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漢墓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原在高郵市天山鄉,1982年經省政府決定遷至市區象別橋建館保護。天山漢墓包括廣陵國第一代廣陵王劉胥及王后墓兩座墓葬,屬大型岩坑堅穴、有斜坡墓道的“黃腸題湊”式木槨墓,系夫婦同塋異穴合葬墓。廣陵王墓由墓道、墓坑、木槨墓組成。墓道總長53米,原墓坑深約24米。墓槨南北長16.65米,東西寬14.28米,通高4.5米,面積237平方米,它由外藏槨、黃腸題湊、東廂和西廂、中槨、內槨(便房、梓宮)組成。王后墓亦為“黃腸題湊”式木槨墓,在結構上略有區別,雖無外藏槨,但增設了車馬槨。墓材都用珍貴楠木,規模宏大,結構嚴謹。部分構件有標明名稱與方位的漆書或鑿刻文字,如“廣陵船材板廣二尺”、“醫工”等內容。出土漆器、木雕等隨葬品製作精良,特別是漆塌和成套的浴具,為漢代墓葬中少見。現建為漢廣陵王墓博物館對外開放。
天山漢墓
天山,又名神居山,位於高郵市湖西天山鎮。1979年縣採石場在開採石料時,發現古墓葬。經過二年多考古發掘,先後發掘了一、二號漢墓。這兩座漢墓均有等級較高的楠木壘成的“黃腸題湊”,並出土金縷玉衣殘片。初步考證墓主人系西漢廣陵王劉胥夫婦同塋異穴合葬墓。兩座漢墓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有玉器、銅器、漆器、陶器、木佣、車等器物。出土的隨葬品中的漆器、木雕製作非常精美,特別是漆塌、木履和成套的浴具為漢代考古少見。天山漢墓的出土為研究漢代葬制提供了新的考古資料。該墓1982年被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漢武帝之子劉胥的墓。劉胥曾受封廣陵,為第一代廣陵王。武帝對他一直防範,而武帝死後,他祈禱神靈,對昭帝、昌邑王、宣帝“祝詛”,事敗被迫自縊。天山漢墓可能是他的墳冢,原在高郵天山。天山,又名土山,神居山,海拔44米,周長6華里,1979年春,採石工人開山時發現了山中古墓葬,一號墓墓坑深18米,東西寬23米,南北長28米,墓道長60米,墓頂封土5米有餘,墓室填土約兩萬方。棺木南北長16.65米,東西寬14.28米,以珍貴楠木製成,摺合木材545.56立方米,以結構複雜,規模龐大,穩重壯觀,構件比例協調嚴謹而為世人矚目。墓雖在高郵,但廣陵王當年的廣陵城就在蜀崗之上,至今保留夯土城牆,實際上如今安葬蜀崗是尊重歷史,也是讓這位王侯榮歸故里。
漢墓博物館
1979年5月起,以南京博物院為主,揚州博物館徠、高郵市博物館、南京大學歷史系派員參加,配合開山採石,歷時兩年,對一、二號漢墓進行發掘。兩墓均屬大型岩坑豎穴、有斜坡墓道的“黃腸題湊”式木槨墓。早年均被盜,二號墓遭焚燒,一號墓結構基本保存完好。出土文物標本972件。據對文物標本的研究和測定,當為西漢中晚期廣陵王劉胥夫婦合葬墓。出土的“黃腸題湊”式木槨,與全國出土的十餘座同類型墓葬相比,其用料之大、製作之精、結構之嚴、保存之好,當屬罕見驚世之作。整個木槨南北通長16.65米,東西寬14.28米,通高4.5米,面積237平方米,使用楠木540立方米。大部構件都有標明名稱與方位的漆書或鑿刻的“廣陵船官材板廣二尺”、“醫工”等字樣。出土隨葬品中的漆器、木雕(已炭化),製作精美,特別是漆榻和成套的浴具(盆、凳、勺、燈等)為漢代考古發現中所少見。天山漢墓發掘結束后,將全部構件遷至揚州市區東北郊象鼻橋以東高岡復原陳列,建立揚州漢墓博物館(現更名為:揚州漢廣陵王墓博物館)。
出土的一、二號漢墓均為豎穴岩坑木槨墓。—號墓上有周長200米、高3米的封十墩。墓坑是人工開鑿的岩石坑,坑口南北長28米,東西長23米,深18米,墓道60米。開鑿墓坑、墓道的岩石近2萬立方米,填土、封土為2.5萬立方米,其工程之浩大、耗力之多,實為罕見。慕葬的主體建築——木槨結構,是由等級較高的金絲楠木壘成的“黃腸題湊”。整座墓葬建築面積為221平方米,用木材545立方米,儼然是一座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結構精美、造型莊重、純木結構的地下宮殿。兩座墓雖曾被盜,仍出土了近千件玉器、銀器、銅器、鐵器、漆器、陶器、木俑、戲俑、絲綢、車等。
天山漢墓位於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送橋鎮神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