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湖北醫藥學院的結果 展開

湖北醫藥學院

普通高等醫學院校

湖北醫藥學院(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坐落於湖北省十堰市,是一所獨立設置西醫類的普通高等醫學院校,入選“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湖北省2011計劃”,學校以醫學為主,醫、理、工、管等多學科發展。

學校成徠立於1965年,原名武漢醫學院鄖陽分院,1977年開始普通本科教育,1986年更名為同濟醫科大學鄖陽醫學院,1994年獨立設置定名為鄖陽醫學院,1995年開始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2010年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湖北醫藥學院,2013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同年開始舉辦本科及研究生層次留學生教育;2017年10月,學校在深圳創建臨床學院,深圳坪山醫院成為湖北醫藥學院第八臨床學院。

根據2020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佔地1477.41畝,校舍面積39.86萬平方米,館藏圖書99.98萬冊,固定資產13.85億元(不含附屬醫院);設有18個二級學院,開辦21個本科專業;有教職工1044人,其中教授99人、副教授185人,博士235人(含附屬醫院);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專)科生、研究生近17000人,留學生500餘人;有5所三級綜合型附屬醫院。

歷史沿革


● 武漢醫學院鄖陽分院
1972年8月,受鄖陽地區行署委託,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武漢醫學院鄖陽分院主辦興建了鄖陽地區衛生學校,學校開設醫士、護士、檢驗、護理等6個專業。 1975年6月,學習朝陽農學院辦學經驗,武漢醫學院鄖陽分院在丹江口市浪河鎮創辦了浪河五·七分校,開展專科醫學教育。
1976年10月,湖北省委、省政府明確武漢醫學院鄖陽分院實行省、地雙重領導,省教委主管。1977年,學校經批准面向全省招收醫療專業五年制本科生,學校從此開始開展醫學本科教育。 1978年11月,鄖陽地區衛生學校編製單列。1980年,鄖陽地區衛生學校與武漢醫學院鄖陽分院分立。
1986年,更名為同濟醫科大學鄖陽醫學院
● 同濟醫科大學鄖陽醫學院
1985年,隨武漢醫學院更名為同濟醫科大學,學校更名為同濟醫科大學鄖陽醫學院。 1989年,學校開始試辦麻醉學專業,學院是全國最早開辦麻醉學專業的醫學院校之一。1992年7月,麻醉學專業通過了專家論證會論證,學校正式開始五年制麻醉學專業教育。
1994年,正式列入國家普通高校序列,並定名為鄖陽醫學院。1996年,首批一次性通過全國普通高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1998年,十堰市衛生學校整體併入鄖陽醫學院。 
● 鄖陽醫學院
2006年,學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並獲優秀結論。2008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定為碩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2009年,護理學獲批成為國家特色(建設)專業建設點。 
● 湖北醫藥學院
2010年5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鄖陽醫學院”更名為“湖北醫藥學院”;11月,組織開展學校更名暨建校四十五周年系列活動。2011年3月,在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掛牌成立湖北醫藥學院附屬襄陽醫院,並組建第四臨床學院。2012年5月,在隨州市中心醫院掛牌成立湖北醫藥學院附屬隨州醫院,並組建第五臨床學院;11月,學校入選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名單。 
2013年7月,學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同年,開始舉辦本科及研究生層次留學生教育。 2015年2月,學校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2017年,學校主幹學科臨床醫學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2018年,學校入選湖北省“雙一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 2020年6月,發起成立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範區高校聯盟併當選副理事長單位。
2021年7月26日,入選2020年現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新增專業學位碩士點。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根據2019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建有16個二級學院,5所三級附屬醫院,開設19個本科專業。
教學機構層次專業學制
基礎醫學院------
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本科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四年
本科公共事業管理(醫療保險方向、衛生法學方向)四年
本科健康服務與管理四年
本科信息資源管理四年
第一臨床學院(附屬太和醫院)本科臨床醫學五年
本科麻醉學五年
本科兒科學五年
本科康復治療學四年
護理學院本科護理學四年
本科護理學(涉外護理方向)四年
藥學院本科中藥學四年
本科藥學四年
本科生物科學四年
口腔醫學院本科口腔醫學五年
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本科醫學影像學五年
本科精神醫學五年
本科應用心理學四年
本科醫學檢驗技術四年
本科製藥工程四年
繼續教育學院------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
附屬口腔醫院------
第二臨床學院(附屬東風醫院)------
第三臨床學院(附屬人民醫院)------
第四臨床學院(附屬襄陽醫院)------
第五臨床學院(附屬隨州醫院)------
第六臨床學院(附屬安康市中心醫院)------
第七臨床學院(附屬武漢市中心醫院)------
第八臨床學院(附屬深圳坪山醫院)------
第九臨床學院------

