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史
書法史
書法史講述內容,起於先秦,迄於清朝。共分十一個單元,在每一單元中,先扼要敘述這一時代的書法發展概況和特點,或某些重要問題,然後介紹一些著名書法家及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理論著述。
書法是中國特有的藝術,它經過近三千年的發展和創新,已成為中國藝術寶庫中一項重要財富。
甲骨文
雖然書法藝術的自覺化至東漢末才發生,但書法藝術於漢字的萌生同時,漢字的形成經歷了很長的歷史時期。目前發現的與原始漢字有關的資料,主要是原始社會在陶器上遺留下來的刻畫符號。但許多文字學家認為,它們還不是文字,只是對原始文字的產生起了引發的作用。大多數文字學家認為“漢字的形成時代大概不會早於夏代”,並在“夏商之際(約在公元前17世紀)形成完整的文字體系”(裘錫圭《文字學概要》)。為學術界公認的我國最早的古漢字資料,是商代中後期(約前14至前11世紀)的甲骨文和金文。從書法的角度審察,這些最早的漢字已經具有了書法形式美的眾多因素,如線條美,單字造型的對稱美,變化美以及章法美、風格美等。從商代後期到秦統一中國(前221年),漢字演變的總趨勢是由繁到簡。這種演變具體反映在字體和字形的嬗變之中。西周晚期金文趨向線條化,戰國時代民間草篆向古隸的發展,都大大消弱了文字的象形性。然而書法的藝術性卻隨著書體的嬗變而愈加豐富起來。先秦時代流傳下來的字跡,主要是甲骨文、金文和石鼓文。
《甲骨文》:甲骨文發現於1899年(清光緒25年)。是殷商時期刻寫在龜甲、獸骨上記載占卜、祭祀等活動的文字,是經過巫師加工過的古漢字。甲骨文是我們所能見到的較早的文字,也是我國最早的書法瑰寶。嚴格地講,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稱得上是書法。因為甲骨文已具備了中國書法的三個基本要素:用筆、結字、章法。而此前的圖畫符號並不全有這三種要素。甲骨文作為書法,在結構、筆法上是一個獨特的體系。其筆法有方有圓,結構長短、大小略無一定,字體變化較大。
金文
《盂鼎銘文》:大盂鼎是西周康王時期的著名青銅器,內壁有銘文,長達291字,為西周青銅器中所少有。其內容為:周王告誡盂(人名),殷代以酗酒而亡,周代則忌酒而興,命盂一定要儘力地輔佐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其書法體勢嚴謹,字形,布局都十分質樸平實,用筆方圓兼備,具有端嚴凝重的藝術效果,是西周早期金文書法的代表作。
《毛公鼎銘文》:是西周青銅器中赫赫有名的重器之一,作於西周晚期的宣王時期。內壁鑄有多達498字的長篇銘文。其內容是周王為中興周室,革除積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輔佐周王,以免遭喪國之禍,並賜給他大量物品,毛公為感謝周王,特鑄鼎記其事。其書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風格,結構勻稱準確,線條遒勁穩健,布局妥貼,充滿了理性色彩,顯示出金文已發展到極其成熟的境地。
《散氏盤》:為西周後期厲王時代的青銅器,其銘文結構奇古,線條圓潤而凝鍊,因取橫勢而重心偏低,故愈顯樸厚。其“澆鑄”感很強烈,表現了濃重的“金味”,因此在碑學體系中,佔有重要的位置。現代著名書法家胡小石評說:“篆體至周而大備,其大器若《盂鼎》,《毛公鼎》,……結字並取縱勢,其尚橫者唯《散氏盤》而已。”
石鼓文
夏禹:夏代的創建者。大禹治水是大家熟知的歷史事件。衡山峋嶁峰有記錄治水的碑,傳說是禹寫的,計七十七字,皆蝌蚪篆,僅有六字可辨。禹曾以九牧的貢金鑄成鼎,作鐘鼎書,所以有鐘鼎文始於夏禹的傳說。
姬滿:即周穆王。贊皇縣(今河北省)壇山上有他的石刻四字“吉日癸巳”,傳說是他登臨此山是所書。筆力遒勁,有劍拔弩張之狀,書體類小篆。
務光:世稱仙人務光,是商湯王的老師。商湯王曾想把帝位禪讓給他,他謝絕而去,隱於清冷之陂,以種植虀菜維持生活。當清風徐來,見到虀葉交偃時,乃象為倒虀篆以書寫《太上紫經》三卷。
孔子:《說文》中說:“孔子書六經,皆以古文。”證明他有一定的書法水平。世傳孔子的書跡:一是吳季札墓,一是比干墓。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文字差異很大,是發展經濟文化的一大障礙。秦始皇兼并天下,丞相李斯主持統一全國文字,使之整齊化一,這在中國文化史上是一偉大功績。秦統一后的文字稱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礎上刪繁就簡而來。著名書法家李斯的代表作為秦泰山刻石,歷代都有極高的評價。秦代是繼承與創新的變革時期。《說文解字序》說:“秦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殳書,八曰隸書。”基本概括了此時字體的面貌。隸書的出現是漢字書寫的一大進步,是書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漢字趨於方正楷模,而且在筆法上也突破了單一的中鋒運筆,為以後各種書體流派奠定了基礎。秦代除以上書法傑作外,尚有詔版、權量、瓦當、貨幣等文字,風格各異。秦代書法,在我國書法史上留下了輝煌燦爛的一頁,與雄偉的萬里長城和壯觀的兵馬俑一樣,氣魄宏大,堪稱開創先河,是中華民族無窮智慧的結晶。
泰山刻石
《泰山刻石》:《泰山刻石》的作者為秦相李斯。《泰山刻石》的書體是秦統一后的標準字體,小篆。其結構特點,直接繼承了《石鼓文》的特徵,比《石鼓文》更加簡化和方整,並呈長方形,線條圓潤流暢,疏密勻停,給人以端莊穩重的感受。唐張懷瑾稱頌李斯的小篆是:“畫如鐵石,字若飛動”,“骨氣豐勻,方圓妙絕”。
《雲夢睡虎秦簡》: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在湖北出土的《雲夢睡虎地秦簡》,震驚了考古學界和書法界。它的出土,使現代書法家們眼界大開,亦為書法史研究提供了真正秦隸的資料。秦隸在結體上有自己特殊的時代特徵,既有後世隸書的特徵,又包含了篆書的特點。古人說:“篆之捷隸也”,這是很有道理的。從“快”這一意義上說,秦簡為毛筆墨書,只有毛筆的運用,篆書的快寫,才真正把中國書法向隸書的方向推進。
李斯(?-公元前208年):字通古,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人,是秦始皇的丞相。他不光是政治家,同時還是文字改革家和書法家,其書法水平很高,他寫的小篆,號為玉筋篆。後世一致稱讚是“朴茂、端莊、乍密乍疏,或隱或顯,負抱相背,俯仰承乘,任其所之,莫不中律。”作品有《倉頡篇》、《秦權》、《秦斤》、《秦量》、《嶧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刻石》、《之罘刻石》、《碣石刻石》、《會稽刻石》等,可稱得上是我國書法史上第一個有記載的書法家。
馬王堆帛書
《馬王堆帛書》:秦代末期和西漢初期的墨書手跡。1973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包括《戰國策縱橫家書》、《老子》甲本和乙本等,它是研究西漢書法的第一手資料,使前人爭論不休的西漢有無隸書的問題迎刃而解,所謂西漢無隸書,西漢無分書等說法不攻自破。《馬王堆帛書》用筆沉著、遒健,給人以含蘊、圓厚之感。它的章法也獨具特色,既不同於簡書,也不同於石刻,縱有行、橫無格,長度非常自由。有強烈的跳躍節奏感。總體反映了由篆至隸的隸變階段的文字特徵。
西峽頌
《埔閣頌》:漢代隸書摩崖。全稱《武都太守李翕析里橋埔閣頌》,與《西狹頌》為姊妹篇,建寧五年(公元172年)二月刻,在陝西略陽縣白崖。此石字體多含篆書意味,筆畫圓潤,波磔不大明顯,但字形結體多取橫勢,方折突出,章法茂密,風格古樸中含沉鬱,所以清代萬經曾說字樣險怪,下筆粗鈍,而康有為評云:“吾嘗愛《埔閣頌》,體法茂密,漢末已渺,後世無知之者。惟平原(顏真卿)章法結體,獨有遺意。”(《廣藝舟雙楫·本漢》),可見此石對後代書壇的影響。
張遷碑
《鮮於璜碑》:漢代隸書。全稱為《漢故雁門太守鮮於君碑》,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刻,此碑結字寬扁豐厚,整齊劃一,用筆瘦硬有力,骨肉雄渾,稜角之處方筆森挺,可謂斬釘截鐵,已開北魏切筆之先河,但不失秀俊。整幅氣勢渾穆剛勁,有茂密豐偉之感,近《張遷碑》,是漢隸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曹全碑
《曹全碑》:漢代隸書。全稱《漢合陽令曹全碑》,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十月刻,1956年藏入陝西博物館碑林。在漢隸中此碑獨樹一幟,娟秀清麗,結體扁平勻稱,舒展超逸,風致翩翩筆畫正行,長短兼備,與《乙瑛》、《禮器》同屬秀逸類,但神采華麗秀美飛動,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態,實為漢隸中的奇葩。
禮器碑
史晨碑
《乙瑛碑》:漢代隸書。全稱為《漢魯相乙瑛請置孔廟百石卒吏碑》,刻於永興元年(公元153年)六月,在山東曲阜孔廟大成殿東廡。此碑工整勻適,組織嚴密,筆法極有法度,粗細統一,間架結構皆十分注意,全幅秀逸清麗,尤其燕尾的姿態非常優美,是漢隸趨於規範成熟時期的代表作之一。翁方綱稱其:“骨肉勻適,情交流暢。”何紹基以為:“橫翔捷出,開後來雋利一門,然肅穆之氣自在。”
《石門頌》:漢代大型隸書摩崖石刻。全稱為《故司隸校尉犍為楊君頌》,漢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刻。結體大小不一,筆法瘦勁恣肆,雄健舒暢,頗饒趣味,今人祝嘉論此石刻曾說:“石門巧多於拙,瘦處多,肥處少,且喜用長勢,多用圓筆。布置巧妙,錯綜變化。”
《衡方碑》:漢代隸書。全稱《漢故衛尉卿衡府君之碑》,建寧元年(公元168年)九月立,原在山東汶上縣,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汶水泛決,碑陷,后邑人重立,今在山東泰安岱廟。此碑字體方拙樸實,以拙取勝,間架穩實厚重,如虎卧闋下。筆畫端正粗壯。筆筆如磐石,折角棱條分明,有嚴峻之態。章法行密字滿,於平正之中存欹斜之變。翁方綱說:“是碑書體寬綽而闊,密處不甚留隙地,似開後來顏魯公正書之漸。”(《兩漢金石記》)楊守敬《平碑記》也說:“此碑古健豐腴,北齊人書多從此出,當不在《華山碑》之下。”清代著名書法家伊秉綬隸書即源於此。
曹喜:字仲則,扶風平陵(今陝西咸陽西北)人,東漢章帝時為秘書郎,工於篆隸,尤擅篆書。作《筆論》一卷。師承李斯而有所創新,有“懸針法”、“垂露法”為後世所重。
張芝書法
崔瑗(77-142):字子玉,涿郡安平(今屬河南省)人,早孤好學,善章草。曾為濟北相,著有《草書勢》。其草書工巧不如杜度,但媚趣過之。時人呼之曰“草賢”,於杜度並稱“崔杜”。
張芝(?-約192):字伯英,敦煌酒泉(今甘肅省)人。性格高尚,不願出仕做官。其草書精勁絕倫,歷史上稱為“草聖”。張芝的章草學杜度、崔瑗,但有所創新,成為今草,是今草的創始人。
蔡邕書法
劉德升:字君嗣,潁川(今河南省禹縣)人,以創造行書名世。其行書,雖以草創,亦豐贍妍美,風流婉約,獨步當時。
師宜官:南陽(今屬河南省)人,靈帝劉宏征天下工書者於鴻都門,以師宜官的“八分”為最。其寫大字,能為一丈;小字則書千字於方寸之紙。
