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中學
浙東中學
位於寧波江北區新馬路48號。浙東中學為寧波四中前身,基督教會辦的私立中學。抗戰時期校毀。學校曾借永豐路聖模小學和槐樹崇信小學作校舍,後由工商業者金廷蓀低價出讓新馬路仁濟醫院和應彭年慨贈震萌堂為校舍於1947年遷入今址。解放后改名為寧波第四中學。“浙東”的後繼者寧波四中,幾十年來培養出的優秀人才自然數量更多,如青島大學原校長、傑出的航天軌道專家竺苗龍,生物工程專家黃明珥,全國十大著名女詩人之一的褚佩榮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朱意達、徐舫艇等。
現建築大門券形,上置鐘樓,類似城牆式,磚混結構,西式風格。兩旁各有五道飾蓮花樣的西式邊門,總面闊20餘米,三層樓。並列四根高大仿古羅馬科林斯柱,莊重宏偉。震萌堂(現寧波四中辦公樓),西式建築,磚混結構,約建於1930年,平面呈“凹”字型,佔地面積約200平方米,保存完整。仁濟堂醫院手術室,二層樓,鋼筋砼結構,一層為敞開式大廳,為我市早期鋼筋砼建築。二層手術室因屋面有採光面較大的人字坡玻璃頂而具特色。
作為文脈傳承,浙東中學在此演繹一部校史,但又不能脫離校史,兩難中我們只能從大框架上簡介一下校史,而更多
地去追尋“浙東”的人文精神。毋庸諱言,浙東中學前身是歐美列強殖民主義的產物———教會學校,論資格在寧波絕對數一數二。2000年寧波第四中學的校史紀念冊,把學校發展概括為由“一個源頭、兩條幹流、三條支脈”匯合而成。那麼“源頭”是什麼呢?是歐美的教會,這是他們殖民主義的需求,從這一源頭淌出來的第一滴水便是美國長老會於1845年創辦的崇信義塾,幾經曲折,於1912年發展成為崇信中學。所謂“兩條幹流”中的第一條,便是上述的崇信中學,與1855年由美國浸禮會所辦的私塾演變而來的養正書院———浸會中學,於1923年合併成統一命名的“四明中學”;第二條,是1860年由英國循道公會創辦的私塾,逐步發展為1930年的斐迪中學。美英的三家教會經協商,又於1935年將四明、斐迪兩所中學合併統一,改稱為“浙東中學”,校址設在佔地30畝的原斐迪中學內,依然為教會中學,每周日必須做禮拜。1952年12月,教會辦的私立浙東中學被寧波市人民政府接辦為公立寧波四中。所謂“三條支脈”,一是1949年益三中學併入浙東中學,二是1964年寧波市勞動局技校併入四中,三是1965年江北初中併入四中。
歐美列強創辦教會學校的目的是很清楚的,在“民主自由”、“上帝公平”、“發展科學”幌子下,傳播並推行殖民主義,培養親西方的華人知識分子,來為西方的經濟政治利益服務效勞。然而古往今來,無論外國無論中國,統治階級決策施政的主觀願望和其客觀效果從來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學校向學生提供的優惠也是相當可觀的。當時的斐迪學校除了初中、高中,還設有大學預科班,預科畢業生可直升上海的聖約翰大學(英國人辦的教會大學,在如今的華東政法大學校址)讀三年級,經費由循道公會撥助。可是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時,寧波的斐迪學生也紛紛上街參加罷課罷市遊行,並與英籍校長斐斯發生激烈衝突。愛國義憤中的學生以讀斐迪為恥,毅然離校者達180餘人,使斐迪一蹶不振,1927年只得關門停辦。至1929年5月,才由熱心教育事業的前幾屆畢業的校友袁履登、徐學傳發起,組織校董會(九名校董中兩名是英國人,七名是中國人),於次年復校,並報教育部正式備案。此後英國人不再擔任“浙東”校長了,學校聘請袁履登為名譽校長,接著又委託陳里仁為代理校長,於是學生人數又一年比一年多了起來。
