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大學醫學院

揚州大學二級院校

揚州徠大學醫學院坐落在歷史悠久、風景秀麗的歷史文化名城揚州城區。位於淮海路校區。學院始建於1950年,具有60多年的辦學歷史。自1989年以來,學院相繼成為衛生部皮膚性病防治人才培養基地、司法部監獄管理醫學和罪犯心理矯治等人才培訓基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和司法部監獄管理局心理諮詢師培訓基地。學院設有《實用臨床醫藥雜誌》編輯部,該雜誌為全國公開發行的核心學術期刊,影響因子0.578,連續多年獲教育部“中國高校優秀期刊獎”。

歷史沿革


揚州大學醫學院
揚州大學醫學院
追溯歷史,揚州大學醫學院已經歷了八十餘年的演變和發展過程,在揚州辦學也有60餘年的歷史。揚州大學 醫學院的前身為創建於1929年上海市惠生高級助產職業學校,1950年遷址揚州更名為蘇北衛生學校,1958年升格為揚州醫學專科學校,1984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升格為本科院校,更名為揚州醫學院, 1992年由揚州師範學院、江蘇農學院、揚州工學院、揚州醫學院、江蘇水利工程專科學校、江蘇商業專科學校等6所高校合併組建成揚州大學,更名為揚州大學醫學院。
1950年,蘇北衛生行政幹部學校成立。
1951年,學校遷至揚州,與上海私立惠生高級助產職業學校合併,更名為蘇北揚州助產學校。
1953年,更名為江蘇省揚州醫士學校。
1954年,南通醫士學校併入。
1956年,更名為江蘇省揚州醫士、助產士學校。
1958年1月,又更名為揚州衛生學校。
1958年6月,升格為揚州醫學專科學校。
1959年8月,揚州中醫專科學校併入揚州醫專。
1962年6月,揚州醫學專科學校停辦。
1962年10月,省衛生廳決定揚州醫專附設衛校改名為揚州衛生學校。
1976年12月,揚州衛校擴建為江蘇新醫學院揚州分院,設3個專科專業5個中專專業。
1978年下半年,由於原江蘇新醫學院撤銷,揚州分院經國務院批准,成為高等醫學專科學校。
徠1984年,教育部批准揚州醫專升格並定名為揚州醫學院。
1992年,學校與揚州師範學院、江蘇農學院、揚州工學院、揚州醫學院、江蘇水利工程專科學校、江蘇商業專科學校等6所高校合併組建揚州大學,成為揚州大學醫學院。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20年9月,揚州大學醫學院設有4個學系、6個本科專業。

學科建設

醫學院現設臨床醫學、中西醫臨床醫學、護理學、藥學等五個本科專業,臨床醫學專業設有婦產科學、助產學、皮膚病性病防治等三類輔修課程班,從2006年起,臨床醫學專業開始招收學制6年(含實習一年)的外國留學生,是經教育部批准的可招收純英語教學海外留學生院校。設有中西醫結合一級學科博士點,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護理學等七個一級學科碩士點,以及臨床醫學(含全科醫學、臨床病理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等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點。其中中西醫結合一級學科為省級重點學科,消化科、神經內科、心臟內科、血液內科、婦產科、胸心外科、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麻醉科、醫學影像科等十五個臨床專科為省級重點臨床專科。設有揚州大學中西醫結合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
醫學院設有臨床醫學一系、臨床醫學二系、婦產科學與生殖醫學系、中西醫結合系、護理學系、藥學系和基礎醫學部,擁有省級基礎醫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中央與地方共建臨床醫學教學實驗中心和藥學綜合教學實驗室。建有蘇北人民醫院、揚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等八所臨床醫學院;還有30餘所教學實習醫院。

教學科研

在半個多世紀的辦學歷程中,我院遵循“堅苦自立”的校訓,注重營造濃郁的學術氛圍,強調學生的醫學技能訓練和品德修養,堅持將培養人才放在首位,以培養高層次、高素質人才為己任,先後向社會輸送各類畢業生1萬多人。培養了一大批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和社會進步作出了積極貢獻的醫學人才。學院畢業生以求知慾強,基礎理論紮實,實踐能力較強,作風樸實而受到用人單位好評,其中一大批成為醫療衛生行業的骨幹力量。“雙百”人物、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勞動模範、白求恩獎章獲得者、被譽為“白衣聖人”的吳登雲同志,是學院優秀畢業生的傑出代表。
學院重視科學研究,近幾年共承擔國家高技術發展計劃項目、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重大招標項目等課題40多項,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產生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科研成果

據2021年1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立項科研課題295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45項,以第一單位共獲中國商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3項,其中一等獎1項,三等獎2項。 
部分科研成果
成果名稱第一完成人頒獎單位獲獎種類等級獲獎年份
《戒毒基本理論與中西醫結合防治實踐》卜平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商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2010
南蛇藤總萜抗癌物質基礎及作用機制的研究劉延慶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商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13
生物型功能化氣管替代物的仿生研究史宏燦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商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2014
揚州大學醫學院學術資源
● 學術期刊
《實用臨床醫藥雜誌》為半月刊,設有醫工結合研究、指南與共識、慢性病管理、胸部疾病、骨研究、腫瘤研究、心腦血管疾病、消化系統疾病、腫瘤、婦產科研究、中西醫結合藥學、腦科疾病護理、整合胃腸病、急重症醫學、呼吸系統疾病等研究專題,以及專家述評、學術前沿、智庫研究報告等欄目。

合作交流


學院與美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的醫學教育、醫療衛生和科研機構建立了雙邊合作、學術交流關係,舉辦蘇丹卡薩拉大學醫學生國際交流項目、中國-蘇丹醫學教學研討及現代臨床技能培訓等多個國際短期項目。

師資力量


截至2020年9月,醫學院有教職員工176人,其中專任教師132人,教授24人,副教授44人,具有博士學位106人,占專任教師的80.3%。45歲以下專任教師67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者66人,佔98.5%。具有外校學緣背景教師110人,佔82%。擁有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江蘇特聘教授、省“雙創計劃”、“333工程”、“青藍工程”、“六大人才高峰”、“科教興衛工程”等一批國家級/省級高層次人才。擁有教育部臨床醫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省醫藥類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等國家級/省級學術機構兼職教師20餘人。 
揚州大學醫學院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張評滸 
江蘇特聘教授(1人):郁多男

文化傳統


● 社團文化
據2021年1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組織開展了科技文化節、臨床技能大賽、心理情景劇大賽、新生入學教育系列講座、研究生先鋒論壇等活動。 

教學建設


截至2020年9月,學院有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8門、省級在線開放課程2門、省級基礎醫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臨床醫學學科綜合訓練中心1個、省級虛擬模擬教學項目1個。 學院標誌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1個):臨床醫學
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局部解剖學
省級英文授課精品課程(3門):人體生理學、外科學總論、中醫學
省級成人教育精品課程(2門):外科學、免疫與微生物學
校級英文授課品牌課程(12門):人體生理學、醫學免疫學、醫學生物化學、外科學總論、組織學與胚胎學、局部解剖學、病理學、病原生物學 、婦產科學、流行病學、系統解剖學、中醫學
校級精品課程(3門):人體機能學、病原生物學、醫學免疫學
校級精品課程建設點(1門):皮膚病性病學
校級成人教育精品課程(10門):婦產科學、皮膚病性病學、人體解剖學、藥理學、生物化學、預防醫學、中醫基礎綜合、病理學、內科學、外科護理學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徐蕾
黨委副書記花瑞鋒
院長史宏燦
副院長鄭英
李偉
錢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