。中國有近三千萬的軍事迷,誰來滿足他們的火熱期待?《狗日的戰爭》的出版方讀客圖書對此很有信心:“我們相信軍事小說的反戰潮流就要到來了,在中國,軍事小說從未形成一個反戰的潮流,這跟世界文壇的潮流是悖離的。”軍事小說真的要進入反戰的“冰河時代”嗎?三千萬軍事迷將共同見證。

內容介紹


1945年,日軍投降,次年國共內戰爆發。在淮海戰役中,老旦被解放軍俘虜,改造成了一名解放軍戰士,倒戈殺向昔日戰友,在兄弟相殘的痛苦中立下赫赫戰功。一個打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的老兵,告訴你他所目睹的戰爭真相……

主要角色


老旦、劉玉翠、袁白先生、郭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