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5條詞條名為楊凱的結果 展開

楊凱

當代藝術家

楊凱(Kai Yang),男,1986年1月生,山東煙台人,旅英藝術家、HAA英國光環藝術協會創始人之一。先後在倫敦羅素廣場(Russell Square)和北京設立楊凱藝術工作室(Kai Yang Art Studio)。

創作風格


楊凱 的藝術創作主要以紙上水墨為主,他在紙本上運用潑墨撞水的方式創作他的多個系列作品,並將他的創作放之於無可言說的超現實之中。他常說:“藝術當以一種開放的方式讓諸神復活。”對神存在的敬仰。藝術讓神復活,神仙復活可以獲知人類的行為、心理和行動,人的任何思想、行動都逃脫不了,因此“人”不論怎樣跳脫都離不開既定的道路。“神”的存在總在提示著人的卑微與自愚。他在用水墨訴說著各民族文化在當下的活法,走在找尋神跡的路上,在對物的解構下,一種精神如話語的煙雲從紙面升騰而出,就像水墨待干時蒸發而出的水汽,又如靈魂脫離肉體之時喪失的重量。在對物的留存中,一種實感如記憶的視像留存於文化脈絡中,彷彿墨質滲入紙隙的顆粒,恰若筆尖運墨后的紋理。
藝術創作中,藝術家自我在文化歷史脈絡中的位置固然重要,但在文化遊盪過程,藝術家是否對自身所依據的文化產生認同,並在時下進行重構——是一種責任。水墨——脫離地域性、時間性的束縛,作為精神的依託——它所傳達的某種精神,應是當代藝術家介入社會現實的依據。用超現實的方式為現實需找禮術與靈性,脫離眼前的現世甚至是歷史陳述的臆想前世,直接回到記史之前集體無意識的吟唱中,去體味天、地與人的關係,神、自然與生命的連結,這種藝術作品與創作過程才是人們思索產生的原發地。楊凱的“偶像的黃昏”“公務員”等系列作品在英國藝術圈中獲得高度評價,並在倫敦當代年輕藝術家群中受到廣泛關注。

作品介紹


偶像系列採用多種表現手法,描繪中國明清傳統家居——“太師椅”——隱含著對中國士夫文人的氣質的追憶與當下社會的關係。蓬萊系列表現家鄉的仙境,也是藝術家多個系列創作的基點。這些椅子或被削去一角、或如光斑褪色、或以數碼像素的形式模糊掉,這亦如在當下社會中的文化遺存,以各種形態變化著,或被消解,或被重構。
聊齋系列的畫面衝突感和故事感則使他的水墨創作歸位於中國經典小說的故事以及中國早期木刻版畫的片斷敘述性。將水墨材料的流動性甚至是偶發性與內容的故事性結合,則是創作更微妙的把控點。藝術家不去考慮控制具體的筆墨,先潑墨,再去從中尋找造型因素,這成為創作向未來開放的基礎,也存在著未知的可能性。關於人類、物質、自然之間似熟又生的關係。在呈現這諸多關係的過程中,圖式的接近感和差異度也是藝術家思考的問題。
魑魅魍魎系列採用中國傳統紋樣的對稱感,描繪動作激烈的鬼魅形態。它取材於中國傳統青銅器和飛天藻井紋樣,同時帶有極強的當代設計感,在重組和拼接中,作品呈現多層鏡像的堆疊感,乍看之下無法辨別具體造型,仔細琢磨才可見中國傳統符號意向。
與日本音樂家坂本龍一《成為星星的少年》專輯同名的作品系列,描繪了生活中,圍繞在我們身邊的小生物。坂本龍一的樂曲呈現著一種神秘的色彩,各種樂器音色的交織形成了一個具有生命的世界,而這系列的作品則將這種音樂對生命的感知轉化為筆墨,表達對萬物的尊重與大愛。
雲文系列中以雲層匯聚形成的文字為主體,這些文字積極向上,畫面中形成的正能量之氣予人力量於無形之中。在破滅與浮現之中,雲朵的文字如水面上的書寫,雖稍縱即逝,但卻濃縮了一份對文藝追思和一種對生活的態度。

藝術項目


2013.5 2013藝術北京博覽會參展,芳草地畫廊,中國北京
2012.8 英國巴比肯國家藝術中心奧林匹克藝術大展,英國倫敦
2012.2 “hello”英國藝術家群展,richmix畫廊,英國倫敦
2011.11 Limkokwing University of Creative Technology藝術展,英國倫敦
2011.11 查寧閣圖書館藝術展,英國倫敦
2011.9 英中設計藝術節,英國倫敦
2011.7 The First Principle Exhibition藝術展,庫克畫廊,英國倫敦
2011.7 “2011不列顛學院展”,今日美術館,中國北京
2011.5 “從北京到倫敦”藝術展,smokehouse畫廊,英國倫敦
2010.8 “2010中國學院展”, 今日美術館,中國北京
2009.11 “cheers逆流展”,牛津塔,英國倫敦
2009.10 “1949藝術展”Gteyhound空間,英國倫敦
2009.10 “不能說的故事”時尚藝術創意展,Foundery空間,英國倫敦
2009.8 “亞洲新生代藝術家群展” The Brick Lane Gallery畫廊,英國倫敦
2009.5 倫敦藝術大學學院展,LCC,英國倫敦
2008.11 英國創意藝術大學學院展,坎特伯雷,英國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