梁鵠:字孟皇,安定烏氏(今甘肅省平涼西北)人。其“八分”很受靈帝的重視,為鴻都門下書法家。曹操喜其書,常懸其書以壁上欣賞。
從漢字書法的發展上看,魏晉是完成書體演變的承上啟下的重要歷史階段。是篆、隸、真、行、草諸體咸備俱臻完善的一代。漢隸定型化了迄今為止的方塊漢字的基本形態。隸書產生、發展、成熟的過程就孕育著真書(楷書),而行草書幾乎是在隸書產生的同時就已經萌芽了。真書、行書、草書的定型是在魏晉二百年間。它們的定型、美化無疑是漢字書法史上的又一巨大變革。這一書法史上了不起的時代,造就了兩個承前啟後,巍然綽立的大書法革新家—鍾繇、王羲之。他們揭開了中國書法發展史的新的一頁。樹立了真書、行書、草書美的典範,此後歷朝歷代,乃至東鄰日本,學書者莫不宗法“鐘王”。盛稱“二王”(王羲之及其子王獻之),甚至尊王羲之為“書聖”。又有王洵(羲之侄)善行書,有《伯遠帖》傳世。
鍾繇《宣示表》
《薦季直表》:鍾繇書小楷,寫於黃初二年(221)。其布局空靈,結體疏朗、寬博,體勢橫扁,尚有隸意。雖有許多不成熟的地方,結體法度均不如晉唐工整,但天趣盎然,妙不可言。
王羲之《黃庭經》
《黃庭經》:王羲之書小楷。關於黃庭經,有一段傳說:山陰有一道士,欲得王羲之書法,因知其愛鵝成癖,所以特地準備了一籠又肥又大的白鵝,作為寫經的報酬。王羲之見鵝欣然為道士寫了半天的經文,高興地“籠鵝而歸”。原文載於南朝《論書表》,文中敘說王羲之所書為《道》、《德》之經,后因傳之再三,就變成了《黃庭經》了。因此,《黃庭經》又俗稱《換鵝帖》,無款,末署“永和十二年(356)五月”,現在留傳的只是後世的摹刻本了。
《蘭亭序》:是王羲之於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和一些文人舉行“修契”宴會上,為他們的詩寫的序文手稿。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結構、筆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歲時的得意之作。後人評道“右軍字體,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因此,歷代書家都推《蘭亭》為“行書第一”。
王羲之《蘭亭序》
《孔侍中帖》:《孔侍中帖》和《頻有哀禍》,王羲之行書,二帖連為一紙。紙本現藏日本前田育德會,與《喪亂·二謝·得示帖》同為唐代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跡摹本。《頻有哀禍·孔侍中帖》在活潑的行書筆意中帶有凝重之感。在章法結體上又顯示出欹側取妍的藝術效果。
《喪亂帖》:《喪亂·二謝·得示帖》均為唐摹王羲之尺牘,行書。紙本。現藏日本帝室。帖上還引有朱文“延歷敕定”三印,延歷相當於我國唐德宗建中三年至唐順宗永貞元年,可見此帖是唐代傳入日本的。《喪亂·二謝·得示帖》筆法精妙,結體多欹側取姿。有奇宕瀟灑之致,是王羲之所創造的最新體勢的典型作品。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書代表作,內容是他所寫的尺牘。因卷有“十七”字故名。《十七帖》墨跡已佚,僅有摹刻本傳世。《十七帖》草書,前人評為“筆法古質渾然,有篆籀遺意”,也有人認為帖中字帶有波挑的筆勢,字字獨立不相連屬。這正表明他善於“兼撮眾法,備成一家”,所以才能形成他獨具風範的草書體勢。
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
《鴨頭丸帖》:王獻之行草書,二行。文曰:“鴨頭丸,故不佳。明當必集,當與君相見”。共十五字,系王獻之給友人的便札。真跡現存於上海博物館。全帖用墨枯潤有致。姜夔《續書譜·用墨》說“凡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則燥潤相雜,以潤取妍,以燥取險。”《鴨頭丸帖》兩層意思,蘸墨兩次,一次一句,墨色都由潤而枯,由濃而淡,墨色分明。從而展現出全帖的節奏起伏和氣韻自然變化。“稿行之草”的行草是王獻之獨創的書體,《鴨頭丸帖》又是他行草的代表作。
《中秋帖》:《中秋帖》傳為王獻之所書,與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詢的《伯遠帖》合稱“三希”,現藏故宮博物院。《書斷》中說:“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脈不斷,及其連者,氣候通其隔行”。《中秋帖》書法縱逸豪放,應是王獻之創造的新體。
《伯遠帖》:東晉王洵真跡。歷來為後世書法家,鑒賞家,收藏家視為瑰寶。《伯遠帖》是王給親友的一通書函。它行筆峭勁秀麗,自然流暢,是我國古代書法作品中的佼佼者。被列為“三希”之三。它的筆畫寫得較瘦勁,結體較開張,特別是筆畫少的字顯得格外舒朗,飄逸,真有點“如升初日,如清風,如雲如霞,如煙,如幽林曲洞”的晉人韻味。
邯鄲淳:一名竺,字子叔,三國魏穎川(今河南省禹縣)人,工精各體,篆書師曹喜,略究其妙,其書應規入矩,方圓乃成。精究閑理,名著於時,有《三體石經》。
鍾繇(151-230):字元常,三國魏潁川(今河南許昌)人。因為做過太傅,世稱“鐘太傅”。他的書法,以曹喜、蔡邕、劉德升為師,博採眾長,兼善各體,尤精小楷。結構樸實嚴謹,筆勢自然,開創了由隸書到楷書的新貌。與漢代草聖張芝並稱“鍾張”,和晉代王羲之並稱“鐘王”。他的書法歷代為人所重視。鐘的真跡,早已失傳,宋代以來法帖中所刻的小楷《宣示表》、《薦季直表》等都是晉唐人臨摹本。
韋誕:字仲將,三國魏京兆(今陝西西安)人。篆書師邯鄲淳,草書師張伯英。諸書並善,尤精題署。其書如龍威虎振,劍拔弩張。
皇象:字休明,三國吳廣陵江都(今屬江蘇)人。東吳書法家,兼善漢隸、小篆、章草。漢隸雄逸,篆書精能。草書師杜度,筆勢沉著痛快,精深奇崛。作品有《吳大帝碑》、《天發神讖碑》。
衛瓘(220-291):字伯玉,晉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北)人。與索靖同尚張芝,善草書,時人號為“一台二妙”,惜其作品今已失傳。
衛恆(252-291):字巨山,晉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北)人。衛瓘之子,書法理論家,其《四體書勢》頗具影響。其書法,家學淵源,善蟲書、章草和草書,古文過於父。所寫隸書,跡同飛白。博深古今文字。弟寶、庭、子璪、玠皆以書法著名,家風四世不墜。
衛夫人(272-349):姓衛,名鑠,字茂猗,晉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北)人。汝陰太守李矩妻,衛恆的從妹,王羲之的啟蒙老師。其楷書,妙傳鍾繇之法,傳有《筆陣圖》,在書法理論上很有影響。
索靖(239-303):字幼安,晉敦煌(今屬甘肅省)人。張芝妹之孫,善章草及草書,出於韋誕,峻險過之。亦傳張芝法,與衛瓘齊名,有《草書狀》傳世。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晉琅邪臨沂人(今屬山東)。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故後世稱為“王右軍”。他出身於兩晉的名門望族。王羲之十二歲時經父親傳授筆法論,“語以大綱”,即有所悟。他小時后就從當時著名的女書法家衛夫人學習書法,后改學張芝、鍾繇。以後他渡江北游名山,博採眾長,觀摩學習“兼撮眾法,備成一家”,達到了“貴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其書備精諸體,自成一家。王羲之的楷書如《樂毅論》、《黃庭經》、《東方朔畫贊》等“在南朝即膾炙人口”,對後世影響很大他的正體世稱“書之聖”。王羲之在書法上是個革新家,他的主要成就還是表現在行書和草書上。他的行草書又被世人尊為“草之聖”。他把散見於前代、當代的書法作品中的一些用筆、結字優點,融合統一在一種嶄新的書法作品中。
王獻之《中秋帖》
王獻之(344-386):字子敬,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官至中書令,世稱“王大令”。他的書法兼精楷、行、草、隸各體。幼時從他父親學書,後來取法張芝,別創新法,自成一家,與父齊名,人稱“二王”。南朝宋、齊、梁、陳之間,人多崇尚他的字。他的楷書以《洛神賦十三行》為代表,用筆外拓,結體勻稱嚴整,如大家閨秀,姿態嫵媚雍容。其行書以《鴨頭丸帖》最著。草書名作《中秋帖》,列為清內府“三希”之二,筆劃連續不斷,世稱“一筆書”。
王洵(350-401):字元琳,小字法護。晉臨沂(今山東臨沂縣)人。官至尚書令。他是“書聖”王羲之的族侄,出生在一個精於書法,幾代不衰的名門望族。其父王恰,其祖父王導均善書,所以史稱“三代以能書稱,家范世學,洵之草聖,亦有傳焉”。其草書《伯遠帖》,一直被後代書法家、鑒賞家、收藏家視為瑰寶,是因為它是十分難得的東晉名人書法真跡。
郗愔:字方回,晉高平(今山東徽山縣)人。善眾書,長於章草。濃纖得中,意態無窮。父鑒,草書卓絕,古而且勁。子超,亦善草書,媚過其父,骨力不及。
庾翼:字雅恭,晉潁川(今河南許昌)人。善草隸、章草,少時與王羲之齊名,殊為世重。
謝安(320-385):字安石,東晉政治家,善行書,縱任自在,有螭盤虎踞之勢。
晉至八王之亂,王室內訌以後,勢力逐漸衰微。在北方,隨著西晉的滅亡。形成了“五胡十六國”的混亂時期。后拓跋氏結束十六國,建立北魏,促成了一百四十九年的相對統一。這是北朝。晉室東遷至滅亡,從公元420年至公元589年,是南朝。此時書法,也繼承東晉的風氣,上至帝王,下至士庶都非常喜好。南北朝書法家燦若群星,無名書家為其主流。他們繼承了前代書法的優良傳統,創造了無愧於前人的優秀作品,也為形成唐代書法百花競妍群星爭輝的鼎盛局面創造了必要的條件。南北朝書法以魏碑最勝。魏碑,是北魏以及與北魏書風相近的南北朝碑誌石刻書法的泛稱,是漢代隸書向唐代楷書發展的過渡時期書法。康有為說:“凡魏碑,隨取一家,皆足成體。盡合諸家,則為具美”。唐初幾位楷書大家如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等,都是直接繼承智永筆法取法六朝的。
智永《真草千字文》
《爨寶子碑》:南朝沿襲晉制,禁止立碑,故碑刻極少,而雲南“二爨”(《爨寶子碑》、《爨龍顏碑》)可謂燦若星辰,光耀夜空。《爨寶子碑》是雲南邊陲少數民族的首領受漢文化的熏陶,仿效漢制而樹碑立傳的。此碑刻於東晉大亨四年(405)。書體是帶有明顯隸意的楷書體。碑中一部分橫畫仍保留了隸書的波挑,但結體卻方整而近於楷書。用筆以方筆為主,端重古樸,拙中有巧。看似呆笨,卻飛動之勢常現。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評此碑為“端朴若古佛之容”是很恰當的。
《爨龍顏碑》:《爨龍顏碑》立於南朝宋大明二年(458),比《爨寶子碑》晚五十三年。可以說這兩塊碑是同時代的作品。它的結體以方整為主,但轉折處已使用圓轉筆法,而不象《爨寶子碑》那樣如矩形的折角,更具有楷書的特徵。我們可以從《爨龍顏碑》筆畫的圓潤剛強,窺見其運筆實源於篆法,起筆雖有方圓之分,但筆劃均極為厚重。《爨龍顏碑》在手法上俯仰揖讓,疏密相間,在結構上姿態奇逸,舒斂自如。康有為評說:“下畫如昆刀刻玉,但見渾美;布勢如精工畫人,各有意度,當為隸楷極則。”
《鄭文公碑》:即《魏兗州刺史鄭羲碑》,北魏摩崖刻石,宣武帝永平所年(公元511年)刻。書寫者是鄭羲的兒子鄭道昭。書法多用圓筆,變化巧妙;結體寬博,氣魄雄偉。清代包世臣說:“北碑體多旁出,鄭文公字獨真正,而篆勢分韻草情畢具其中。布白本乙瑛,措畫本石鼓,與草同源,故自署曰草篆。不言分者,體近易見也。”是“真文苑奇珍也”。
