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釐不爽

毫釐不爽

毫釐不爽是一個成語,拼音是háo lí bù shuǎng,出自宋·朱熹《朱子語類》卷十四:“便是心中許多道理,光明鑒照,毫髮不差。”

釋義


毫:細毛,形容小;爽:差錯。形容一點不差。

典故


毫、厘:都是計量單位,十絲為一毫,十毫為一厘。比喻極少的數量。爽:差錯,失誤。形容一點也不差。《古今小說.游酆都胡母迪吟詩》:“須合幽明古今而觀之,方知毫釐不爽。”《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一》:“此見神理分明,毫釐不爽。”也作【毫髮不爽】。清.錢泳《履園叢話.收藏.唐》:“較諸全書,雖僅吉光片羽,而與石本對勘,則結體用筆,毫髮不爽,至於精神奕奕,自在遊行,又非石本所能幾及也。”

近反義詞


近義詞

毫髮不爽、對號入座、不失毫釐、不差毫髮、不差累黍。

反義詞

截然不同、張冠李戴。

用法搭配


用法

作謂語、賓語;形容一點不差。

例句

● ● 小蘭工作很細心,她所掌握的賬目做得毫釐不爽。

英文翻譯


without the slightest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