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神龍

死神龍

死神龍(學名:erlikosaurus)是克拉克等人在1994年發現。死神龍比大多數鐮刀龍類小,與慢龍體形相當,但是其爪子更銳利發達。

簡介


死神龍的意思是“死亡之神的恐龍”,生活在晚期的白堊紀時代,主要分佈在蒙古等地。死神龍是蜥臀目、獸腳亞目、新獸腳類、死神龍屬的恐龍,為食素性恐龍。死神龍的身體不是特別龐大,但是卻很笨重,且身體上長有羽毛。死神龍的代表類型是安德魯死神龍。
死神龍的命名源於蒙古神話傳說中的死亡之神,是由肉食恐龍進化來的草食性恐龍,但卻由吃肉的猛獸演化而來。死神龍像其他刀龍一樣,無法飛行,反而比較笨重。遇到危險時,它們會用爪子自衛。

外形特徵


典型狀態長5-6米,推測體重160公斤。
死神龍的化石包含頭顱骨,足部,身長為6米。它們是鐮刀龍的近親,有著相似的解剖特徵。死神龍屬於鐮刀龍類,這是一類有趣的動物。它們是草食或雜食的,但卻由吃肉的猛獸演化而來。死神龍像其它鐮刀龍一樣,長有羽毛,但無法飛行,反而比較笨重,這在類似鳥的恐龍中很罕見,但卻屬於鐮刀龍的常見特徵。
死神龍
死神龍

生活習性


死神龍很容易受到伶盜龍(一種不會飛的馳龍科科恐龍)的襲擊,它們會用大爪子自衛。植食性或雜食性動物。

分佈範圍


生活在距今8000萬年前的晚白堊世,被發現於亞洲,蒙古國。

考古發現


死神龍的化石包含頭顱骨,足部,身長為6米。它們是鐮刀龍的近親,有著相似的解剖特徵。
化石包括相當完整的頭骨,頸椎,肱骨與骨盆等。其上下頜前端無齒,外鼻孔橫向延伸,次生齶發育良好。
死神龍的化石少,所以一些科學家推測它與蒙古秘龍是同一物種。
死神龍
死神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