龍門十二品
《張猛龍碑》:此碑立於北魏明孝帝正光三年(522),全稱《魏魯郡太守張府君清頌之碑》,現在山東曲阜孔廟中。是魏碑後期佳作之一。《張猛龍碑》運筆剛健挺勁、斬釘截鐵,可看作是《始平公造像記》的風格的延續和發展。如橫、直划的方筆起筆,折處的方棱及三角形的點等,都保留了《始平公造像記》的舊貌;但也並非筆筆都方,而是變化多端,有方有圓,比《始平公》更精美細膩。此外,較之早期魏碑,不難看出魏碑由粗到細的演變過程。
羊欣(370-442):字敬元,南朝宋泰山(今山東費縣)人。是王獻之的入室弟子,長於隸書(正楷書),見重一時。
董思話:南朝宋蘭陵(今江蘇常州西北)人。工隸書,學於羊欣,得行草之妙,有過青之譽,為一時絕妙。
王僧虔(426-485):南朝齊琅琊臨沂(今山東)人。王羲之四世族孫。善隸書(正楷書),奕奕有風流氣骨。書跡有《王琰帖》等。
張融:字思光,南朝吳(今江蘇蘇州)人。書兼眾體,草書尤工,與王僧虔齊名。其書,如風鳧春林,甚有媚好,體用得法,意氣有餘。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號華陽隱士,謚貞白先生,南朝梁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道學家、醫學家。工草隸,隸書不類常式,骨體遒媚,別作一家。
蕭子云(487-549):字景喬,南朝梁蘭陵(今江蘇常州西北)人。文史學家,著有《晉書》一百一十卷等。善草、行、小篆,創小篆飛白,點畫之際,意趣飄然。其真書學王獻之,晚師鍾元常,在當世影響很大。
阮研:字文,南朝梁陳留(今河南開封西北)人。曾官至兗州刺史,人稱“阮兗州”。其書,居今觀古,盡窺眾妙之門。行草出於王羲之,精熟尤甚,勢若飛泉,奔競不息。
智永(南朝-隋唐):名法極,是王羲之的七代孫子,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的後代。他是嚴守家法的大書法家。他習字很刻苦。馮武《書法正傳》說他住在吳興永欣寺,幾十年不下樓,手書了八百多本《真草千字文》,給江東諸寺,各送一本。他用廢的筆,埋起來象冢一樣。後人講“退筆成冢”的典故就是從這兒來的。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說他學鍾繇《宣示表》,“每用筆必曲折其筆,宛轉迴向,沉著收束,所謂當其下筆欲透紙背者”。他所寫的《真草千字文》清何紹基說:“筆筆從空中來,從空中住,雖屋漏痕,猶不足以喻之”。我們細讀他的墨跡《真草千字文》,看得出他用筆上藏頭護尾、一波三折、含蓄而有韻律的意趣。董、何之說可謂精確、具體、恰當。
鄭道昭(?-516):字僖伯,自稱中嶽先生,北魏人。傳《鄭文公碑》及為其書。
丁道護:隋譙國(今安徽亳縣)人。所書《啟法寺》、《興國寺》二碑,皆名冠一時。
唐朝的建立結束了西晉以來近三百年的動亂局面,國初二十年形成了文治武功的“貞觀之治”,此後從武則天到唐玄宗開元時期更是呈現出超越兩漢的空前興盛氣象。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輝煌燦爛,達到了中國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謂“書至初唐而極盛。”唐代墨跡流傳至今者也比前代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寶貴的書法作品。整個唐代書法,對前代既有繼承又有革新。初唐書家有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薛稷、陸柬之等,此後有創造性的還有李邕、張旭、顏真卿、柳公權、釋懷素、鍾紹京、孫過庭。唐太宗李世民和詩人李白也是值得一提的大書家。楷書、行書、草書發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個新的境地,時代特點十分突出,對後代的影響遠遠超過了以前任何一個時代。
《孔子廟堂碑》:為虞世南撰文並書寫。原碑立於唐貞觀初年。楷書35行,每行64字。碑額篆書陰文“孔子廟堂之碑”六字。碑文記載唐高祖五年,封孔子二十三世後裔孔德倫為褒聖侯,及修繕孔廟之事。為虞世南六十九歲時所書。此碑書法用筆俊朗圓潤,字形稍呈狹長而尤顯秀麗。橫平豎直,筆勢舒展,一片平和潤雅之象。
《汝南公主墓誌》:此帖無款,傳為虞世南書,亦有人認為是舊摹本。紙本,行書18行,共222字。此帖書法溫潤圓秀,用筆近似宋代米芾,故有米臨之說。明王世貞評此書:“瀟散虛和,姿態風流,有筆外意。”明李東陽也說此帖:“筆勢圓活,戈法獨存。”所謂戈法,就是虞世南研究“二王”書法所悟到的一種獨特筆法。相傳唐太宗臨右軍書法,寫到“戩”字時,虛其“戈”令世南補之,然後拿給魏徵看。魏徵說,聖上之書惟“戈法”逼真。可見虞世南書法造詣之深了。《汝南公主墓誌》前幾行確實與虞世南的楷書風格相一致,具備了含蓄深沉,外柔內剛,凜然不可犯的風度。可惜後半部則流於荒率,疑為偽作,不無道理。此帖現藏上海博物館。
《倪寬贊》:墨跡,傳為褚遂良書(亦有人認為是歐陽詢書),真偽尚無定論。然此書頗得褚書三昧。楷書50行,共340字。宋趙孟堅評論此帖說:“容夷婉暢是河南晚年書。”明楊士奇評云:“評者認為字里金生,行間玉潤,法則溫雅,美麗多方。”而詹景鳳則謂:“燥而不潤,覓貶天趣。”此帖原跡現在台灣。
雁塔聖教序
《陰符經》:大字墨跡,傳為褚遂良書。紙本,楷書96行,共461字。傳為褚遂良所書的《陰符經》尚有小楷和行書兩種刻本流傳於世,字跡皆很小,難窺廬山面目。此帖大盈寸,末題:“起居郎臣褚遂良奉敕書”。很有可能是唐代學褚書的偽作。即便如此,大字《陰符經》也不失為書法精品。此帖不但具備了褚體楷書的特點,還與“唐人寫經”極其相似行筆起落多參以寫經筆法,寫得自然古樸。元楊無咎云:“草書之法千變萬化,妙理無窮。今於褚中令楷書見之,或評之雲,筆力雄瞻,氣勢古淡,皆言中其一。”石皆為楷書,萬文韶刻。現所選為前石拓本。
《龍藏寺碑》:亦稱《正定府龍興寺碑》,立於隋開皇六年(公元586),碑在河北正定龍興寺。楷書,碑陽30行,行50字,碑陰題名五列,左側題名三列。《龍藏寺碑》書法寬博和諧,其用筆細勁輕鬆,具有流動感和輕重變化,結體以方正為主,略呈扁形,左右開張,點畫精麗而有法可循,給人以清爽勻稱的感覺。此碑為隋代刻碑中的精品,對唐代書法,特別是唐初諸大家的影響甚大。
九成宮醴泉銘
《九成宮醴泉銘》:由魏徵撰文,歐陽詢書。記載唐太宗在九成宮避暑時發現泉水之事。此碑立於唐貞觀六年(公元632年)。楷書24行,行49字。此碑用筆方整,且能於方整中見險絕,字畫的安排緊湊,勻稱,間架開闊穩健。明陳繼儒曾評論說:“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氣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駕也。”明趙涵《石墨鐫華》稱此碑為“正書第一”。
《虞恭公碑》:全稱《唐故特進尚書右僕射上柱國虞恭公溫公碑》,亦稱《溫彥博碑》。岑文本撰文,歐陽詢書,唐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十月立。楷書36行,行77字,碑額陽文篆書“唐故特進尚書右僕射虞恭公溫公碑”十六字。明趙涵《石墨鐫華》評云:“此碑字比《皇甫》、《九成》善小,而書法嚴整,不在二碑之下。”並嘆:“時信本已八十餘,而楷法精妙如此。”誠然,歐陽詢所書《虞恭公碑》已達到了藝術的化境,細觀次碑書法已脫離了“歐體”在《九成宮》、《化度寺》中所具有的凝厚嚴謹的特徵,而更趨於自然流暢。此時歐陽詢作楷書已能隨心所欲,運筆自如。
《張翰思鱸帖》:亦稱《季鷹帖》,歐陽詢書。行楷書,無款。紙本,縱25.2厘米,橫33厘米。后紙有瘦金體書跋:“唐太子率更令歐陽詢書張翰帖。筆法險勁,猛銳長驅,智永亦復避鋒。雞林嘗遣使求詢書,高宗聞而嘆曰:‘詢之書遠播四夷。晚年筆力益剛勁,有執法廷爭之風,孤峰崛起,四面削成,非虛譽也。’”此帖的風格與歐陽詢的楷書風格基本上是一致的,同是以險取勝。字的重心壓在左側,而以千鈞之勢出一奇筆壓向右側,使每個字的結體形成一種逆反之勢,然後再向右用力使之化險為夷,真可謂“險中求穩,別有樂趣”。清乾隆帝評論道:“妙於取勢,綽有餘妍。”是很有眼力的。此帖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皇甫誕碑》:全稱《隋柱國左光祿大夫宏議明公皇甫府君之碑》,亦稱《皇甫君碑》。唐于志寧撰文,歐陽詢書。此碑現在陝西西安,無書寫年月。楷書28行,行59字。碑額篆書“隋柱國宏議明公皇甫府君碑”十二字。《墨林快事》謂此碑立於隋朝,當為歐陽詢早年所書。此碑在明代已斷為兩截。《皇甫誕碑》用筆緊密內斂,剛勁不撓。點畫重在提筆刻入,此為唐初未脫魏碑及隋碑的瘦勁書風所特有的筆法特點。楊士奇云:“詢書骨氣勁峭,法度嚴整,論者謂虞(世南)得晉之飄遺,歐(陽詢)得晉之嚴整。觀《皇甫誕碑》其振發動蕩,豈非逸哉?非所謂不逾矩者乎?”翁方綱說:“是碑由隸成楷,因險絕而恰得方正,乃率更行筆最見神采,未遽藏鋒,是學唐楷第一必由之路也。”此碑用筆研潤,雖為歐陽詢早年作品,但已具備了“歐體”嚴整、險絕的基本特點。明王世貞云:“率更書皇甫府君碑,比之諸貼尤為險勁。是伊家蘭台(歐陽通)發源”楊賓在《大瓢偶筆》中說:“信本碑版方嚴莫過於《邕禪師》,秀勁莫過於《醴泉銘》,險峭莫過於《皇甫誕碑》,而險絕尤為難,此《皇甫碑》所以貴也。”
《夢奠帖》:歐陽洵以楷書名,其實他的行書也很出色,其中以《夢奠帖》為最佳。《夢奠帖》全稱《仲尼夢奠帖》,七十八字,無款,但流傳有序。郭天錫在跋中曰:“此本勁險刻歷,森森然如武庫之戈戟,向背轉折深得二王風氣,世之歐行第一書也。”
書譜
《肚痛帖》:無款,傳為唐張旭書。草書6行,共30字。明王世貞跋云:“張長史《肚痛帖》及《千字文》數行,出鬼入神,倘恍不可測。”此《肚痛帖》僅30字,寫來洋洋洒洒一氣貫之。從刻帖中可以看出,寫此幅字時是蘸飽一筆一次寫數字至墨竭為止,再蘸一筆。這樣做可以保持字與字之間的氣貫,還可以控制筆的粗細輕重變化,使整幅作品氣韻生成,產生“神虯出霄漢,夏雲出嵩華”的氣勢。
《郎官石拄記》:亦稱《郎官廳壁記》,唐陳九言撰文,張旭書。唐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立,在陝西西安。《郎官石拄記》書,原石久佚,傳世僅王世貞舊藏“宋拓孤本”,彌足珍貴。《古今法書苑》謂:“張顛草書見於世者,其縱放奇怪近世未有,而此序獨楷書,精勁嚴重,出於自然。書一藝耳,至於極者乃能如此。其楷字概罕見於世則此序尤為可貴也。”明趙涵《石墨鐫華》謂此記“筆法出歐陽率更,兼永興、河南,雖骨力不遞,而法度森嚴。”有贊云:“長史草書,頹然天放;略有點畫處而意態自足,號稱神逸”,“長史真書《郎官石柱記》作字簡遠,如晉宋間人。”此石宋時已有刻本。明董其昌曾刻入《戲鴻堂帖》。
古詩四帖
《終年帖》:唐張旭書。唐蔡希綜《法書論》云:“(張旭)乘興之後,方肆其筆,或施於壁,或札於屏,則群象自由,有若飛動,議者以為張公亦小王之再出。”由此可見,他的草書迥異於“不激不厲”的大王書風,而取法於“縱逸不羈”的王獻之。其駭目驚心的壁書和屏書,今已蕩然無存,草書作品《終年帖》等尚可從摹刻本中看到。此帖作為張旭的作品是公認的。如此難得的墨跡,留給後世的是那如駿馬賓士,倏忽千里,如雲煙繚繞,變幻多姿的藝術形象。
