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寺

河南省淇縣朝陽寺

位於淇縣城西 5公里朝陽山半山腰處,寺依山建造,絕壁而生,飛檐凌空,遙望如空中樓閣,故名懸空寺。該寺北靠朝陽山,青松翠柏及奇花異草在太陽光照射下,如彩鳳當陽,翠盤捧日,故稱朝陽懸空寺。據明、清《淇縣誌》記載,朝陽山原為殷故宮,是殷紂王冬季設行宮採暖的地方。東魏武定七年在此創建寺院,建築金碧輝煌,氣勢雄偉,十分壯觀。

基本介紹


位於淇縣朝陽山殷紂王行宮遺址。相傳當年殷紂王每到寒冷的冬季便來到朝陽山過冬。佛教傳入中國后,東魏武定七年在殷紂王行宮的遺址上建起了寺院,名曰朝陽寺。朝陽寺依山立於半空中故也稱懸空寺。建築金碧輝煌,氣勢雄偉,十分壯觀。朝陽寺西南北三面均是大山,唯有東面朝向視野開闊的平原。殷紂王行宮西邊的一塊台地取名為花台,相傳是殷紂王的後花園。花台旁邊的崖壁上豎刻“花台”兩個行書大字,系金代興定二年所刻。其字跡古樸滄桑,風化嚴重。花台摩崖南邊另有一方摩崖上面記載著金朝貞祐年間百姓避兵之事:當年兵戈殘破卅郡生靈無所逃匿,自山之東百姓藏於此。環山者疑畏,卒不敢進,人皆安。
朝陽山後有著名的清涼庵。這裡綠樹成蔭,清凈涼爽,是殷紂王當年消夏避暑的地方。穿過庵西凌空飛架的石拱橋,經 21個台階,穿越一自然溶洞,便到了清涼庵。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住持僧海闊所立《碾子溝清涼庵恩准執照碑記》中言及此庵修建曾得到皇帝恩准。庵后崖壁上有一清澈見底的山泉,久旱不竭,甘冽爽口,清泉飛瀑,山谷回應,宛如龍吟虎,山澗亂石下,涓涓細流叮咚作響,美妙動聽,石拱橋西,崖壁平繞山頭有6個石窟,窟內有雕像及摩崖題記。朝陽寺、清涼庵附近有許多景點供人遊覽,如千佛洞、九龍柏、淚石、飲馬泉、長眠道人墓、花台、聖儒峰、王莽洞、蓮花壁、天下第一門——尖山門,天書崖等以及歷史、藝術、書法價值極高的摩崖石刻等等。這裡峰峰形奇,景景多姿,水聲潺潺,空氣清新,是人們尋幽探秘,旅遊觀光,消夏避暑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