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地震地質的結果 展開

地震地質

地理名詞

地震地帶就是幾塊相對較堅硬的部分拼接在一起,當這些部分相互擠壓或者偏離或者錯動時,就容易地震的地帶。是與發生地震有關的地質構造、構造運動和地殼的應力狀態。研究地震地質的主要目的是查明發生地震的地質成因、地質條件和地質標誌,對未來的地震危險區和地震強度作出預測,為地震區域劃分提供依據。地震地質的研究和其他手段相結合,可用於探索地震預報問題。

定義


包括地震的分類、成因、前兆、災害、預報及圖件資料等。
地震地質觀點
在活斷層普遍發育、新構造運動強烈的地區,大地震將會使該區岩層斷裂、錯動;在岩石破碎、地形陡峭的崖坎、岸邊,容易引起地震崩塌;在土質鬆軟、地下水豐富,且有一定坡度的山區或丘陵,地震時常出現滑坡或坍塌;如在河、湖岸邊、古河道、海灘、低洼地等飽水沙質土地區,地震時容易引起砂土液化,甚至陷落,造成地基失效,房屋毀壞。地震地質要研究探明這些不利的地質因素,做好地震災害預測,防止地震時可能造成的破壞。
19世紀末20世紀初,蘇聯地質學家穆什克托夫(И.В.□ушкетов),英國地震學家米爾恩(J.Milne),稍晚,德國地質學家西貝格(A.Sieberg),中國地質學家翁文灝等都做過地震地質的實地調查和研究,分別發表了專著。他們根據對地震區的調查結果,得到一個共同的看法,即非常強烈的地震在地面上常形成岩層的斷裂錯動,其中有許多大地震是沿著原有的斷層繼續發生的,並認為小一些的地震雖然不一定在地面顯露岩層錯動,它們仍然是震源處岩石破裂斷錯的結果,即地震的發生和斷層活動有直接關係。在這種認識基礎上,一些研究者從不同的角度去探索發生地震的地質條件,提出一些比較系統的地震地質觀點。

成因與防震


江發世在《地球新論》一文中的觀點如下:
地球內部特別是在地殼,由於斷裂作用、褶皺作用、沉積作用、溶岩作用等可以形成許多地質空間,下圖是斷層作用形成的上下組合地質空間。
地震區域
地震區域
地球內部的高壓熔融體和氣液體順著斷裂或其他通道就會 進入地質空間形成高壓藏,在高壓作用下,空間隔層或空間圍岩就會發生彈起和撞擊作用,如下圖,形成內力地震。
防震是指通過人為措施解除地震危害,防止地震發生,而不是地震發生后的救助。
防震方法是:在高壓藏區打鑽,鑽孔深達高壓藏,如下圖。將高壓氣液體通過鑽孔引導到地面釋放掉或加以利用,就能防止高壓藏類型的地震發生。
地震地質[地理名詞]
地震地質[地理名詞]

活斷層


活斷層是過去大地震遺留下來的痕迹,可以作為大地震資料的補充。通常對地震歷史記載短缺的地區,查明活斷層和古地震的存在,分析其活動程度,並鑒定它們的年齡,這在地震區域劃分中有著重要的意義。活斷層通常指第四紀甚至全新世活動的、至今仍在活動的斷層。古地震是指史前地震,如地震裂縫、斷層、崩塌、陷落、噴水冒沙、湖相沉積層的擾動等遺跡。地震地質工作者通常把活斷層長度、錯動幅度或古地震現象的規模作為衡量沒有文字記載的地震強度的依據。對於鑒定活斷層和古地震的年齡,除一般使用第四紀沉積物層序和微地貌的定性分析外,還使用 14C、裂變徑跡、熱發光等方法,來鑒定斷層活動和古地震的絕對年齡,並劃分出斷層或地震的活動次數,計算其活動周期,這對直接評價該區大地震活動周期是重要的。

差異性構造


破壞性地震主要發生在差異性構造運動強烈的地區。如山區和平原交界帶、山區的谷地、深陷盆地的邊緣等地帶。特別是一些震源不深的強震,它們的極震區與地面上不同部分的地殼表現出的年輕差異構造運動的地方相吻合。通常認為,現在引起地震的大地構造運動,是第四紀和更早期的運動的繼承和發展,並且在最近幾世紀甚至幾千年內還可能繼續下去而不會發生重大的改變,即現今的構造運動具有繼承性,在短暫的地質時期內被認為是保持不變的。但是構造運動的強度在各個地區則有差別。蘇聯曾在塔吉克地區應用地質、地貌和重複大地測量方法,繪製了該區最新構造運動的速度梯度圖,並以此同表示地震活動性地圖對比,認為強震往往發生在最新構造運動的速度梯度很大的地帶,並以此確定未來可能發生的地震烈度

活動斷裂帶


地震的發生同活動斷裂帶的力學性質有關。地震常發生在現今還在活動的斷裂帶的轉折點(轉彎處)或最突出的部位──活動斷裂帶的兩端,一條活動斷裂帶與另一條活動斷裂帶交叉的地方,以及活動斷裂帶中某些具有特殊構造形式的部位。地震之所以發生,是由於某一個構造帶的局部或者全部,甚至整個構造體系的活動。因此,需調查研究構造體系的活動性,鑒定它們的活動程度,以探測潛在的地震危險區。