《十五日帖》:唐張旭書。唐代韓愈曾贊道:“往時旭善草書,觀於物見,山水崖谷,鳥獸蟲魚,草木之華實,日月列星,風雨水火,雷霆霹靂,歌舞戰鬥,天地萬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於書,故旭之書,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這是歷代書論中指出書法寫神達情的最精彩的論述。他彷彿告訴人們,正因為有了張旭的狂草,中國書法的感情容量才得以深邃的擴展。《文論》嘗云:“深識書者,惟觀神采,不見字形。”以此論欣賞張旭草書,會發現書論和書作是如此合拍。
《東方朔畫像贊》:《東方朔畫像贊》的楷書作品有兩件,其一傳為王羲之小楷,另一為顏真卿的大楷。此碑額篆“漢太中大夫東方先生畫贊並序”,唐天寶十三年十二月立於德州,時年顏真卿四十六歲。碑陽贊12行,陰記17行,行楷30字。額亦二,一篆書,一隸書,皆十三字。蘇東坡曾學此碑,並題云:“顏魯公平生寫碑,唯此碑為清雄。字間不失清遠,其後見王右軍本,乃知字字臨此書,雖大小相懸,而氣韻良是。”明人有云:“書法峭拔奮張,固是魯公得意筆也。”原石多經剜刻,面目全非。傳世有宋拓佳本。
《多寶塔感應碑》:乃顏真卿墨跡,作於天寶十一年他四十三歲時,楷書。碑文結體嚴密,筆畫粗細變化不大,是他繼承傳統的作品,與他後來所書的《顏家廟碑》、《麻姑仙壇記》風格迥異,而與唐人寫經有明顯的相似之處,說明顏真卿在向前輩書法家學習的同時,也非常注重從民間的書法藝術吸取營養。《書畫跋》:“此是魯公最勻穩書,亦盡秀媚多姿,第微帶俗,正是近世撰史家鼻祖。”此碑最便於初學書法者臨習,現藏於系西安碑林。
《顏勤禮碑》:大曆十四年,顏真卿撰並書。除《集古錄》、《金石錄》著錄外,他書無言及者。1922年10月在長安出土,現藏於西安碑林。此碑是顏真卿為其曾祖所立,因久埋土中,故未受損,歷歷如新,雄邁遒勁能傳顏書之本來面目,宜於初學。
祭侄文稿
《中興頌》:全稱《大唐中興頌》,元結撰文,顏真卿書於摩崖,時年六十三歲,楷書,現在湖南祁陽縣浯溪。元結是唐代著名文學家,罷官后居於浯溪,溪邊山岩峰巒疊障,石壁嶙峋,《中興頌》就刻在其中最大的一塊石壁上。此文記平安祿山之亂,頌唐中興之事。此刻石書風磊落奇偉,石質堅硬,經千年尚保存完整。《集古錄》稱讚此摩崖刻石“書字尤奇偉而文辭古雅”。《廣川書跋》評為:“太師以書名,中興頌尤瑰瑋,故世貴之”。
《麻姑仙壇記》:全稱《有唐撫州南城縣麻姑山仙壇記》,顏真卿撰文並書。唐大曆六年(公元771)四月立。碑舊在江西臨川,明季毀於火。楷書,據傳世剪裱本計共901字。此碑楷書,莊嚴雄秀,歷來為人所重,是顏體代表作之一,為顏真卿六十多歲時的作品。此時顏真卿楷書風格已基本完善,不但結體緊結,開張一任自然,而且在筆畫上也從光亮規整向“屋漏痕”的意趣邁進了。歐陽修《集古錄》中說:“此碑遒峻緊結,尤為精悍,筆畫巨細皆有法。”
《顏家廟碑》:全稱《唐故通議大夫行薛王右柱國贈秘書少監國子祭酒太子少保顏君廟碑銘並序》,顏真卿撰文並書。唐建中元年(公元780)七月立,碑在陝西西安。四面刻楷書,兩面各24行,行47字,兩側各6行,每行52字,額篆書“顏氏家廟之碑”六字,為李陽冰書。明趙涵《石墨鐫華》云:“此書結法與《東方贊》正同,勁節直氣,隱隱筆畫間。”王世貞云:“余嘗評顏魯公《家廟碑》以為今隸中之有玉筋體者。風華骨格,庄密挺秀。真書家至寶。”
爭座位稿
《自書告身》:楷書墨跡,傳為顏真卿自書,然疑為偽托。共386字。書法蒼勁謹嚴,結銜小字亦一絲不苟,清淡絕倫。詹景風稱此書:“書法高古蒼勁,一筆有千鈞之力,而體合天成。其使轉真如北人用馬,南人用舟,雖一筆之內,時富三轉。”董其昌謂:“此卷之奇古豪放者絕少。”此帖字裡行間可體會出顏書行筆的氣韻和結體的微妙變化,是後人學習楷書不可多得的良范。原跡現在日本。
《論書帖》:草書墨跡,紙本,縱38.5厘米,橫40.5厘米,9行,共85字。懷素草書,一般說是繼承和發展了張旭的草書,所以有“以狂繼顛”的說法。董追《廣川書跋》云:“懷素於書法,自言得筆法三昧。觀唐人評書,謂不減張旭,素雖馳騁繩墨外,而迴旋進退莫不中節”,“今其書自謂真出鍾(繇),草出張(芝)。”但無論如何,他的草書總是以奔放縱逸為基本面目的。而《論書帖》則與我們常見的懷素的草書大有不同。他的《書帖》寫得“勻穩熟”,“出入規矩,絕狂怪之形”。是今草中有章草遺意的佳作。
《小草千字文》:小草千字文墨跡。貞元十五(公元799年書)懷素千字文有多種,而以“小字貞元本”為最佳,又稱《千金帖》絹本,八十四行,一零四五字。明莫如中說:“懷素絹本千字文真跡,其點畫變態,意匠縱橫,初若漫不經思,而動遵型範,契合化工,有不可名言其妙者”,此本為懷素晚年所書,當為絢爛之極而復歸平淡之作,故歷來為書林所重。
《聖母帖》:懷素草書。王世貞評說:“素師諸帖皆遒瘦而露骨,此書獨勻穩清熟,妙不可言。”
自敘帖
《金剛經》:是柳公權早期的書法作品,原石於宋代已被毀,現僅見敦煌石窟發現的“唐拓孤本”。柳公權早年曾廣采眾家之長,而且特別注意向前輩書家學習。從《金剛經》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取法諸家的痕迹。《廣川書跋》云:“此經本出於西明寺。柳書謂有鍾(繇)、王(羲之)、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陸(柬之)體。今考其書,誠為絕藝,尤可貴也。”此語基本上道出了此帖的藝術價值,對於研究柳公權楷書形成的過程及發展線索,無疑是很有幫助的。
《神策軍碑》:全稱《皇帝巡幸左神策軍紀聖德碑並序》,柳公權書。唐會昌三年(公元843年)立,原碑久佚。《神策軍碑》是柳公權楷書的代表作之一。此碑較人們熟知的《玄秘塔》的書法風格更成熟,更具有特色。結體布局平穩勻整,保留了左緊右舒的傳統結構。運筆方圓兼施,運用自如。筆畫敦厚,沉著穩健,氣勢磅礴。典型地表現了柳體楷書渾厚中見開闊的藝術特點。正如岑宗旦《書評》雲,柳書“如轅門列兵,森然環衛”。讀此碑可以使人加深對“顏筋柳骨”這句話的藝術特徵的理解。《神策軍碑》原石立在封建王朝的禁內,一般人難以進去摹拓,因此拓本傳世極少。
玄秘塔碑
《韭花帖》:楷書,麻紙,可視為楊凝式楷書的代表作。明人董其昌曾為此帖題跋,稱此帖“略帶行體,蕭散有致”。以此視帖,我們會發現不僅字體,用筆有蕭散之感,更重要的是《韭花帖》的字距,行距均拉開至極限,然而其行氣縱貫而舒朗空靈,因此在行款上獨樹一幟,為前代未有。僅此一點,便使它獨立於古代各家的名作之林了。此外,《韭花帖》在單字結體上獨出機杼,或戴高帽,或左右分離,或重心偏移,或輕頭重腳,妙趣橫生。又似出於自然,並無造作之感。
《神仙起居法帖》:楊凝式小草書。麻紙本。《宣和書譜》說楊氏“尤工顫草”,此帖草法,可窺一斑。《神仙起居法帖》在草書中,還時時夾入一些行書,後人稱其為“雨夾雪”。此法始於顏真卿稿書,而楊凝式能融會貫通,使人望之無跡可尋,幾入化境。黃山谷曾評此帖為“散僧入聖”,米芾則稱其“天真縱逸”。初看似粗頭亂服,其實在用筆上輕重、緩急,結體上縱橫取勢都十分講究,並於一氣貫注之中,顯示出其控制韻律節奏的高超技藝。
《溫泉銘》:《溫泉銘》是唐太宗為驪山溫泉撰寫的一塊行書碑文。此碑立於貞觀二十二年(648),即唐太宗臨死前一年。原石早佚,1900年發現於敦煌石窟,現藏於法國巴黎圖書館。《溫泉銘》書風激躍跌宕,字勢多奇拗。俞復在貼后跋云:“伯施(虞世南)、信本(歐陽詢)、登善(褚遂良)諸人,各出其奇,各詣其極,但以視此本,則於書法上,固當北面稱臣耳。”對其評價極高。此碑書法不同於初唐四家的平穩和順,而有王獻之的欹側奔放。有人認為太宗書法在大王和小王之間,但從作品看似更多地得之於王獻之。
《晉祠銘》:全稱《晉祠之銘並序》,唐太宗撰文並書。碑高195厘米,寬120厘米。碑額高106厘米,上刻“貞觀廿年正月廿六日”飛白書九字。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八月刻,碑現存山西太原晉祠貞觀寶翰亭內。此碑行書28行,行44字至50字不等。楊賓《大瓢偶筆》云:“今觀此碑,絕以筆力為主,不知分間布白為何事,而雄厚渾成自無一筆失度。”清錢大昕云:“書法與懷仁《聖教序》極相似,蓋其心摹手追乎右軍者深矣。”清人王佑作詩讚曰:“平生書法王右軍,鸞翔鳳翥龍蛇繞,一時學士滿瀛州,虞褚歐柳都拜倒。”此碑書法渾然天成,筆畫結實爽利,無做作之態,實開八大山人之行楷書先河。
《上陽台帖》:墨跡,李白書。行草書,5行,24字,有款,款署“太白”二字。帖前隔水上有宋徽宗趙佶瘦金書題籤“唐李太白上陽台”七字。《上陽台帖》為李白書自詠四言詩,也是其唯一傳世的書法真跡。《上陽台帖》用筆縱放自如,快健流暢,於蒼勁中見挺秀,意態萬千。結體亦參差跌宕,顧盼有情,奇趣無窮。帖後有宋徽宗趙佶一跋,跋文為:“太白嘗作行書‘乘興踏月,西入酒家,可覺人物兩望,身在世外’一帖,字畫飄逸,豪氣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詩鳴也。”元代張晏跋曰:“謫仙(李白)嘗云:歐、虞、褚、陸真奴書耳。自以流出於胸中,非若他人極習可到。觀其飄飄然有凌雲之態,高出塵寰得物外之妙。嘗遍觀晉,唐法帖,而忽展此書,不覺令人清爽。”元代書法家歐陽玄在觀賞了詩仙李白的此帖后,題詩云:唐家公子錦袍仙,文採風流六百年。可見屋樑明月色,空餘翰墨化雲煙。
虞世南(公元558-638):字伯施,越州餘姚(今屬浙江)人。官至秘書監,封永興縣字,故世稱“虞永興”,享年八十一歲,賜禮部尚書。虞世南幼年學書於王羲之七世孫、著名書法家僧智永,受其親傳,妙得“二王”及智永筆法。虞世南為人沉靜寡慾,志性剛烈,議論正直,深得唐太宗器重。他的書法,筆勢圓融遒勁,外柔而內剛。論者以為如裙帶飄揚,而束身矩步,有不可犯之色。作品有《孔子廟堂碑》、《汝南公主墓誌銘》等。
歐陽詢(公元557-641):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世稱歐陽率更。虞世南說他“不擇紙筆,皆能如意”。而且他還能寫一手好隸書。貞觀五年《徐州都督房彥謙碑》就是其隸書作品。他的書法,以隸書為最。究其用筆,圓兼備而勁險峭拔,“若草里驚蛇,雲間電發。又如金剛怒目,力士揮拳。”其中豎彎鉤等筆畫仍是隸筆。他所寫《化度寺邑禪師舍利塔銘》、《虞恭公溫彥博碑》、《皇甫誕碑》被稱為“唐人楷書第一”。他的楷書無論用筆,結體都有十分嚴肅的程序,最便於初學。後人所傳“歐陽結體三十六法”,就是從他的楷書歸納出來的結字規律。他的行楷書《張翰思鱸貼》體勢縱長,筆力勁健。墨跡傳世,尤為寶貴。歐陽詢的兒子歐陽通,書法一本家傳。父子均名聲著於書壇,被稱為“大小歐陽”。小歐陽《道因法師碑》,隸意更濃,然而鋒潁過露,含蓄處不及其父。
褚遂良(公元596-658或659):字登善,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官至右僕射河南公,世稱褚河南。他的書法學王羲之、虞世南。《唐人書評》說他的字是:“字里金生,行間玉潤,法則溫雅,美麗多方。”他所寫的《雁塔聖教序》,最有自家之法。在此碑中,他把虞、歐法融為一體,波勢自然。從氣韻上看直追王逸少,但用筆、結字,圓潤瘦勁之處卻是褚法。
薛稷(649-713):字嗣通,蒲州涿陰(今山西萬榮縣西)人。書畫家,曾官至太子少保,故亦稱“薛少保”。於外祖魏徵處得見虞世南、褚遂良法書,銳精臨仿,遂以書名天下。其書得於褚遂良為多,用筆纖瘦、結字疏通,自成一家,為河南的高足。與歐、虞、褚並稱唐初四大家。
李邕(678-747):字泰和,揚州江都人,曾官至北海太守,人稱“李北海”。初學王羲之之行法,既得其妙,復乃脫舊習,筆力一新,頓挫起伏,奕奕動人。作品有《李思訓碑》、《麓山寺碑》等。
陸柬之(585-638):蘇州吳(今屬江蘇)人。幼年親受業其舅父虞世南,草書用筆則青出於藍。晚年習二王,尤尚其古。作品有《武丘東山碑》、《頭陀寺碑》等,其子彥遠時稱小陸,陸彥遠以父書法傳其甥張旭。
