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侍者的結果 展開

侍者

詞語

侍者有多個含義,一般指隨侍主人,左右聽候使喚的人。另外是僧執事之一,隨侍師父、長老之側,聽從其令,予以服侍者。很多大法師、活佛、寺主,往往出門有侍者隨從,在道場講法弘法有侍者提供服務。

詞語解釋


1.隨侍左右聽候使喚的人。
《左傳·襄公七年》:“﹝鄭僖公﹞及將會於鄬,子駟相,又不禮焉。侍者諫,不聽;又諫,殺之。”
《韓非子·內儲說上》:“韓昭侯使人藏弊袴,侍者曰:‘君亦不仁矣,弊袴不以賜左右而藏之。’”
《史記·萬石張叔列傳》:“入子舍,竊問侍者,取親中帬廁牏,身自浣滌,復與侍者,不敢令萬石君知,以為常。”
2.特指隨身女侍。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王後有侍者,善舞,王幸之,王后欲令侍者與孝亂以污之。”
《漢書·長沙定王發傳》:“景帝召程姬,程姬有所避,不願進,而飾侍者唐兒使夜進。上醉,不知,以為程姬而幸之,遂有身。”
《漢書·敘傳上》:“會許皇后廢,班倢伃供養東宮,進侍者李平為倢伃。”
《東周列國志》第一回:“守宮侍者,不敢隱瞞,只得奏知娘娘。”
3.舊時旅社、飯店的僕役也稱侍者。
茅盾《子夜》六:“吳蓀甫悶悶地鬆了一口氣,就吩咐侍者拿白蘭地,發狠似的接連呷了幾口。”
[英]迪安·斯坦雷:“晚上,旅館的侍者說,有個小男孩要見我。”
4.佛門中侍候長老的隨從僧徒。
宋蘇軾《論高麗第一狀》:“徐戩擅於海舶內載到高麗僧統義天手下侍者僧壽介……等五人,乃賫到本國禮賓省。”
《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陳可常在長老座下做了第二位侍者。”
《水滸》第六回:“僧門中職事人員,各有頭項……至如維那、侍者、書記、首座,這都是清職,不容易得做。”
《花月痕》第五回:“只見殿後一個老尼,年紀七十以外,扶著侍者慢慢踱過來。”

其它


僧職名稱之一,指隨侍師父、長老之側,聽從其令,予以服侍者。
在叢林職位中,侍者通常由利根的沙彌或下臘的比丘任職。其與長老(或師父,或住持)的關係最為密切,除處理雜事外,朝夕既聽其教誨,復觀長老道德於前後,故特受長老重視,常被視為衣或法席的傳承者。
餐廳等服務行業中,侍者也稱是服侍人的人,專門給人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