師資隊伍

據2019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教職工1113人,教授144人,副教授406人,博士221人(含附屬醫院);教師中有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高端外國專家”項目1人、“百人計劃”4人、湖北省首屆醫學領軍人才3人、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人選”3人、宣傳文化人才培養工程“百人計劃”1人、楚天學者17人,碩士生導師202名;建有2個省級教學團隊、17個省級優秀創新團隊;另有享受國務院、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5人、省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64人、省市級學科帶頭人78人。40餘人(次)獲得國家、省“勞動模範”“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教師”“湖北名師”等榮譽稱號。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李和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李和、王家寧、楊桂元、王倫長等
徠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李和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王倫長
省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李和、塗漢軍、楊桂元、王普清、鄧守恆、王家寧、曾孔生、黃鐵柱、漆子桂、徐少勇、李飛等
省青年科技獎獲得者:李和、王家寧
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人選”:王家寧、孟忠吉等
省勞動模範:塗漢軍、王倫長
楚天學者:王家寧
省級教學團隊
序號團隊名稱帶頭人級別
1麻醉學教學團隊傅南安省級
2基礎醫學實驗教學團隊李文春省級
學科建設
● 學科設置
據2019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一級學科碩士點4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5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3個、“楚天學者計劃”設崗學科8個。
一級學科碩士點: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護理學、藥學
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臨床醫學、護理學、藥學、公共衛生、口腔醫學
省級重點一級學科: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護理學
“楚天學者計劃”設崗學科:外科學、內科學、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麻醉學、婦產科學、護理學等
● 學科評估
截至2019年1月,學校臨床醫學學科居全球ESI排名前1%。

人才培養

● 質量工程
據2019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國家特色建設專業2個、省級本科品牌專業5個、省級精品課程7門、省級教學示範中心3個。
國家特色建設專業:麻醉學、護理學
省級本科品牌專業:麻醉學護理學口腔學、藥學、臨床醫學
省級重點專業:精神醫學
省級教學示範中心:生物(醫學)基礎實驗中心、臨床技能培訓中心、英語語言學習中心
省級精品課程:《外科護理學》《內科護理學》《口腔修復學》《生理學》《人體解剖學》《臨床麻醉學》《第一臨床學院內科學》
● 教學成果
2017年,學校獲得第八屆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
部分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一欄
序號成果名稱參與者獲獎等級獲得年份授獎單位
1一普二專三開放:災害救援醫學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李濤、劉菊英、肖敏、張建、劉翠、李盾、杜成芬、周麗第八屆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一等獎2017年湖北省人民政府
2基於人生命周期的螺旋式本科護理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馮曉敏、程利、李亞玲、張桃桃、何榮華、張素芳、余可斐、徐江華第八屆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二等獎2017年湖北省人民政府
3醫學生職業發展系列課程的改革與實踐翟成蹊、趙鵬飛、周艷、陳璞、吳敏第八屆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三等獎2017年湖北省人民政府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據2019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院士工作站2個、省級研究中心5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國家中醫藥三級實驗室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SPF級動物實驗中心1個、校級重點研究所(中心)10個、校級科研平台12個。
國家中醫藥三級實驗室:中藥藥理(腫瘤)實驗室
省級重點實驗室:武當特色中藥研究湖北省重點實驗室、胚胎幹細胞研究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省級研究中心:衛生管理與衛生事業發展研究中心、中藥材及中藥飲片生產技術校企共建研發中心、湖北省藥用植物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北省校企共建金銀花精深加工研發中心、湖北省臍帶血幹細胞治療醫學臨床研究中心
省級協同創新中心: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培育)平台
SPF級動物實驗中心:湖北醫藥學院動物實驗中心
校級重點研究所(中心)一欄
序號名稱所在學院管理機制
1基礎醫學研究所基礎醫學院校院共建,雙重管理,基礎醫學院具體負責
2醫學人文研究中心文社會科學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校院共建,雙重管理,人馬學院具體負責
3生命科學研究所附屬太和醫院校院共建,雙重管理,附屬太和醫院具體負責
4生物醫學研究所附屬太和醫院校院共建,雙重管理,附屬太和醫院具體負責
5肝臟外科與器官移植研究所附屬東風醫院校院共建,雙重管理,附屬東風醫院具體負責
6心臟病研究中心附屬東風醫院校院共建,雙重管理,附屬東風醫院具體負責
7臨床醫學研究所附屬人民醫院校院共建,雙重管理,附屬人民醫院具體負責
8生殖醫學研究所附屬人民醫院校院共建,雙重管理,附屬人民醫院具體負責
9中藥藥理研究所附屬人民醫院校院共建,雙重管理,附屬人民醫院具體負責
10實驗動物中心實驗動物中心學校負責建設和管理
校級科研平台一欄
醫學化學研究所神經疾病研究所醫學信息與醫學圖像處理研究所
骨科研究所醫院管理研究所麻醉藥理研究所
藥物分析與篩選研究所中藥產業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心血管生物研究室
病原生物和免疫研究室分子醫學研究和診斷中心醫藥技術公共平台