孫過庭(公元648-703):字虔禮,富陽(今杭州西南)人。著名書法理論家。精於書法,尤以正、行、草書擅長。唐張懷瑾《書斷》稱他:“博雅有文章,草書憲章二王,工於用筆,勁拔剛斷”。唐《續書評》云:“過庭草書如懸崖絕壑,筆勢勁健。”《宣和書譜》說他:“得名翰墨,間作草書咄咄逼羲獻,尤妙於用筆。”傳世作品有《書譜》和草書《千字文》等。另有論書著作《書譜》。
張旭:字伯高,蘇州吳人,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筆,或以頭濡墨而書,既醒,自視以為神,不可復得。世稱“張顛”。曾官金吾長史,故人稱“張長史”。黃山谷譽為“唐人正書無能出其右者”。若說他的楷書是繼承多於創造,那麼他的草書則是書法上了不起的創新與發展了。韓愈說:“旭善草書,不治他技故旭之書,變動如鬼神,不可端睨。”杜甫在《八仙歌》中寫道:“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他能把書法藝術升華到,用抽象的點線去表現書法家思想情感高度的藝術境界。在書法藝術中,他的字貌似怪而不怪,關鍵在於點畫用筆完全符合傳統規矩。可以說,他是用傳統技法表現自己的個性,而在書法上成了有創造力的無愧於自己時代的書法家。博大清新,縱逸豪放之處,遠遠超過了前代書法家的作品,具有強烈的盛唐氣象。其草書和李白的詩、裴旻的劍舞號為“三絕”。
李陽冰:字少溫,趙郡(今河北省趙縣)人。工篆書,得法於李斯《嶧山碑》,以瘦硬取勝,精於書學。時人呼之曰“筆虎”。所書《縉雲廟碑》為一代之冠。
李陽冰篆書
顏真卿(709-785):字清臣,琅琊臨沂人。開元進士,遷殿中侍御史,為楊國忠所惡,出為平原太守,故世稱“顏平原”。安史之亂,顏抗賊有功,入京歷任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開國公,故又世稱“顏魯公”。德宗時李希烈叛,宰相盧杞銜恨使真卿往勸諭,為希烈所留,忠貞不屈,被縊殺。真卿為琅琊氏後裔,家學淵博,工於尺牘;從褚遂良,張旭得筆法,其正楷端莊雄偉,氣勢開張,行書遒勁舒和,一變古法,自成一格,人稱“顏體”。宋歐陽修評云:“顏公書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莊尊重,人初見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愛也。其見寶於世者不必多,然雖多而不厭也”。
韓擇木:昌黎(今屬河北)人。玄宗開元時,曾官兵部尚書、散騎常侍,故人稱“韓常侍”。以八分名世,作品有《滎陽王妃朱氏墓誌》等。
鍾紹京:字可大,虔州贛(今江西贛州)人。“以工書直鳳閣”,唐武則天時甚為所重。他嗜書成癖,家藏王羲之、王獻之、褚遂良真跡至數十百卷。宋曾鞏《元豐類稿》云:“紹京字畫妍媚,遒勁有法,誠少與為比。”宋米芾《書史》稱鍾紹京書“筆勢圓勁”。明董其昌說:“紹京筆法精妙,回腕藏鋒,得子敬神髓。趙文敏正書實祖之。”有《轉輪王經》、《靈飛經》等作品傳世。
徐浩(703-782):字季海,越州(今浙江紹興)人。曾官至太子少師,封會稽郡公,人稱“徐會稽”。工楷隸,用筆正而心圓。代表作有《朱巨川告身》、《不空和尚碑》、《大智禪師碑》等。
懷素(725-785):字藏真,俗姓錢,湖南長沙人。是唐代的草書家,相傳他為練字種了一萬多棵芭蕉,用蕉葉代紙、勤學精研;又用漆盤、漆板代紙,寫至再三,盤板皆穿,禿筆成冢,以“狂草”出名。“運筆迅速,如驟雨旋風,飛動圓轉,隨手萬變,而法度具備”。前人評其狂草繼承張旭又有新的發展,謂“以狂繼顛”,並稱“顛張醉素”。對後世影響也很大。懷素晚年草書趨於平淡。
沈傳師(769-827):字子言,蘇州人。性夷粹無競,曾為江西觀察使,以廉靖聞。工書有楷法,其書如龍游天表,虎踞溪傍。所書《嶽麓寺碑》,字勢豪逸,遒勁妙絕,與柳公權齊名。
柳公權(778-865):字誠懸,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官至太子太師,世稱柳少師。《舊唐書》講:“公權初學王書,遍閱近代書法,體勢勁媚,自成一家。當時公卿大臣家碑版,不得公權手書者,人以為不孝。外夷入貢,皆別署貨幣,曰此購柳書。”他學顏字,但能自創新意。世稱“顏筋柳骨”,指出他們書法的不同點。柳字避開了顏字肥壯的豎畫,把橫豎畫寫得大體均勻而瘦硬。他又吸取了北碑中方筆字斬釘截稜角分明的長處,把點畫寫得好象刀切一樣爽利深挺。他又吸取虞、歐楷書結體上的緊密,顏真卿楷書結體的縱勢,寫出了獨樹一幟的柳體。其代表作有:大和三年《李晟碑》(石在陝西高陵),會昌元年《大達法師玄秘塔碑》(石在西安碑林),《苻嶙碑》(無立石年月,柳碑中最完全者),敦煌石室藏舊拓《金剛經》,《神策軍碑》等。“書貴瘦硬方通神”,柳公權的書法就是以此取勝的。
楊凝式(873-954年):字景度,號虛白,陝西華陰人。唐末為秘書郎,五代時官至太子少師,也稱“楊少師”。他曾佯瘋自晦,所以“楊瘋子”便成了他的雅號。他能吟詩,多雜詼諧,尤善於書札。楊凝式的字多寫在牆上,筆法縱逸遒放。黃庭堅至洛陽遍觀僧院壁間墨跡,他說:“楊少師書,無一字不造微入妙,當與吳生畫為洛中二絕。”又說:“有晉以來,難得脫然都無風塵氣似‘二王’者,惟顏魯公,楊少師彷彿大令爾;魯公書今人隨俗多尊尚之,少師書口稱善而腹非也。欲深曉楊氏書,當如九方皋相馬,遺其玄黃牝牡乃得之。”此後,書壇以“顏楊”並稱。楊凝式留下的墨跡已不多,著名的是《韭花帖》。楊凝式變晉,唐楷行書勻密成法,黃庭堅有詩指出:“世人盡學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誰知洛陽楊瘋子,下筆便到烏絲欄。”後人以為善評。楊凝式的行草書也奔放奇逸,有《盧鴻草堂圖跋》,氣勢雄渾,極似顏真卿《祭侄文稿》。狂草《神仙起居法》縱橫恣肆,《海岳書評》說其“如橫風斜雨,落紙雲煙,淋漓快目”。他有一首《題懷素酒狂帖后》詩,可視為他自己書法創作的經驗總結:“十年揮素學臨池,始識王公學衛非。草聖未須因酒發,筆端應解化龍飛。”(《全唐詩》卷七一五)他的書風直接影響北宋書壇,是由唐入宋的一大樞紐。
李世民(599-649):我國書法史上,以行書刻碑的首創人物是唐太宗李世民。《溫泉銘》便是行書入碑的代表作。李世民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帝王,他不僅將封建社會推向鼎盛時期,而且身體力行地倡導書法,促使唐代書法成為我國書法史上輝煌的一頁。他親自為王羲之寫傳記,不惜重金搜購大王墨跡三千六百紙。李世民“以書師虞世南”(《宣和書譜》),常與虞世南論書,並云:“吾臨古人之書,殊不學其形勢,唯求其骨力,而形勢自生”。這反映了唐太宗的書法觀,亦是相當開放的。唐太宗書法師承魏晉,《書小史》稱其“工隸書、飛白,得二王法,尤善臨古帖,殆於逼真。”《晉祠銘》為其書法傑作,當時各國使節都將精拓本帶回去,廣泛宣傳。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清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東),隋末其先人流寓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李白即出生於此。雖然李白的書名為詩名所掩,但是在歷代書史專著里仍然有著記載。宋黃山谷曾經評說:“李白在開元、天寶間,不以能書傳。今其行,草殊不減古人”。清人周星蓮《臨池管見》也說太白書“新鮮秀活,呼吸清淑,擺脫塵凡,飄飄乎有仙氣。”可見作為唐代最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在他的書法作品中也充滿著浪漫主義的寫意情調。
公元九零七年,割據者朱全忠滅唐,建立後梁,由此歷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稱五代。又有前蜀、吳、楚、閔、南唐、荊南、后蜀、南漢、吳越、北漢十國。這種分裂混亂的局面持續五十四年,其間兵戈疊起。書法藝術雖承唐末之餘續,但因兵火戰亂的影響,形成了凋落衰敗的總趨向。蘇軾評及五代書法時曾說:“自顏柳氏沒,筆法衰絕,加以唐末喪亂,人物凋落,文採風流,掃地盡矣。獨楊公凝式,筆跡雄傑,有‘二王’、顏、柳之餘,此真可謂書之豪傑,不為時世所汩沒者。”五代之際,在書法上值得稱道的,當推楊凝式。他的書法在書道衰微的五代,可謂中流砥柱。楊少師之外,還有彥修等有成就的書家。至此,唐代平正嚴謹的書風已告消歇,漸變入欹側縱肆,以後北宋“四家”繼之而起,又掀起了新的時代波瀾。
彥修:梁乾化時人。他的草書寫得很有特色。北宋李丕緒題其書尾說:“乾化中僧彥修善草書,筆力遒勁,得張旭法。惜哉名不振於時。”他還把彥修草書模刻上石“以貽同好”。王世貞對彥修的狂草看不慣,他在《王氏法書苑》中說:“彥修與亞棲,訾光齊名,書法如淮陰惡少年,風狂跳浪,俱非本色。”仔細分析,彥修草書氣勢磅礴,狂態逼人,有特色,但也有“粗”、“生獷”的瑕疵。
北周衰微之際,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自立為帝,建立趙宋王朝。半個世紀的五代十國分裂混亂局面至此結束,國家復歸統一。從公元960年至1279年,三百多年間,書法發展比較緩慢。宋太宗趙光義留意翰墨,購募古先帝王名臣墨跡,命侍書王著摹刻禁中,厘為十卷,這就是《淳化閣帖》。“凡大臣登二府,皆以賜焉。”帖中有一半是“二王”的作品。所以宋初的書法,是宗“二王”的。此後《絳帖》、《潭帖》等,多從《淳化閣帖》翻刻。這種輾轉傳刻的帖,與原跡差別就會越后越大。所以同是宗王從帖,宋人遠遜唐人。所以一些評家以為帖學大行,書道就衰微了。這是宋代書法不景氣的原因之一。其次如米芾《書史》所指出的“趨時貴書”也造成了宋代書法每況愈下。米芾分析說:“李宗鍔主文既久,士子皆學其書。肥扁樸拙。以投其好,用取科第,自此惟趨時貴書矣。”宋室南渡之後,如《書林藻鑒》講:“高宗初學黃字,天下翕然學黃字;後作米字,天下翕然學米字;蓋一藝之微,苟倡之自上,其風靡有如此者。”在這種風氣籠罩之下,書法家能夠按自己對書法藝術的理解去繼承,革新的就不太多了。此宋代書法不十分景氣的原因之二。總之,帖學大行和以帝王的好惡,權臣的書體為轉移的情勢,影響和限制了宋代書法的發展。宋代為後世所推崇者有蘇軾,黃庭堅,米芾和蔡襄四大家。四家之外,宋徽宗趙佶獨樹一幟,亦堪稱道。其著名代表書家有:蔡襄、蘇軾、黃庭堅、米芾、趙佶。
《蔡襄尺牘》:蔡襄楷書的代表作之一。字字端雅,雍容大度,一筆不苟,似乎全用顏法,只是結體略扁。
《郊燔帖》:蔡襄行草書札的代表作。筆畫渾雄敦厚,婉轉有致,運筆飛動自如。此帖取法於《伯遠帖》,又參以章草筆法,使之有機的融為一體,形成蔡襄獨特的草書風格。
《蒙惠帖》:蔡襄行楷作品。取法《蘭亭序》而又參以顏魯公敦厚沉穩的成分,繼而宏大了宋代行書尺牘書法的藝術內涵,使書法藝術發展到一個新時期。
《陶生帖》:蔡襄草書翰札。瀟灑勁逸。結體欹正大小,重輕疏密,隨心所至,一氣呵成。黃庭堅說:“君謨真行簡札甚秀麗,能入永興(虞世南)之室”是很正確的。
