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小蒲公英的結果 展開

小蒲公英

小蒲公英

小蒲公英本品為菊科植物蒲公英、鹼地蒲公英或同屬數種植物的乾燥全草。是由蒲公英甾醇、膽鹼、菊糖等組成的藥物,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圓柱狀,黑褐色,粗壯。葉倒卵狀披針形、倒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4-20厘米,寬1-5厘米,先端鈍或急尖,邊緣有時具波狀齒或羽狀深裂,有時倒向羽狀深裂或大頭羽狀深裂,頂端裂片較大,三角形或三角狀戟形,全緣或具齒,每側裂片3-5片,裂片三角形或三角狀披針形,通常具齒,平展或倒向,裂片間常夾生小齒,基部漸狹成葉柄,葉柄及主脈常帶紅紫色,疏被蛛絲狀白色柔毛或幾無毛。花葶1至數個,與葉等長或稍長,高10-25厘米,上部紫紅色,密被蛛絲狀白色長柔毛;頭狀花序直徑約30-40毫米;總苞鍾狀,長12-14毫米,淡綠色;總苞片2-3層,外層總苞片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8-10毫米,寬1-2毫米,邊緣寬膜質,基部淡綠色,上部紫紅色,先端增厚或具小到中等的角狀突起;內層總苞片線狀披針形,長10-16毫米,寬2-3毫米,先端紫紅色,具小角狀突起;舌狀花黃色,舌片長約8毫米,寬約1.5毫米,邊緣花舌片背面具紫紅色條紋,花藥和柱頭暗綠色。瘦果倒卵狀披針形,暗褐色,長約4-5毫米,寬約1-1.5毫米,上部具小刺,下部具成行排列的小瘤,頂端逐漸收縮為長約1毫米的圓錐至圓柱形喙基,喙長6-10毫米,纖細;冠毛白色,長約6毫米。花期4-9月,果期5-10月。2n=24,32。

生長環境


廣泛生長於中、低海拔地區的山坡草地、路邊、田野、河灘。

主要價值


【性味歸經】苦、甘,寒。歸肝、胃經。
【主治】疔瘡腫毒,乳癰,瘰癘,目赤,咽痛,肺癰,腸癰,濕熱黃疸,熱淋澀痛。
【成分】含蒲公英甾醇、膽鹼、菊糖、果酸等。
【藥理】1、抗菌 2、健胃及輕瀉作用。
【用法用量】10-30g。外用適量。
【注意事項】用量過大可致緩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