不管帝國主義列強如意算盤是怎麼打的,浙東中學及其前身的一代代莘莘學子皆能高舉愛國旗幟,堅持民族氣節,孜孜不倦地尋求振興中華的救國救民之路。他們中有的如張秋人、趙濟猛等參加早期的中國共產黨,在大革命的鐵血鬥爭中英勇犧牲。有的努力學習現代科技文化,矢志科教報國,在文教科技戰線作出卓越貢獻,如效實中學創辦者之一的陳謙夫,國際著名遺傳學家中科院院士談家楨,寧波第二醫院原院長、著名醫學家吳元璋,曾任新中國教育部副部長的著名教育家林漢達,中科院院士著名生態學家孫儒泳,監察部副部長、經濟學家馮梯雲,解放軍總醫院口腔科主任醫師洪敏等等。“七七事變”爆發后,“浙東”學子熱血沸騰,為挽救民族危亡進行前仆後繼的鬥爭,有的如洪崇基等人經受了血火洗禮,迅速成長為無畏的革命者。
“浙東”的後繼者寧波四中,幾十年來培養出的優秀人才自然數量更多,他們中許多人如今正是各條戰線的骨幹力量,如青島大學原校長、傑出的航天軌道專家竺苗龍,生物工程專家黃明珥,全國十大著名女詩人之一的褚佩榮,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朱意達、徐舫艇等等。
江山代代無窮已,但見長江送流水。整整一個半世紀,浙東中學和它的前生後世,為國家為民族培養了數以萬計的人才。那些人才儘管秉性各異,志趣不同,但有一點始終是他們的共同精神財富,那就是浙東中學校訓“誠樸愛”。不管什麼時代,也不管在什麼地方,一個人只要具備這三條品性,他就是一個正直的人高尚的人,就會到處受尊敬受歡迎,讓人信得過,可堪托死生。這一個校訓是浙東中學首任校長壽子鯤先生於1935年提出來的,他本人就是這個校訓的身體力行者,甚至可以說就是校訓的化身。壽先生是浙江諸暨人,畢業於上海滬江大學,1925年投身教育事業,後來擔任斐迪中學校長,斐迪與四明合併為浙東中學后,順理成章又當了浙東校長。新校應有新氣象,經過深思熟慮,壽校長認為無論辦學無論做人,沒有比“誠樸愛”更可寶貴了,遂定為校訓。抗日戰爭時期,浙東中學先後遷至奉化浦口王、諸暨牌頭鄉等地辦學,壽校長吃盡千辛萬苦,終於積勞成疾,在1944年6月病逝任上,身上蕭條。當年校刊的紀念文章中曾有如下記載:“……抗戰期間,因校中經濟困難,壽校長為安定諸同事心神,曾鄭重宣示謂壽某委身教育十餘年,今即使不幸為‘浙東’而私人破產,亦在所不惜,請先生們安心服務。”破家紓難的心跡天人可鑒,至誠至朴至愛,全在先生的言行之中了。
講民主科學的“浙東”精神,說“誠樸愛”的校訓,我們還想在此插一段佳話。上面講到英國人辦的斐迪學校,由於上海“五卅慘案”期間,英籍校長嚴禁學生抗議英國主義的暴行,遭愛國學生唾棄而一蹶不振;復校后,校長從此概由華人充任,第一任的實際校長就是陳里仁先生。陳里仁,斐迪學生出身,後來又當上了斐迪的教師和校長。無獨有偶,30年後,他的兒子陳鴻培也成了寧波四中教師。再過十年,陳校長的孫女陳波兒也鬼使神差進四中拿起了教鞭。一門三代人先後在同一所學校任教,這不但在“浙東”是唯此一家,在寧波市也絕無僅有。有趣的是承上啟下的陳鴻培老師自第一個教師節開始,年年為學校賦詩送詩一首,歌頌祖國繁榮富強,祝福老師桃李芬芳。今錄兩首如下。《七秩有感》:“情深七秩兩依依,三代園丁一校稀。欣看勤栽幼苗壯,來朝桃李自芳菲。”《憶江南》:“園圃美,灌溉仗園丁。江北琴書聞曠野,浙東桃李芳汀,俊賞看群星。”由於鴻培先生是寧波市著名書法家,他的二十幾幅詩作書法精品幾乎成了寧波四中校史室的鎮室之寶。如今陳波兒也已到了退休年齡,我們期盼陳門第四代以後也能到四中來教書,讓這稀罕的佳話繼續地譜寫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