《黃州寒食詩帖》:紙本,25行,共129字,是蘇軾行書的代表作。這是一首遣興的詩作,是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所發的人生之嘆。詩寫得蒼涼多情,表達了蘇軾此時惆悵孤獨的心情。此詩的書法也正是在這種心情和境況下,有感而出的。通篇書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氣勢奔放,而無荒率之筆。《黃州寒食詩帖》在書法史上影響很大,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也是蘇軾書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黃庭堅在此詩后所跋:“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台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
《羅池廟碑》:蘇軾行楷。羅池廟,原為紀念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的,廟內立有韓愈撰寫、沈傳師書寫的《羅池廟碑》,其石久佚。此碑據蘇軾所書原碑文末篇的“迎享送神詩”真跡上石,刻於宋嘉定十年(1217)。楷書十行,字大四寸。清人書:“《羅池廟》健極,本唐人法而變其方整,本晉人韻而偏側取勢,擺宕有姿,大小長短,隨其結體。此碑筆力扛鼎,結體雄健,似乎從顏魯公《東方畫贊》化出,肥而不腫,厚而不軟,實為蘇字大字之冠。”
《赤壁賦》:蘇軾真跡精品的代表作。紙本,行楷書。其書法豐腴勁秀。明董其昌對它評價很高,認為此卷書法“全用正鋒,是坡公之蘭亭也。每波畫盡處,隱隱有聚墨痕如黍米珠。嗟乎!世人且不知有筆法,況墨法乎。”這正是由於他的文學修養深厚,書法傳統功底堅實。結字在方整中有流動的氣勢,特別是用墨雖濃,而靈活不滯,看去平平正正,但令人玩味無窮,被稱為宋代第一,並不為過譽。
《豐樂亭記碑》:楷書。《豐樂亭記碑》歐陽修撰文,原石刻於北宋元佑六年(公元1091年),已佚。明嘉靖年間重刻。此碑是蘇軾晚年書法力作之一。前人稱“體度庄安,氣象雍俗”,確為恰當,字體楷中稍見行意,有“筆圓而韻勝”的特點。明人王世貞評論他“自顏真卿、徐浩、結體雖小散緩而遒偉俊邁”,在此碑中可以得到印證。
《花氣熏人帖》:草書,紙本。黃庭堅的草書,在“宋四家”當中應該說是水平最高。他“學草書三十餘年”,從張旭、懷素處窺到了筆法的堂奧。後人評價他的草書高於他的行楷書。此帖第二行還斤斤於行草之間,似覺拘謹,從第三行開始便洋洋洒洒,一任自然,於點畫亦不大注意,而極得天然之妙。
《黃州寒食詩卷跋》:是他在蘇軾《黃州寒食詩帖》后寫的一段跋語,此跋歷來為人們所珍視,與原帖合稱“雙璧”。《寒食帖跋》表現了“黃書”的基本藝術特點。《跋文》用筆鋒利爽截而富有彈性。其字寫得藏鋒護尾,縱橫奇崛,其長筆畫波勢比較明顯。由於黃庭堅善於把握字的鬆緊,因此形成了中宮收縮而四周放射的特殊形式感,人們也稱其為輻射式書體。在布局上,《跋文》常從欹側中求平衡,於傾斜中見穩定,因此變化無窮,曲盡其妙。從局部看,一行字忽左忽右,但從整體看,呼應對比,渾成一體。此跋給人以神情飽滿,氣勢貫通的感受,決無荒率之病,達到了藝術的化境,所以他在最後不無得意地說:“他日東坡或見此書,應笑我於無佛處稱尊也”。
《李白憶舊遊詩卷》:草書墨跡。洋洋洒洒五十二行,三百四十餘字。據明代書畫家沈周考定此卷為黃庭堅在紹聖年間(1094-1098年)被貶黔中后所書,是他晚年的草書代表作。正如沈周在詩卷的題跋中所說:“山谷書法,晚年大得藏真(懷素)三昧,此筆力恍惚,出神入鬼,謂之‘草聖’宜焉!”此時黃庭堅的草書藝術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祝允明評論此帖說:“此卷馳驟藏真,殆有奪胎之妙。”此詩書法,深得張旭,懷素草書飛動灑脫的神韻,而又具有自己的風格。用筆緊峭,瘦勁奇崛,氣勢雄健,結體變化多端,為黃庭堅草書之代表作。
《蜀素帖》:米芾作。是米芾三十八歲時(1088年),在蜀素上所書的各體詩八首。“蜀素”是四川造的絲綢織物,上織有烏絲欄,製作講究。此卷相傳為邵氏所藏,欲請名家留下墨寶,以遺子孫,可是傳了祖孫三代,竟無人敢寫。因為絲綢織品的紋羅粗糙,滯澀難寫,故非功力深厚者不敢問津。而米南宮見了卻“當仁不讓”,一揮到底,寫得隨意自如,清勁飛動,真似如魚得水一般。另外,由於絲綢織品不易受墨而出現了較多的枯筆,使通篇墨色有濃有淡,如渴驥奔泉,更覺精彩動人。米芾用筆如畫竹,喜“八面出鋒”。此帖用筆多變,正側藏露,長短粗細,體態萬千,充分體現了他“刷字”的獨特風格。結字也俯仰斜正,變化極大,並以欹側為主,表現了動態的美感。董其昌在《蜀素帖》后跋曰:“此卷如獅子搏象,以全力赴之,當為生平合作”。
《紫金硯帖》:米芾作。行書。此帖書法飄逸靈動,看似漫不經意,而更得渾然天成之神韻,有“無心插柳柳成蔭”之趣。這是米芾書法功力至深的成果。
《論書帖》:米芾草書墨跡。米芾的草書雖不如他的行書那樣氣勢開張,但也不同凡響。這與他的為人學識有重要的聯繫。此幅草書,基本上是取法晉人,字裡行間流露出米芾書法顛放舒展的獨特風格,從這幅草書中,我們可以看出米芾在學習古人書法方面所下的功夫。
《多景樓詩冊》:米芾書。極為豪放,筆力雄偉,神采奕奕。誠如宋趙秉文所盛讚的:“此冊最為豪放,偃然如枯松之卧澗壑,截然如快劍之斬蛟龍,奮然如龍蛇之起陸,矯然如鵰鶚之盤空,烏獲之扛鼎,不足以比其雄且壯也,養由基之貫七札,不足以比其沉著痛快也。”見此冊,可以使人想象出米芾當時揮毫時“神遊八極,眼空四海”的驚人氣魄。
《珊瑚帖》:行書。為其晚年所書。據帖后施光遠跋,此帖為米書中銘心絕品。
《研山銘帖》:紙本,行書,是米芾真跡精品中的代表作。米芾的行書成就最高。此帖下筆倜儻縱橫,跌宕多姿,不受前人成法的制約,抒發性情天趣,在他的大字墨跡中,應推為上品。
《向太后輓詞》:小字行楷。紙本。是其五十一歲時所書。其結字介於行楷之間,筆法精鍊,正如前人所說:“研筆如鐵,而秀媚之氣奕奕行間,風華類得大令(王獻之)之神,是南宮得意筆。”米芾這樣精緻的小楷是極為少見的。
《寒光帖》:淡黃紙本。行草書。是其四十一歲以前書寫的。明董其昌在此帖的跋記中寫道:“老米此尺牘似為蔡天啟作,筆墨字形之妙,盡見於此”。此帖書法與一般常見的米字略有不同,其行筆時提處細若絲髮,圓潤遒勁,按處中鋒直下,沉著不滯;結字因勢生形,行間絲帶連綿不斷,熟而不俗,險而不怪,欹正相生,出乎自然。
《三帖卷》:米芾作。《三帖卷》計《叔晦帖》、《李太師帖》、《張季明帖》,均紙本,行書。《三帖》合裝一卷,為米芾行書中的精品。項元汴認為米芾此帖書風於王羲之相近。米芾的書法的確得力二王最多。但與二王父子書法又有不同,王羲之法度緊斂古質蘊藉內含;而王獻之的筆致則是散朗妍妙,俊逸姿媚。米芾的天資個性於王獻之較為相近,所以,米芾的結體,用筆中多可以見王獻之的風骨。
《草書團扇》:是宋徽宗趙佶書法作品的精品,也是他書法的代表作。他的草書精意嫻熟,用筆多起以側鋒,險側跌宕而不失於露,奇趣橫生而終有法度;線條極具變化之能事。由於他精於繪畫,故於章法的疏密配置,構圖安排,皆能不精意處見精妙。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他的草書成就,不在瘦金書以下。牡丹詩冊趙佶作。瘦金體書寫的行楷。縱有行而橫無列,疏密大小,相映成趣。宋徽宗把楷書寫成這一面目,對瘦硬的極端作了嘗試,是有益的。不過由於走到了極端,後人若僅取形似,不求變化,則難有新的突破。
李建中(945-1013):字得中,號岩夫民伯。原籍京兆(今陝西西安),隨其父遷居四川。官至工部郎中,恬於進取,曾三次請求做西京留司御史台,人稱“李西台”。草、隸(楷書)、篆、籀、八分皆工,真行尤精。
郭忠恕(?-977):字恕先,又字國貴,洛陽人。書畫家。文學家。畫工山水,尤擅界畫。書工篆籀,楷法尤精。
徐鉉(916-991):字鼎臣,廣陵(今江蘇揚州)人。五代宋初文學家。早年仕於南唐,官至吏部尚書。后隨李煜歸宋,官至散騎常侍,世稱徐騎省。淳化二年(991)被貶謫為靜難行軍司馬,不久就死在貶所。他擅長李斯小篆,也工於隸書。他與其弟徐鍇是當時最傑出的篆書書法家,被稱為“二徐”,他們考訂了《說文解字》。此外,北宋淳化五年(994)重刻秦代《嶧山刻石》,即根據徐鉉的摹本。徐鉉所書的篆書,映日視之,筆畫中心有縷濃墨,因其筆鋒直下不倒側,故筆鋒常在畫中,故人也稱其如“屋漏痕”、“錐畫沙”。黑龍江省博物館藏有他的《篆書千字文殘卷》(宋摹本)。
林逋(976-1028):字君復,謚和靖先生,杭州錢塘人。少孤力學,恬淡好古。善行書,字方正氣清,無塵俗之氣;結體峭勁,然有韻態。
杜衍:字世昌,謚正獻,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曾為御史中丞、樞密使。書法端勁如其人,亦為世楷模,人人皆寶而藏之。晚年習草,清閑妙麗,得晉人風氣。
蘇舜欽(1008-1048):字子美,自號滄浪翁。詩人,梓州銅山(今四川省中江南)人,杜衍之婿。善草書,每酒酣落筆,爭為人所傳。用筆絕妙,不涉畦徑,縱而法,勁而潤,古而奇。
蔡襄(1012-1067):字君謨,興化仙游(今屬福建省)人。官至端明殿學士。《宋史·列傳》稱他:“襄工於手書,為當世第一,仁宗由愛之。”宋四家中,他年齡輩份,應在蘇、黃、米之前。宋四家中,蘇、黃、米都以行草、行楷見長,而喜歡寫規規矩矩的楷書的,還是蔡襄。他的書法學習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渾厚端莊,雄偉遒麗。蘇東坡說:“君謨天資既高,積學至深,心手相應,變化無窮,遂為本朝第一。”蔡襄為人忠厚正直,字識淵博,他的字“端勁高古,容德兼備”。《顏真卿自書告身跋》得魯公筆法而修於魯公書,可為楷則。沈括說他善於“以散筆作草書,謂之散草,或曰飛草,其法皆生於飛白,自成一家。”這說明蔡襄這位稍欠改革精神的書法家還不是泥古不化的,他也在追求古趣,力創新意。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於四川)人。他和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以詩文稱著於世,世稱“三蘇”。他的書法從“二王”、顏真卿、柳公權、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楊凝式各家吸取營養,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努力革新。他講自己書法時說:“作字之法,識淺見狹學不足,三者終不能盡妙,我則心目手俱得之矣。”他講他的書法藝術創作過程時說:“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他重在寫“意”,寄情於“信手”所書之點畫。他在對書法藝術深刻理解的基礎上用傳統技法去進行書法藝術創造,在書法藝術創造中去豐富和發展傳統技法,不是簡單機械的去模古。他在執筆方法上運用異於常人的特殊方法,還注意書寫工具的改革。其主要作品有:《黃州寒食詩帖》、《羅池廟碑》、《赤壁賦》、《豐樂亭記》等。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穀道人,涪翁,江西修水人。後世稱他黃山谷。《宋史·文苑傳》稱他:“庭堅學問文章,天成性得,陳師道謂其詩得法杜甫,善行草書,楷法亦自成一家。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俱游蘇軾門,天下稱為四學士。”他自己說:“余學草書三十餘年,初以周越為師,故二十年抖擻俗氣不脫。晚得蘇才翁,子美書觀之,乃得古人筆意。其後又得張長史、懷素、高閑墨跡,乃窺筆法之妙。”他的行書,如《松風閣》、《蘇軾寒食詩跋》,用筆如馮班《鈍吟雜錄》所講:“筆從畫中起,回筆至左頓腕,實畫至右住處,卻又跳轉,正如陣雲之遇風,往而卻回也。”他的起筆處欲右先左,由畫中藏鋒逆入至左頓筆,然後平出,“無平不陂”,下筆著意變化;收筆處回鋒藏穎。善藏鋒,注意頓挫,以“畫竹法作書”給人以“沉著痛快”的感覺。其結體從顏魯公《八關齋會報得記》來,中宮收緊,由中心向外作輻射狀,縱伸橫逸,如盪槳、如撐舟,氣魄宏大,氣宇軒昂。其個性特點十分顯著,學他的書法就要留心於點畫用筆的“沉著痛快”和結體的舒展大度。至於他的草書,趙孟俯說:“黃太史書,得張長史圓勁飛動之意。”“如高人雅士,望之令人敬嘆。”他的《花氣詩》筆勢蒼勁,拙勝於巧,肥筆有骨,瘦筆有肉,“變態縱橫,勁若飛動”。其美韻不亞於行楷書。《請上座帖》“筆勢飄動雋逸”更是稀世佳作。其主要作品有:《花氣熏人帖》、《黃州寒食詩卷跋》、《李白憶舊遊詩卷》等。
