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羅的維納斯

古希臘雕像

米羅的阿佛洛狄特希臘語:Ἀφροδίτη τῆςΜήλου,Aphroditē tēs Mēlou),被稱為是米羅的維納斯,是一座古希臘雕像,也是古希臘雕像中最出名的雕像之一。它被認為是描述希臘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阿佛洛狄特(羅馬人稱為維納斯)。它是一座大理石雕像。從它底座的刻印知道,它被認為是亞歷山大·安提俄克的作品;早期,它被錯認為是雕塑大師普拉克斯特里斯的作品。

作品內容


《米羅的維納斯》創作於公元前2世紀末,高204厘米,1820年發現於愛琴海的米洛島,1821年後為盧浮宮所收藏。她被譽為“黃金時期的縮影”,總結了古希臘所代表的一切。女神失去了雙臂,但保留了完整的頭部和面容,讓人一睹女神秀美的風采。雕像從頭、肩、腰、腿到足的曲線變化使人體以無比聖潔的姿態展現在人們眼前,沉靜的表情里有種坦蕩而自尊的神態,在她的面前,人們感到的是親切、喜悅及對生命自由的嚮往,絲毫沒有俗媚和肉慾。藝術家充滿深情地表現了女性溫柔寧靜的美,被認為是女性美的原型。

作品鑒賞


雕像的描繪

米羅的維納斯1
米羅的維納斯1
儘管米羅的阿佛洛狄特以她丟失的手臂的神秘感而著名,但足夠的證據證明雕像的右臂被橫穿軀幹擱在她提起的左膝上的右手而降低,因而它看上去似乎是按住滑動的包裹住她臀部和腿的帷帳。在她的右邊胸部下方有一個洞,被認為是當初用來安置支撐單獨雕刻的右臂的金屬榫的。
后視
后視
左臂拿著一個蘋果伸出至雕塑視平線以下大約一赫姆。雕像的右邊比左邊和後面做得更細緻,表明這座雕像是計劃從它的右邊進行觀看的。左手應該是懸空捧著蘋果進而回到雕像安置的壁瓮里。當左手還在時,觀察者就能清楚看到女神正看著她左手上的蘋果。
按照以前希臘雕塑藝術的習慣,這座雕像應該被刷上油漆,用珠寶裝飾,並且放置在一個體育館的壁瓮里。對雕像的粉刷和珠寶裝飾意圖是讓讓雕像更加栩栩如生。現今,所有粉刷的痕迹都已經消失,並且唯一的徽章標誌、項鏈、耳環和皇冠都成了附著的破洞。
扭曲站姿、明顯的膝蓋投影、豐盈體態,以及立體的帷幔效果,都是典型的公元前三世紀后的希臘藝術風格。而且,感性拼接的肉體和看似快要滑落人體的帷帳紋理,是希臘文化觀念上慾望誘惑的顯著標志。

雕像的發現


米羅的維納斯2
米羅的維納斯2
米洛斯的阿佛洛狄特在1820年4月被一個農民(Yorgos Kentrotas)在米洛斯古城廢墟下掩埋的壁瓮里發現,米洛斯古城就是現今愛琴海上米洛斯島的一個村莊(Tripiti),當時屬於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雕像被發現時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上部分軀幹和下面被帷幔遮住的腿),連同幾根上有赫爾密斯頭像的方形石柱(柱子高達頭部),左臂上部的碎片、捧著蘋果的左手,和有銘刻的基座。一名法國海軍軍官奧利維爾·范提爾(Olivier Voutier)當時在島上探險。在年輕農民的幫助下,范提爾開始挖掘被發現了的古代遺跡。不到幾小時,范提爾就挖掘出了米洛的維納斯。大約十天後,另一名法國海軍軍官朱力·迪蒙·迪爾維爾(Jules Dumont d'Urville)發覺了它的重要性並為法國大使購買其到土耳其做準備。

作品影響


在十九世紀,米洛斯的阿佛洛狄特最顯著的名聲不僅是因為她本身被公認的美麗,還歸功於法國官方的大力宣傳。在1815年,法國把當時被拿破崙·波拿巴當作戰利品掠奪來的美第奇的維納斯歸還了給義大利人。美第奇的維納斯被認為是現存最好的古典雕塑之一,導致法國大力提升米洛斯的維納斯地位,使其比他們失去的雕像更珍貴。米洛斯的雕塑被很多藝術家和評論家所讚揚為優雅柔美的象徵,然而,其中的批評者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Pierre-Auguste Renoir),稱其為“大憲兵”。
雖然米羅的維納斯誕生已有2000多年,但站在她的面前,絲毫感覺不出她有“古董”的氣息,她是那麼美、那麼純,微微傾斜的身體靜靜地矗立在那裡,彷彿在沉思,彷彿在等待,曳地的長裙自然下垂,呈現出流暢的衣褶,使女神具有一種柔和的流動感。在她面前可以感覺到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可以凈化人的靈魂,升華人的精神。這尊古希臘時期的雕塑現已成為美麗、優雅、健康的象徵,活力與尊嚴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