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郭家堡鄉的結果 展開

郭家堡鄉

甘肅敦煌市郭家堡鄉

徠甘肅省敦煌市郭家堡鄉,位於敦煌市區東北11公里處,地處黨河灌區下游綠洲地帶,是敦煌市有名的植棉大鄉、養羊大鄉、荒漠大鄉、葡萄大鄉;山西省晉中市郭家堡鄉,1958年設市區公社,1981年更名郭家堡公社,1984年改鄉,位於市境中部,面積53.3平方公里,人口5.3萬,鄉鎮企業以農機、建築、建材、運輸、商貿等業為主,農業主產小麥、玉米、穀子、蔬菜。

基本情況


郭家堡鄉位 於敦煌市區東北11公里處,地處黨河灌區下游綠洲地帶。全鄉總面積112平方公里,轄9個行政村,45個村民小組,2323戶,8628人,全鄉耕地面積1959.5公頃,是全市有名的植棉大鄉、養羊大鄉、荒漠大鄉、葡萄大鄉。鄉內土地、光熱資源豐富,充沛的光熱資源有利於棉花、蔬菜等各種農作物以及桃、杏、梨、葡萄、蘋果等優質水果生長。境內灘多地廣,有巴爾湖、荊州湖、吳家湖、大泉湖、平涼湖等,發展林牧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2005年,全鄉實現農業增加值5794萬元,比上年增長18%;實現鄉鎮企業增加值6170萬元,比上年增長18%;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22萬元,完成財政收入12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574元,比上年增加317元。
近年來,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打造魅力敦煌,建設藝術之都”和建設“三城一基地”的戰略目標,按照“種棗養羊”的總體思路,團結和帶領全鄉廣大幹部群眾,堅定信心、振奮精神、攻堅克難、開拓進取,全鄉呈現出黨群關係密切,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群眾生活明顯改善,社會治安和諧穩定,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的良好局面。
結構調整亮點凸顯。鄉黨委、政府以“人均百株葡萄百棵棗,養羊育羊十五隻,收入超過一萬五”和建設“敦煌第一棗鄉”為目標,全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全鄉累計發展以紅棗為主的優質林果17000餘畝,其中:葡萄7200畝,紅棗10800畝;種植大田瓜菜6500餘畝;新建規模養殖小區6個,規模種羊繁育場1個,養羊育羊總量突破11萬隻;敦煌市萬畝紅棗科技園建設已初具規模,引領了全鄉各項產業的快速發展。
項目建設卓有成效。鄉黨委、政府堅持把發展抓項目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之中,通過內引外聯、招商引資、向上爭取、多元融資的辦法,先後建成敦煌莫高棉業有限公司、敦煌中普汽車城、敦煌萬豪農產品包裝有限公司果蔬泡沫包裝箱及果品套袋生產、敦煌暢友彩鋼複合板廠、新型建材建設等重點企業項目18個。
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全鄉上下齊心協力,攻堅克難,累計投入資金7500萬元,鋪油硬化道路46公里、居民點街道10條,襯砌渠道47.2公里;新(改)建小康住宅439戶,安裝太陽能熱水器439戶,改廁400戶,新建沼氣池288座;實施節水滴灌5200畝;關閉機井23眼,壓減耕地4031畝,安裝智能水表317眼;完成荒灘造林2500畝,栽植綠色通道45公里,營造農田防護林48.5公里;新建改建村委會5個、村級衛生所4個,並改造了集鎮道路和商業門店。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環境衛生整治成效顯著,鄉容村貌明顯改善。預計到2011年底,全鄉農業增加值完成 1.3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576元。全鄉經濟運行呈現出速度加快、質量提高、結構優化、後勁增強的良好態勢。

行政區劃


轄墩灣、土塔、梁家堡、七號橋、六號橋、前進、南渠、大泉、涇州9個村委會。

產業結構調整效果明顯


近幾年,鄉上立足資源優勢,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實施"以農業穩鄉、以工業強鄉、以科技興鄉"的發展戰略,走多元化、特色化的農業發展路子,逐步形成了四個產業基地。棉花基地:2.6萬畝優質長絨棉生產基地;畜牧養殖基地:全鄉養羊育羊10.5萬隻,其中存欄2.6萬隻,形成養殖大戶和專業戶300戶,建成良種繁育基地1個,擴繁小尾寒羊等良種肉羊7500隻,年出欄羊數達6萬隻,在西部羊品種中以大泉羊肉質鮮嫩、毛細絨長而聞名。林果基地:全鄉形成了以紅提葡萄為主的優質林果3000畝,紅、黑提葡萄、紫胭桃等聲名遠揚。溫室蔬菜基地:全鄉種植反季節蔬菜1000畝。另外,鄉上積極鼓勵引導群眾外出創業,全鄉從事餐飲服務、商貿零售、勞務輸出、個體商販、交通運輸等二、三產業人數達到1691人,佔到全鄉總人數的19.6%。