米芾書法
薛紹彭:北宋末期人,字道祖,號翠微居士,長安人。家藏法書、名畫甚多。工正行書,筆致清潤遒麗,具晉唐人法度。與米芾齊名,人稱“米薛”。
朱熹(1130-1200):哲學家、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別號紫陽,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善行草,尤善大字。下筆沉著典雅,筆精墨妙。有晉人風,法近鍾繇,亦復有分隸意。
張即之(1186-1263):字溫夫,號樗寮,歷陽(今安徽和縣)人,書學米芾,而參用歐、褚體勢筆法,特善大書,匾額字如作小楷,不煩布置而清勁絕人。
黨懷英(1134-1211):字世傑,號竹溪,金文學家,原籍馮翊(今陝西大荔),後為奉符(今山東泰安)人。工篆籀,筆力精絕,自成一家。隸書自篆籀中來,所書《孔宙碑》,字畫在《華山碑》上。
趙佶書法
自公元一二七九年元世祖忽必烈滅南宋,統一全國,至元順帝北走塞外,凡十一帝,歷九十餘年,是為元代。元初經濟文化發展不大,書法總的情況是崇尚復古,宗法晉、唐而少創新。文宗天歷初建奎章閣,專掌秘玩古物。元文宗常幸奎章閣欣賞法書名畫,書法一度出現興盛局面。趙孟頫、鮮於樞等名家,是這一時期書法的代表。他們主張書畫同法,注重結字的體態。但元代書壇純是繼承晉唐,沒有自己的時代風格,稍後於趙孟頫的康里夔夔還有些變化,奇崛獨出於元代書壇。縱觀元代書法,其成就大者還在真行草書方面。至於篆隸,雖有幾位名家,但並不怎麼出色。這種以真、行、草書為主流的書法,發展到了清代才得到改變。有元一代書風,仍沿宋習盛於帖學,宗唐宗晉,雖各有其妙,亦不能以一家之法立於書壇,較之文學,繪畫等藝術門類,尚顯冷落無成得多。主要代表書家有:趙孟頫、康里夔夔、鮮於樞、耶律楚材。
趙孟頫書法
《汲黯傳》:趙孟頫作。小楷。他自稱《汲黯傳》得唐人遺風筆意,而清代馮源深評雲“此書方峻,雖據歐體,其用筆之快利秀逸,仍從《畫贊》、《樂毅》諸書得來。”倪瓚也說:“子昂小楷,結體妍麗,用筆遒勁,真無愧隋唐間人。”(引自《書林藻鑒》),用筆不下於智永、虞世南,得稱一世之冠。
《洛神賦》:趙孟頫作。行書。紙本。是趙氏四十七歲時所書。其書法運筆和間架出自王羲之,書風清新妙麗,兼得《蘭亭》、《聖教》兩序的法度。元人倪瓚稱此卷“圓活遒媚”,並推趙為元朝第一書人。原作現藏於天津藝術博物館。
《福神觀記》:趙孟頫作。楷書。紙本,烏絲方格。全稱《杭州福神觀記》。是趙孟頫在元延佑七年(公元1320年),六十七歲時所書。其書法結體寬博深穩,運筆酣暢圓潤,與《膽巴碑》、《仇公墓碑銘》相類。是趙書的代表作之一。
《蘭亭帖十三跋》:趙孟頫作。行書。紙本。元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秋,趙孟頫由湖州乘船去北京,時至吳興南潯鎮,獨孤和尚送給他一卷五字已損本的《定武蘭亭》拓本,喜之不盡,途次舟中不斷展閱此卷,多有書學心得體會,皆跋記於卷尾,計十三段,並自臨《蘭亭》一過。這就是所謂的《蘭亭十三跋》。后此件遭火毀,但有燒殘本傳世,已流入日本。趙孟頫此件是以自家筆法臨《蘭亭》,臨得形神畢肖,生動自然,如見《定武》本的原跡,堪稱趙書中的精品。
《草書尺牘》:康里夔夔作。草書。該信札極為精彩,雖草草不工,卻筆筆合於法度。疏密欹正,隨性所至。寫到最後因語長而紙短,越寫越密,甚至字裡行間時有添加補寫,但並不覺得充塞擁擠,相反因字與行間能揖迎避讓而顯得通靈透氣,密而不悶。
《唐詩草書卷》:鮮於樞作。草書。筆法縱肆,欹態橫發。他自己說過,寫草書要把筆離紙三寸,取其指實掌平虛腕法圓轉,寫出的字則飄逸飛縱,體態自能絕出,觀其草書,確有懸腕回鋒之妙。
《臨神仙起居帖》:鮮於樞作。草書。這是他臨寫的楊凝式《神仙起居帖》手跡,一方面我們可以對照原帖去發現鮮於樞在臨帖時如何達到形神兼備的;另一方面,我們也能體會到只有博臨眾帖才有可能獨立門戶的道理。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雪松道人,又號水晶宮道人,湖州(浙江吳興)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後裔。入元,官至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封魏國公,謚文敏。著有《松雪齋集》。趙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響的書法家。《元史》本傳講:“孟頫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讚譽很高。據明人宋濂講,趙氏書法早歲學“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趙構)書,中年學“鍾繇及羲獻諸家”,晚年師法李北海。此外,他還臨撫過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集前代諸家之大成。誠如文嘉所說:“魏公於古人書法之佳者,無不仿學”。所以,趙氏能在書法上獲得如此成就,是和他善於吸取別人的長處分不開的。其代表作品有:仇鍔墓碑銘、汲黯傳、福神觀記、膽巴碑、蘭亭帖十三跋、雪晴雲散帖、洛神賦、妙嚴寺記等。
康里夔夔(1295-1345):字子山,號正齋,恕叟,又號蓬恕叟,蒙古族人。《元史》本傳稱他:“善真行草書,識者謂得晉人筆意,單牘片紙人爭寶之,不翅金玉。”他的正書師法虞世南,行草書由懷素上追鍾繇、王羲之,並吸取了米芾的奔放,在當時趨趙孟俯嫵媚書風的情況下,能創自己的藝術道路。明代解縉說:“子山書如雄劍倚天,長虹駕海。”康里夔夔作為一個少數民族的傑出書法家特立於書壇,留下的墨跡不多,有行草書《唐元縝行宮詩》,轉折圓勁。其《漁夫辭冊》、《草書述筆法》確有唐晉風度。所寫的李白《古風第十九首》詩,字體秀逸奔放,深得章草和狂草的筆法。
鮮於樞(1254-1322):字伯機,號困學山民,寄直老人,漁陽(今北京薊縣)人,官太常博士,趙孟頫對他的書法十分推崇,曾說:“余與伯機同學草書,伯機過余遠甚,極力追之而不能及,伯機已矣,世乃稱仆能書,所謂無佛出稱尊爾。”二人書法當時並稱“二妙”。他的功力很紮實,懸腕作字,筆力遒健,同時代的袁褒說:“困學老人善回腕,故其書圓勁,或者議其多用唐法,然與伯機相識凡十五,六年間,見其書日異,勝人間俗書也。”(《書林藻鑒》)而書法家陳繹曾也說:“今代惟鮮於郎中善懸腕書,余問之,嗔目伸臂曰:膽!膽!膽!”可見他敢於創新的精神。他的楷書有《李願歸盤谷序》,現藏上海博物館,筆法古樸,結體謹嚴,氣魄恢宏。行草有所寫自作詩《大字詩讚》和《唐詩草書卷》,筆法縱肆,欹態橫發。其代表作品有:唐詩草書卷、臨神仙起居帖。
虞集(1272-1348):字伯生,人稱邵庵先生,謚文靖,名學者。祖籍仁壽(今屬四川),后遷崇仁(今屬江西)。詩文在當時號為大家。書法,真行草篆奕奕高流,皆有法度。古隸為當代第一。
張雨(1277-1348):字伯雨,一字天雨,號居貞子,自稱句曲外史,錢塘人。詩人,妙於書。先學趙孟頫,后入陶弘景,間學懷素,字畫清新流麗,有晉唐人風。
明代自朱元璋崛起草莽。推翻元朝統治,統一全國,至李自成攻克北京朱由檢自縊煤山,歷二百七十七年。在這近三個世紀中,朝廷諸皇帝都很喜歡書法。明成祖定都北京以後,即著手文治,詔求四方善書之士,充實宮廷,繕寫詔令文書等。明代帝王如仁宗,宣宗也極愛書法,尤其喜摹“蘭亭”,神宗自幼工書,不離王獻之的《鴨頭丸帖》,虞世南臨寫的《樂毅傳》和米芾的《文賦》。所以,朝野士大夫重視帖學,皆喜歡姿態雅麗的楷書,行書,幾乎完全繼承了趙孟俯的格調。明代象宋代一樣也是帖學大盛的一代。法帖傳刻十分活躍。其中著名的有常姓翻刻《淳化閣帖》於泉州的《泉州帖》;董其昌刻的《戲鴻堂帖》;文徵明刻的《停雲館帖》;華東沙刻《真賞齋帖》;陳眉公刻蘇東坡書為《晚香堂帖》等。其中《真賞齋帖》可謂明代法帖的代表。《停雲館帖》收有從晉至明歷代名家的墨寶,可謂從帖之大成。由於士大夫清玩風氣和帖學的盛行,影響書法創作,所以,整個明代書體以行楷居多,未能上溯秦漢北朝,篆、隸、八分及魏體作品幾乎絕跡,而楷書皆以纖巧秀麗為美。至永樂、正統年間,楊士奇、楊榮和楊溥先後入直翰林院和文淵閣,寫了大量的制誥碑版,以姿媚勻整為工,號稱“博大昌明之體”,即“台閣體”。士子為求干祿也競相摹習,橫平豎直十分拘謹,缺乏生氣,使書法失去了藝術情趣和個人風格。明代近三百年間,雖然也出現了一些有造詣的大家,但縱觀整朝沒有重大的突破和創新。所以,近代丁文雋在《書法精論》中總結說:“有明一代,操觚談藝者,率皆剽竊摹擬,無何創製。”其代表書家有:董其昌、文徵明、祝允明、唐伯虎、王寵、張瑞圖、宋克。
《白居易琵琶行》:董其昌書。他的草書很少,且不甚好。此卷前人曾說是“筆勢縱橫,神氣飄逸,出入張,素之間。”他自己說“白太傅(白居易)琵琶行,恨不逢張伯高之,余以醉素筆意彷彿當時清狂之狀,白相似不?”現在看來,此卷雖系學張、素,實則姿態秀逸,筆力不足,仍是他自己的本色。
董其昌書法
《煙江疊嶂圖跋》:董其昌作。草書。以淡墨入書,濃淡兼施,加上流暢的行筆,空靈的行款,那種淡雅幽靜的書法,的確將人們帶入一個超越塵世的意境中去。
《草書七絕》:草書,紙書,高109.6厘米,寬30.6厘米。詩為:玉泉千尺瀉灣漪,天鏡分明不掩疵。老去常思泉畔坐,莫教塵土上鬚眉。這是文徵明的大草作品,現藏蘇州博物館。
《奉天殿早朝詩》:文徵明行書。筆法蒼勁有力,結體張弛有致,整幅作品上下呼應,左右映帶,血脈相通,氣貫神溢。
文徵明書法
《唐寅落花詩》:祝允明作。草書。紙本,縱21.2厘米,橫248.3厘米,每字有一寸見方。此卷瀟灑飄逸,神韻洋溢。有不少章草的筆法。用筆渾厚,含筋骨於筆畫之內。是祝允明草書中含蓄一路的代表作,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前後赤壁賦》:狂草書。紙本,現藏上海博物館,內容是宋代蘇軾的兩篇散文。據考證,此卷為祝允明晚年傑作,千古絕唱之文,經生華之筆,構成變化萬狀的“畫圖”,堪稱“雙絕”精品。此卷下筆變化豐富,行筆沉著痛快,信手而作,隨意而行。正如王世貞在《藝苑卮言》里所說,祝允明草書“變化出入,不可端倪,風骨爛漫,天真縱逸”。結體上也大小相間,修長合度,引領管帶,疏密成趣。縱觀全卷,神采似行雲流水,飛動自然,形跡如行立坐卧,意態樸素。
《行書七律詩軸》:唐寅行書。紙本,高146.5厘米,寬36.2厘米,共四行,釋文是:“龍頭獨對五千文,鼠跡今眠半榻塵。萬點落花都是恨,滿杯明月即忘貧。香燈不起維摩病,櫻筍消除穀雨春。鏡里自看成大笑,一番傀儡下場人。漫興一律,晉昌唐寅書。”唐寅書法為畫名所掩,主要學趙孟頫,此幅更見受李北海影響,俊逸挺秀,嫵媚多姿,行筆圓熟而灑脫,唯筆力稍弱,鉤挑牽絲綿軟,結構亦略趨鬆散。故王世貞評曰:“伯虎入吳興堂廡,差薄弱耳。”(《州山人稿》)
《滕王閣序》:王寵小楷。疏朗空靈,皆不與時人同。極為疏淡恬靜圓潤虛靈,有晉人遺意。
皇象《急就章》
