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特利
拉美特利
拉美特利·朱利安·奧夫魯瓦·德(La Mettrie,Julien Offroy De 1709-1751)法國哲學家。1709年12月25日出生於法國聖馬洛的一個富商家庭,起初學習神學,成為耶穌會牧師和聖奧古斯丁宿命論教義的信徒。後來,由於一方面討厭神學,另一方面認為做醫生能夠更好的謀生,因而轉向醫學,1733年獲得醫學博士學位。
朱利安·奧夫魯瓦·德·拉美特利(Julien Offroy De La Mettrie,1709-1751)法國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曾來到萊頓師從名醫H.波爾哈維,深受機械主義醫學思想的影響,回聖馬洛后一面行醫,一面翻譯教師的主要著作,積極傳播他的學說。
1734年到1745年,拉美特利被任命為格拉蒙公爵率領的法蘭西近衛團軍醫期間曾患病。他根據對自己病情的觀察,獲得這樣的信念:人的精神活動決定於人的機體組織;思想只不過是大腦中機械活動的結果,當體力上變得更虛弱時,精神功能也會衰退。
1745年,他以此為主題寫成《心靈的自然史》一書。這部著作一出版,當即引起僧侶和當局的狂怒,被下令焚毀,拉美特利本人也只好流亡荷蘭。
1747年,拉美特利在荷蘭匿名發表他最著名的、影響最大的著作《人是機器》。
1751年11月11日他由於在自己身上試驗新的治療方法而卒於柏林。
拉美特利從物質具有運動力和創造力的基本觀點出發,批判地繼承了R.笛卡爾的“動物是機器”的思想,進一步得出“人是機器”的結論。笛卡爾認為動物是機器,而人體功能以機械方式發生作用。拉美特利肯定笛卡爾只以物質的原因說明動物的觀點,但不同意笛卡爾把動物看成是沒有感覺能力的簡單的自動機。他主張用有感覺、有精神的、活的機器這一新概念來說明人,認為人的身體狀況毫無例外地決定人的心靈狀況,人的機體組織則是類似鐘錶那樣純粹由物質的機械規律支配的自動機。
拉美特利運用當時醫學、生理學和解剖學的大量科學材料,論證人的心靈對人的機體組織特別是對人腦的依賴關係。比笛卡爾更進一步的地方在於,他把大腦看作精神或心靈的所在地。在他看來,外界對象刺激感覺器官中的神經,由神經腔中一種精細的物質“無精”將運動傳入大腦,達到感覺中樞,感覺心靈在這裡接受各種感覺。感覺能力是記憶、反省、想象、情感、判斷、意志等心靈的其他各種活動的基礎,腦部一旦出現了毛病,腦子和感官之間的通道被堵塞,心靈的一切活動就會停止。
拉美特利還承認機體組織的不同決定人的智力的不平等,認為天才人物和他們對其他人的教育決定社會歷史的發展。此外,他還發展了享樂主義學說,斷言享樂是生活和目的,所有動機都是自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