科研成就

據2019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近年來該校共承擔和參與國家級科技項目71項,以及包括湖北省“2011計劃”在內的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700多項,SCI、EI、ISTP收錄726篇,統計源以上中文核心收錄11393篇,其中劉忠武教授、李健博士在《Nature》、《Cell Metabolism》、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的論文引起中國國內外業內人士的關注;獲得省部級科研獎勵59項、市廳級科研獎勵162項,鑒定科技成果210項,獲得授權專利225項。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據2019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圖書館館藏圖書95.55萬冊,購買有《中國生物醫學文獻資料庫》、《中國知網資料庫》、《維普智立方》、《萬方醫學網》、《SCI(Web of Science)》、《濟南泉方本地PubMed資料庫》、ProQuest平台下的《PHMC電子期刊全文資料庫》等20餘個中外文資料庫,可提供中外文文獻檢索、閱讀、下載、查新等信息服務。
● 學術刊物
湖北醫藥學院學報
《湖北醫藥學院學報》創刊於1982年3月,原名為《武漢醫學院鄖陽分院學報》,是湖北省新聞出版局審核,並報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的公開發行的綜合類學術性期刊,被《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萬方資料庫-數字化期刊群》、《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全文收錄;是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亦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學術交流

據2019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與美國杜蘭大學、萊特州立大學、加州州立大學(北嶺)、英國萊斯特大學、德蒙福特大學、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等中國以外高校保持了合作交流關係,400餘人次師生參與國際交流項目。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 校徽
湖北醫藥學院校徽說明:
校徽整體呈圓形,綜合了“蛇杖、太極、中草藥(或橄欖葉)”三種元素;蛇杖是醫學通用元素,標識著學校的主體是西醫教學事業,與外圍的中草藥(或橄欖葉)圖案相輔相成,表達著中西結合的理念,闡述了湖北醫藥學院的“醫”和“葯”兩大辦學特性;天下太極出武當,標識中使用了變形的太極圖元素,體現了學校的辦學區域特徵;標識採用象徵春天的綠色為主色調,代表著醫學的生命科學特徵,也預示著學校蘊含著無限的發展生機和朝氣蓬勃的未來。
校徽
校徽
精神文化
● 校訓厚德勤學、求實創新
釋義:
校名
1、厚德——語出《周易》:“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為品格高尚的人的胸懷就像大地一樣廣博厚實,能容納承載萬物;勤學——勤奮學習,自強不息,奮發向上。厚德勤學,意謂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學識培育學子成才,廣大學子勤奮學習,全面成長。這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成就事業者當以此為訓。
2、求實——意為博學求知,努力探索規律,追求真理。創新——開拓進取並創出新局面、新境界,改革創新是時代精神的核心。求實創新,即辦學求學,要從實際出發,注重實效,誠實守信,並注重把握規律,求索真相,銳意改革,開創學校美好未來。
● 學校精神
艱苦奮鬥、自強不息、厚德濟世、勵學育人
● 校風
嚴謹治學、誠信為人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塗漢軍
黨委副書記、院長李和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趙鵬飛
黨委常委、副院長李雲霞、嚴世榮、王雲甫、李濤、羅傑

知名校友


馬大青:醫學博士,Macintosh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英國皇家麻醉學院院士,帝國理工大學威斯敏斯特醫院外科兼腫瘤醫學部的麻醉學研究中心主任,英國麻醉雜誌及國際華人麻醉學院董亊和英國華人生命科學家學會候任主席
李文春:中國解剖學會臨床解剖學分會常務委員、湖北省解剖學會常務理事、武漢大學與湖北醫藥學院碩士生導師
孫峻:加拿大Piramal醫療保健公司資深科學家、蒙特利爾大學理工學院客座研究員
楊寶成:深圳市血液中心主任兼書記
何文:首都醫科大學超聲醫學系主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超聲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陳永良:加拿大領先蛋白工程技術公司CEO和研發總監

獲得榮譽


2015年2月,獲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的“第四屆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2020年11月,評為“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
2020年12月25日,被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授予“無償獻血促進獎”。
2020年11月,《中國內部審計協會關於表彰2017至2019年全國內部審計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的決定》表彰湖北醫藥學院審計處為“2017至2019年全國內部審計先進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