《后赤壁賦》:張瑞圖行草。該作能把橫直筆畫密集在一起,縱橫牽掣,大折大翻,給人以極少使用圓轉用筆的印象。在章法上,他依靠點畫的疏密來體現字的節奏感,由於翻折的運用,橫畫得以突出,加上其行距拉開,形成字緊行疏的特殊行款,黑白對比十分鮮明,與王寵、董其昌的清疏典雅風格不同,大有咄咄逼人之勢。
《唐宋詩卷》:今草。是宋克三十四歲的早期作品,雜有章草的筆意,鋒芒畢露而精神外耀,然而也因此遭來“波險太過,筋距溢出,遂成佻卞”之議。不過從每個書法家都應該追求自己的個性這一角度出發,這些貶詞恰恰說明宋克的草書具有了強烈的時代感,而所非之處也正是宋克學古能化的明證。
《急就章》:草書。是宋克四十歲時臨皇象的得意之作,但與皇象的《急就章》又“貌合神離”,給人活潑清新熱情奔放的感覺,筆畫粗細變化強烈,較之趙孟頫寫的《急就章》更為生動精彩,富於感染力。
宋璲:字仲珩,文學家宋濂的次子,浦江(今屬浙江)人。精篆、隸、真、草書。草書出入變化,不主故常,一日千里,超澗度險,不動氣力。大小二篆,純熟姿媚,小篆之工為明代第一。
沈度:字民則,號自樂,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善篆隸真行,婉麗飄逸,雍容矩度,八分渾然有漢意。與弟粲號為“雲間(今上海市松江縣)二沈”。
張弼:字汝弼,晚號東海翁,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曾出守安南(今越南)。工草書,每酒酣興發,頃刻數十紙,疾如風雨,矯若龍蛇,敧如墜石,瘦如枯藤。世以為張顛復出。
董其昌:善於鑒賞,品題書畫雖片語隻字,也被收藏家視為珍寶。包世臣在《藝舟雙楫》也說:“書家神品董華亭,楮墨空元透性靈。除卻平原俱避席,同時何必說張邢。”其代表作品有:白居易琵琶行、草書宋詞卷、煙江疊嶂圖跋、臨懷素自敘帖、草書詩冊等。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曾官翰林待詔,長州(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宗成化六年,卒於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歲。擅長詩文書畫,詩宗白居易、蘇軾七年,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真卿並稱“吳中四才子”。在繪畫上,師法沈周,典雅秀麗,與沈周、唐卯、仇英合稱“吳門四家”。在書法上,早年受其父知友吳寬的影響寫蘇體,后受他岳父李應禎的影響,學宋元的筆法較多。小楷師法晉唐,力趨健勁。明謝在杭《五雜俎·卷七》稱讚文徵明小楷:“無真正楷書,即鍾、王所傳《薦季直表》、《樂毅論》皆帶行筆。唐《九成宮》、《多寶塔》等碑,始字畫謹嚴,而偏肥偏瘦之病,猶然不免。至本朝文征仲先生始極意結構,疏密勻稱,位置適宜。如八面觀音,色相具足。於書苑中亦蓋代之一人也。”他的大字有黃庭堅筆意,蒼秀擺宕,骨韻兼擅。與祝允明、王寵並重當時。其代表作品有:《草書七絕》、《奉天殿早朝詩》、《大行書七絕詩軸》、《行草七言詩軸》等。
祝允明書法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謚文成,餘姚(今屬浙江)人。哲學家、教育家,曾於故鄉陽明洞講學,世稱“陽明先生”。曾封新建伯,亦稱“新建先生”。善行書,得右軍骨,清勁絕倫。其書,法度不盡師古,而遒邁沖逸,韻氣超然塵表。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29時,鄉試第一,故有“南京解元”之稱。進京會試時,因牽涉科場舞弊案而被革黜下獄,經吳寬保舉出獄,妻子改嫁,精神上連受打擊。后遊歷名山大川,專事書畫詩文創作,並以此為生。作品中常流露遭受打擊后的憂鬱之情和消極出世的思想。他以繪畫最為擅長,為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明代四大家,又稱“吳門四家”。著有《六如居士集》。
王寵(1494-1533):字履仁,后字履吉,號雅宜子、雅宜山人。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王寵博學多才,工篆刻,善山水,他的詩文在當時聲譽很高,而尤以書名噪一時,為明代中葉著名的書法家。他的楷書初學虞世南、智永,行書師法王獻之,到了晚年形成了自己風格,以拙取巧,婉麗遒逸,他是繼文徵明之後的著名書家。所寫詩格調亦清雋可喜,山水畫與唐寅齊名,當時稱為“三絕”。
王寵書法
徐渭(1521-1593):書畫家、文學家。字文長,號天地山人、青藤道士、田水月,山陰(今浙江紹興)人。行草書精偉奇傑,曾自言:“吾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識者許之。其書,筆意奔放如其詩,蒼勁中姿媚躍出。
豐道生:字存禮,初名坊,字人叔,一字人翁,別號南思外史。鄞(今浙江寧波)人。性介僻,滑稽玩世,后貧病而死。書學極博,五體並能,自魏晉以及明,無不兼通。家藏古碑帖甚富,臨摹亂真,人不可辨。
邢同(1551-1612):字子願,山東臨邑人。書法鐘王虞褚,深得右軍神體,極為海內所珍。蠅頭小楷,遒媚生動;擘窠大書,雄強奇絕。
張瑞圖(?-1644):字長公,號二水,福建晉江人,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進士,官至大學士,善畫山水,草書氣魄宏大,筆勢雄偉。清代秦祖永說:“瑞圖書法奇逸,鐘王之外,另闢蹊徑。”(《桐陰論畫》)《評書帖》云:“張瑞圖得執筆法,用力勁健,然一意橫撐,少含蓄靜穆之意,其品不貴。瑞圖行書初學孫過庭《書譜》,後學東坡草書《醉翁亭》,明季書學競尚柔媚,王(鐸)、張二家,力矯積習,獨標氣骨,雖未入神,自是不朽。”其代表作品是:《后赤壁賦》。
宋克書法
清代(1644-1911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儘管在這個王朝的中期,出現了“康乾盛世”的局面,可是那短暫的光景簡直就是封建社會歷兩千餘歲后的迴光返照了。遙想起大唐盛世的燦爛陽光,清代的政治、經濟自是無法相提並論。可是在文藝上,清代自有其絢目迷人處。這時是書法發展史上的又一個中興期,上與大唐時代遙相呼應。清代的書法發展,按時間大致可分三段。早期(約順治、康熙、雍正時)是明季書風的延續,屬帖學期;中期(約乾隆、嘉慶、道光時),帖學由盛轉衰,碑學逐漸興起;晚期(約咸豐、同治、光緒、宣統時),是碑學的中興期。
王鐸書法
傅山(1607-1684):原名鼎臣,初字青竹,后改名山,字青主,別字公它,山西陽曲(一說太原)人。明清之際思想家。明亡后,衣朱衣,居土穴,號朱衣道人,又有真山、濁翁、石道人等名。工詩文、金石、書畫,其書,大小篆隸以下無不精,法魏晉得二王神理。他的草書以氣勢勝,恢宏壯美,宕逸渾脫。在清初,與王鐸齊名。
鄭簠(1622-1693):字汝器,號谷口,江蘇上元(今南京)人。善隸書,學漢碑三十年,專精《曹全》、《史晨》,間參草法,其書朴而能古,拙中見奇,沉著兼飛舞。
姜宸英(1628-1699):文學家,字西溟,號湛圓。浙江慈溪人,少時學米芾、董其昌,後學魏晉人書,書法鐘王,入神品。年七十則專攻小楷,名重一代。
汪士鋐(1658-1723):字文升,號退谷,又號秋泉,長洲(今江蘇蘇州)人。與兄份、鈞,弟倓俱有文名,時稱“吳中四汪”。書法與姜宸英並稱“姜汪”。初學顏真卿,變而學趙孟頫,再變學褚遂良,晚年尚隸書,其書瘦勁疏朗。
張照:字得天,號天瓶居士,謚文敏,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康熙時進士,通法律,精音樂,尤工書法。初學董其昌,后從歐陽詢入手,繼出入顏真卿、米芾,上追張旭、懷素,天骨開張,氣魄渾厚。
鄭夑(1693-1766):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文學家、畫家,“揚州八怪”之一。少工楷書,晚雜篆隸,間以畫法,別具風格。自稱“六分半書”。
鄭燮書法
梁同書(1723-1815):字元穎,號山舟,晚號石翁、新吾長,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能詩,書法名播海外。初學顏、柳,中年用米法,亦宗趙孟頫、董其昌,筆力縱橫,如天馬行空。
王文治(1730-1802):文學家,字禹卿,號夢樓,江蘇丹徒人。書法秀逸天成,風流倜儻,用筆出自趙孟頫、董其昌,老年專學張即之。
姚鼐(1732-1815):桐城派主要散文家,字姬傳,亦字夢轂,室名“惜抱軒”,人稱“惜抱先生”。浙江嘉善人,性格恬淡不慕榮利,書法專精王獻之,宕逸不空怯,凈潔而恣肆。
翁方綱(1733-1818):字正三,號覃溪,晚號蘇齋,宛平(今屬北京市)人。碑帖鑒賞家。書法初學顏真卿,繼學歐陽詢、虞世南,以渾厚勝人,謹守法度。與劉墉、梁同書、王文治齊名。
桂馥(1736-1805):字冬卉,號朱谷,山東曲阜人。文字訓詁學家。隸書醇古樸茂,堪可媲美漢分。
錢灃(1740-1795):書畫家,字東注,號南園,雲南昆明人。楷法顏真卿,得入堂奧。晚年參以歐陽詢、褚遂良筆意,為人清嚴可畏,正直不阿,海內欽仰。
鄧石如書法
伊秉綬書法
何紹基(1799-1873):字子貞,號東洲,晚號蝯叟,道州(今湖南道縣)人。其書上溯周秦兩漢,於北碑亦無所不習,於《張遷》、《禮器》用功最深。精研《張玄墓誌銘》,後學顏真卿,晚年亦摹歐陽詢,其書沉雄峭拔,恣肆中見逸氣,別具風格。
張裕釗(1823-1894):散文家,字廉卿,湖北武昌人。書法勁潔清拔,點畫轉折皆絕痕迹,化北碑為自用。飽墨沉光,精氣內斂,自成一家。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號松禪,江蘇常熟人。人品端正,學顏真卿故能老蒼之至,雖無意求工,而超逸更甚。時采北碑之華,遂自成一家之法。
李瑞清:字梅盦,晚自號清道人,江西臨川人。少習北碑,后工大篆,探筆法於鐘鼎之中,能以隸法書古人荒寒之境,神明內運,遂成絕詣,為一時學大篆、學北碑者所宗。
八大山人朱耷(1626-1705):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寧王朱權的後裔,江西南昌人。他的經歷很奇特,先做和尚,后做道人。他早期的書法學董其昌,秀逸瀟灑,晚年用筆圓勁,書寫速度較慢,摻入了禪家的虛靜境界和超脫精神,於沉雄渾淪中寓鬱勃傲然之氣。他的書法尤其寄寓了對故國的懷念和對新王朝的鬱憤。
此外,清代中期的書家還有“揚州八怪”金農(1687-1763)、李鱓(1686-1762)、高鳳翰(1683-1748)、汪士慎(1686-1762)、黃慎(1687-1768年後)等人,其中,金農的隸書結體寬扁,用筆老辣,古拙之氣溢於紙上。他的“漆書”更是雄絕一時。高鳳翰晚年用左手寫字,別有趣味。黃慎的草書用筆率意粗獷,點多線少,是明末肆意書風的一種發展。
吳昌碩書法
吳昌碩(1844-1927):晚清藝術大家。篆書尤肆力於《石鼓文》,行草陶鑄碑帖。書風恣肆爛漫,朴茂雄健。碑學一派至吳昌碩,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歷史高度,贊者以為吳代表了古典書法的終結和近代書法的開端。
康有為(1858-1927):中國近代史上如雷貫耳的人物。著有《廣藝舟雙楫》,成為晚清碑學理論的總結。所論將帖學一系全盤否定,有失偏激,然而對當時積弱的帖學,不無棒喝之功。康有為醉心於摩崖書風,寫字時不計工拙,以意導筆。作品雄強恣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