改善


郭家堡鄉
郭家堡鄉
近幾年,鄉上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推動全鄉經濟發展的一項關鍵措施來抓,重點突出了交通、水利、生態、教育等七大項目建設。郭家堡鄉地處國道313線,敦煌市區、敦煌機場和紅當公路三角地帶,鄉村道路四通八達,實現了高低壓線路、機井、渠道、公路四配套。近幾年,全鄉幹部群眾用勤勞和智慧,鋪築油路27.45公里,襯砌渠道67.9公里,改造農電線網111.8公里,退耕還林還草3000畝,營造農田防護林50公里,綠色通道10公里,建成教學樓2棟、市場2個,投資環境不斷優化。

鄉鎮企業建設卓有成效


徠鄉上通過內引外聯、招商引資,建立鄉鎮企業開發區,出台各種優惠政策,營造起良好的投資建設環境,吸引各界能人志士前來創業發展。全鄉目前共有各類企業19家,其中以莫高棉製品廠為龍頭的11家棉花加工企業,可年產優質棉4500噸,年創利稅160萬元;以敦煌齊天木製品廠為龍頭的木材加工企業,年加工生產細木工裝飾板10萬張,年產值可達500萬元。同時,還有煤廠、加油站、棉絮加工廠、榨油廠、麵粉廠等一批新老企業運行良好,為全鄉營造了穩固的稅源。郭家堡鄉共有各類企業19家,其中以莫高棉製品廠為龍頭的11家棉花加工企業,可年產優質棉4500噸,年創利稅160萬元;以敦煌齊天木製品廠為龍頭的木材加工企業,年加工生產細木工裝飾板10萬張,年產值可達500萬元。同時,還有煤廠、加油站、棉絮加工廠、榨油廠、麵粉廠等一批新老企業運行良好,為全鄉營造了穩固的稅源。

社會各業協調發展


鄉黨委、鄉政府堅持"三個文明"一起抓,目前全鄉擁有中學1所,小學5所,中小學在校學生1406人。通過改善教學環境、狠抓教師隊伍建設等措施,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連續三年來,全鄉中考成績均名列全市前茅。全鄉共有文化場所10個,其中中心文化站1個,總藏書量5107冊,2005年全鄉共舉辦各類大型文化活動15場次,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鄉內一等甲級衛生院1個,醫療衛生點3個,通過全面推行新型合作醫療工作,參合農民佔全鄉總人口的93.6%;光纖數字電視、程式控制電話入戶率分別達90%和74%,公路通村、通組率達100%。另外,工、青、婦等群團組織積極發揮作用,通過開展各種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提高公民道德素質,營造了良好的社會風氣。

科技培訓


郭家堡鄉土地、光熱、人文資源豐富,充沛的光熱資源有利於棉花、蔬菜、瓜果等各種農作物以及桃、杏、梨、葡萄、蘋果等優質水果的生長。境內灘多地廣,發展林牧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基礎設施


郭家堡鄉地處313國道、敦煌市區、敦煌機場和紅當公路三角地帶,鄉村道路四通八達,實現了高低壓線路、機井、渠道、公路四配套。全鄉幹部群眾用勤勞和智慧,鋪築油路6條,27.45公里,襯砌渠道67.9公里,改造農電線網111.8公里,改造中低產田7500畝,建成棉花膜下暗灌節水示範點5個,2388畝,退耕還林還草3000畝,營造農田防護林48.5公里,綠色通道21.5公里,建成教學樓2棟、市場2個,投資環境不斷優化。

發展


郭家堡鄉上立足資源優勢,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實施“以農業穩鄉、以工業強鄉、以科技興鄉”的發展戰略,走多元化、特色化的農業發展路子,逐步形成了四個產業基地。棉花基地:2.6萬畝優質長絨棉生產基地;畜牧養殖基地:全鄉養羊育羊10.5萬隻,其中存欄2.6萬隻,形成養殖大戶和專業戶300戶,建成良種繁育基地1個,擴繁小尾寒羊等良種肉羊7500隻,年出欄羊數達6萬隻,在西部羊品種中以大泉羊肉質鮮嫩、毛細絨長而聞名。林果基地:全鄉形成了以紅提葡萄為主的優質林果3000畝,紅、黑提葡萄、紫胭桃等聲名遠揚。溫室蔬菜基地:全鄉種植反季節蔬菜1000畝。另外,鄉上積極鼓勵引導群眾外出創業,全鄉從事餐飲服務、商貿零售、勞務輸出、個體商販、交通運輸等二、三產業人數達到1691人,佔到全鄉總人數的19.6%。

社會事業


郭家堡鄉鄉黨委、鄉政府堅持“三個文明”一起抓。全鄉擁有中學1所,小學5所,中小學在校學生1406人。通過改善教學環境、狠抓教師隊伍建設等措施,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全鄉共有文化場所10個,其中中心文化站1個,總藏書量5107冊,2005年全鄉共舉辦各類大型文化活動15場次,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鄉內一等甲級衛生院1個,醫療衛生點3個,通過全面推行新型合作醫療工作,參合農民佔全鄉總人口的93.6%;光纖數字電視、程式控制電話入戶率分別達90%和74%,公路通村、通組率達100%。另外,工、青、婦等群團組織積極發揮作用,通過開展各種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提高公民道德素質,營造了良好的社會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