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堂

廣東潮州觀音堂

觀徠音堂,又名菩提精舍,在廣東潮州市區官誥巷14號,明代萬曆年間(1573-1619)建,清代光緒元年(1875)總兵方耀(普寧縣人)重修,“文革”期間為北馬路小學使用。1998年由市佛協會收回管理,1999年由湘橋區佛教協會副會長釋道源籌資重建。觀音堂明代石刻門額尚存。

歷史沿革


清咸豐二年(1852),潮屬各縣三年連降大雨,泛濫成災,又值太平天國戰亂。四年(1854)反清義軍吳忠恕等攻下下坑,進駐冠山、龍田,圍攻澄海城。在天災戰亂影響下,該堂因無人常住而荒廢,直至1939年至1945年日寇淪陷時移作別用。
“文革”時,“紅衛兵”破四舊,鄉里宮廟、庵院一切神佛塑像均被抄沒,堆放於齋堂學校內。隨著1976年“文革”結束,撥亂反正,信仰自由,庵堂於1985年修復竣工,報請宗教局批准開光,予以開放。1999年,在原佛堂院后增建了二層佛閣及會客廳,總建築面積約600平方米。

建築


觀音堂又稱普濟禪院,位於美副將大馬路,是澳門三大禪院中規模宏大、歷史悠久、建築雄偉的一家。建於明朝末年,距今約360多年,廟貌巍峨,深入三進,橫連幾座。具有中國名山古剎特色。大雄寶殿正對禪院,壯嚴宏偉,供奉三尊三寶佛像,皆為丈八金身,魁梧雄偉,其一為佛祖釋迦牟尼。進入主殿觀音殿,供奉觀音大士蓮台,樟木雕塑。十八羅漢分列主殿兩旁,雕工精細,造型神態活現。觀音殿是徠禪院的正殿,每逢觀音誕期,殿內香火鼎盛,善男信女絡繹不絕。觀音堂還是1844年中美簽署不平等的《中美望廈條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