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茴蒜

毛茛科毛茛屬植物

茴茴蒜(學名:Ranunculus chinensis Bunge)是毛茛科,毛茛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鬚根多數簇生。莖直立粗壯,高可達70厘米,分枝多,與葉柄均密生開展的淡黃色糙毛。葉片寬卵形至三角形,裂片倒披針狀楔形,頂端尖,兩面伏生糙毛,側生小葉柄較短,生開展的糙毛。花序有較多疏生的花,花梗貼生糙毛;萼片狹卵形,花瓣寬卵圓形,與萼片近等長或稍長,黃色或上面白色,花托在果期顯著伸長,圓柱形,聚合果長圓形,瘦果扁平,5月至9月開花結果。

分佈於中國廣大地區,西藏、雲南、四川、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河南、山東、湖北、湖南、江西、江蘇、安徽、浙江、廣東、廣西、貴州均有。印度、朝鮮、日本及俄羅斯西伯利亞、遠東地區也有分佈。生長在海拔700-2500米、平原與丘陵、溪邊、田旁的水濕草地。

茴茴蒜全草藥用,外敷引赤發泡,有消炎、退腫、截瘧及殺蟲之效。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鬚根多數簇生。莖直立粗壯,高20-70厘米,直徑在5毫米以上,中空,有縱條紋,分枝多,與葉柄均密生開展的淡黃色糙毛。基生葉與下部葉有長達12厘米的葉柄,為3出複葉,葉片寬卵形至三角形,長3-8(-12)厘米,小葉2-3深裂,裂片倒披針狀楔形,寬5-10毫米,上部有不等的粗齒或缺刻或2-3裂,頂端尖,兩面伏生糙毛,小葉柄長1-2厘米或側生小葉柄較短,生開展的糙毛。上部葉較小和葉柄較垃,葉片3全裂,裂片有粗齒牙或再分裂。
茴茴蒜
茴茴蒜
花序有較多疏生的花,花梗貼生糙毛;花直徑6-12毫米;萼片狹卵形,長3-5毫米,外面生柔毛;花瓣5,寬卵圓形,與萼片近等長或稍長,黃色或上面白色,基部有短爪,蜜槽有卵形小鱗片;花藥長約1毫米;花托在果期顯著伸長,圓柱形,長達1厘米,密生白短毛。聚合果長圓形,直徑6-10毫米;瘦果扁平,長3-3.5毫米,寬約2毫米,為厚的5倍以上,無毛,邊緣有寬約0.2毫米的棱,喙極短,呈點狀,長0.1-0.2毫米。花果期5月至9月。

近種區別


本種為一年生草本,葉為3出複葉,小葉再分裂;瘦果喙極短,多數著生於圓柱形密生短毛的花托上,很易識別。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700-2500米、平原與丘陵、溪邊、田旁的水濕草地。
茴茴蒜
茴茴蒜

繁殖方式


外植體的選擇與滅菌:以茴茴蒜莖為外植體,採集健康無病害的茴茴蒜莖,無菌水清洗3遍,在70-75%乙醇中浸泡25-45秒,隨後放入0.1-0.15%的氯化汞2溶液中浸泡5-15分鐘,隨後用無菌水清洗3遍。
愈傷組織誘導:取滅菌后的茴茴蒜莖用無菌手術刀切成長度5-10毫米的小段,接種到愈傷組織誘導培養基上。
愈傷組織擴大繁殖:無菌條件下,選取綠色或淡黃色無褐變、質地緻密的愈傷組織,將其切成邊長為3-8毫米的立方體后,轉接入愈傷組織增殖培養基中。愈傷組織增殖培養基的配方為:MS+6-BA0.5-1.2毫克/升+NAA0.1-1毫克/升+蔗糖20-40克/升+瓊脂5-8克/升,pH值為5.6-6.0。培養溫度為20-30℃,每天光照0-16小時,光照強度1000-3000勒克斯。

主要價值


藥用:全草藥用,外敷引赤發泡,有消炎、退腫、截瘧及殺蟲之效。
全草入葯,有消炎、止痛、截瘧、殺蟲等功效,治肝炎、肝硬化、瘧疾、胃炎、潰瘍、哮喘、瘡癩、牛皮癬、風濕關節痛、腰痛等;內服需久煎,外用可用鮮草搗汁或煎水洗。
主要成分:含烏頭鹼、飛燕草鹼、銀蓮花素等。
毒性:全草有毒。誤食後會致口腔灼熱、噁心、嘔吐、腹部巨痛,嚴重者呼吸衰竭而致死亡。

物種危害


茴茴蒜是桑園常見雜草。生長時可同桑樹爭水爭光,嚴重威脅到桑葉產量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