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字是漢語詞語,拼音是cì zì,是指用針在皮膚上刻文字,並塗上顏色,使字跡明顯,古時是一種肉刑。出自《後漢書·文苑傳下·禰衡》。
【詞語】:刺字
【注音】:cì zì
【釋義】:
1.
2.指名刺。
3.古代的一種肉刑,亦稱
墨刑,漢代稱黥刑。於罪人面上刺字,以墨塗之,故稱。
漢文帝廢黥。魏﹑晉﹑南北朝雖有逃奴﹑劫盜刺字之制,亦旋行旋廢。隋唐皆無此法,《
唐律》十二篇,不言刺字,
五代後晉天福中始有
刺配之法,宋元盛行,據罪狀之不同分別在犯者面部﹑額部﹑項部﹑臂部或身上刺字,用以標明犯罪事由及發遣地點。
4.宋代軍制,軍士常須刺字,以作標記。
5.有於背上刺字,以表示忠心報國者;直至明代,仍有人主張刺字。
:
[tattoo characters on the skin] 用針在皮膚上刻文字,並塗上顏色,使字跡明顯,古時是一種肉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