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夜

消夜

消夜又稱宵夜,讀音為xiāo yè,現代人也稱之為夜宵,指晚餐之後的進食,多為小吃,時間通常為晚上九點后至次日凌晨四點前。

釋義


基本解釋
[night snack] 夜裡吃的點心;又指吃夜宵兒
跛腳伺候過消夜,先自睡了。——《花月痕》
詳細解釋
1. 消遣夜間時光。
唐 方干 《冬夜泊僧舍》詩:“無酒能消夜,隨僧早閉門。”元 孟漢卿 《魔合羅》第一折:“他有那乞巧的泥媳婦、消夜的悶葫蘆。”
2. 夜宵。夜裡吃的點心。
許地山 《綴網勞蛛》:“消夜已預備好了,端上來不?”沈從文 《邊城》二十:“翠翠 淚眼婆娑的,趕忙又到灶邊去燒火,為幫忙的人辦消夜。吃了消夜,老道士歪到死人床上睡著了。”消,一本作“宵”。
3. 吃夜宵。
許地山 《綴網勞蛛》:“方才我也忘了留 史夫人 在這裡消夜,我不覺得十分飢餓,不必端上來,你們可以自己方便去。”沙汀 《潛身》:“一路上都悶悶不樂,而在消夜的時候,也顯得不開展。”巴金 《秋》四:“‘晚上媽請消夜,我一定來吃酒。’ 覺新 匆忙地說。”

概述


1.消夜是中衛農村喪俗的主要儀式。出殯的前一天晚上,這種頗為詼諧的儀式是在歡樂熱烈的氣氛中進行的。要請來吹嗩吶者(當地稱之為“吹鼓手”)打喪鼓、吹喪調,這是中原地區喪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溝通亡靈與祖先的中介職能。其意為吹鼓手代替死者親人追悼亡人。這種喪禮儀式,曲調悲壯蒼涼,帶有遠古時期祭祀儀式中歌、樂、舞為一體的簡樸原始遺風。吹鼓手中一人擊鼓,一人敲鈸,二人各執一嗩吶,吹奏諸如《雪梅弔孝》、《蘇武牧羊》等曲調。若亡人生前信奉佛教,要在出殯前一天晚上請來眾多佛教徒(當地稱“居士”)為亡人念經超度。這種喪禮習俗被認為是對亡人靈魂早進天堂、免受災難、入土為安的祭祈,即認為老人“老死”有“輪迴轉生”或“升天成仙”,因而把“消夜”儀式認為是白事中既隆重又熱鬧的一項內容。
2.湖北方言。晚上吃便飯。類似還有過中、過早。
3.通“宵夜”。晚餐之後的進食,多為小吃,時間通常為晚上九點后至次日凌晨四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