大地構造單元


不同大地構造單元交接的地帶是容易發生強震的地帶,如地台和地槽接觸帶、隆起和凹陷交界帶。通常認為,相鄰的大地構造單元之間或每個構造單元經歷的構造運動性質差異愈顯著,則愈容易發生地震。構造單元愈大,其構造界面向下延伸也愈深。相鄰大地構造單元之間的區別愈大,它們結合的構造界面也愈鮮明,而且這鮮明的界面也埋藏愈深。特別是對一些地表新構造運動不顯著,地貌差異不鮮明的地區,用地質歷史分析法可以揭示潛在的深大斷裂。所以在估計地震活動性時,需將地震統計資料和該區的大地構造發展史資料結合起來。

斷層活動


研究斷層帶物質組成、物理力學性質和斷層活動機制,以判別斷層活動的性質和地震活動的關係。美國聖安德烈斯斷層有幾個地段的活動性質是不同的,在斷層以蠕動方式出現的地段,微震頻度較高,歷史上未曾發生過M>6.5級的地震。而發生過象 1906年那樣大地震的一些地段,目前蠕動和微震活動都不明顯。因此認為,蠕動地段不斷釋放積累的地震能量,如果這種蠕動現象繼續發生,則不會有大地震,而在斷層相對不動的地段(閉鎖段),應力正在不斷積累和加劇,可能發生大地震。
板塊大地構造說全球地震分佈和全球大地構造(板塊構造)有著密切的關係(參見彩圖全球地震震中分布圖(1960~1980))。據統計,全球約75%的淺源大地震和 90%的中深源地震以及幾乎全部的深源地震集中在環太平洋地震活動帶上,這也是全球最大的板塊──太平洋板塊和周圍大陸板塊交接的地方,且深源和中深源地震有規律地分佈在自大洋板塊向大陸板塊俯衝的一側。地中海- 南亞地震帶分佈著除環太平洋以外的所有中深源地震和一些大的淺源地震,它是非洲板塊、阿拉伯板塊、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的碰撞帶。沿著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海嶺中脊和轉換斷層,分佈有淺源地震活動帶,這是洋脊擴張帶。在大陸內部,諸如東非裂谷、貝加爾裂谷等大陸板塊內部的地殼擴張帶也是強震活動帶。在板塊內部的一些大地震,如中國大陸內部的強震,具有區域性分佈特點。在不同的地震區,地震斷層活動方式是不同的,它和鄰近的板塊碰撞帶上的作用方式密切相關。因此,不論板塊之間,還是板內地震,實質上都是板塊運動的結果。

地質因素


近年來,也有將大地震活動帶與深部地球物理場相聯繫的說法,認為大地震常發生在重力梯度帶上或地幔上拱的地區。
在一定構造應力作用下,參與能量釋放的構造規模和岩石強度越大,可能發生的地震也越大,反之,對一定強度的岩石和有限體積的構造,可能發生地震的震級也是有限的。每一個地震帶都有它自己的岩石強度和構造體積,因此也有它自己可能的最大地震震級。
構造運動的速度愈大,岩石的強度愈弱,則積累最大限度的能量所需的時間愈短,於是發生地震的頻度也愈高。每一個地震帶都有它自己的運動速度,所以也有它自己的活動頻度。
地震是在不同地區不同條件下發生的,特別是在大陸內部,由於經歷了多次構造運動,不同地區的地質構造、介質狀態和應力條件有很大的差異,不同地區發生地震的地質條件是不同的。同樣,未來大震可能引起的破壞效應也因地而異。因此,研究地震地質需要仔細研究各個具體地區的地質條件,才能正確估計該地區的地震危險性。

雜誌地質地震


《地震地質》是由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主辦的學術期刊,1979年創刊。每年3、6、9、12月出版,每期約23萬字。以國內外科研工作者、工程技術人員、及大專院校師生為讀者對象,報道地球科學前沿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地球科學的基礎與應用研究進展。
《地震地質》期刊從2013年起將被Ei收錄。
重點反映構造地質與活動構造、地球內部物理、構造物理、地球動力學、地球化學、地質年代測定、地下流體、地震預報、工程地震學、減輕災害等方面的最新研究動態。
本刊由北京報刊發行局向全國發行,郵發代號:82-809。需要本刊2004年期刊的讀者,可通過當地郵局訂閱。2006年每期定價20元,全年90元(含郵費),增刊贈閱。訂戶也可隨時向本刊編輯部訂閱。
新華網成都11月23日電(記者 楊皓、陳健)中國地質調查局23日組織地質專家來到“5·12”地震所處的龍門山地震帶,對四川省地質調查院承擔的龍門山地震帶1∶25萬區域地質調查項目填圖工作進行質量檢查。專家認為,項目完成情況較好,達到預期效果。
據四川省地質調查院院長馮健介紹,四川屬於地質災害多發地區,特別是“5·12”地震時,山崩地裂、破壞巨大,引發了大量的地震地質災害、次生地質災害,後續影響巨大、持續時間長。這一調查項目的完成,將為四川地震災區災后發展、找礦突破、旅遊發展與規劃等提供基礎地質資料。
專家介紹,龍門山構造帶位於松潘——甘孜造山帶與揚子陸塊接合部位,屬松潘——甘孜造山帶前陸逆沖帶,西接青藏高原東部,東臨四川盆地成都平原,是我國最重要的地震活動帶之一。
四川省地質調查院基礎部主任付小方教授說,於2008年底啟動的龍門山地震帶1∶25萬區域地質調查項目修測工作,修測總面積達78560平方千米,全部屬於“5·12”地震極重災區或重災區。這一區調項目重點調查北川——映秀斷裂、茂縣——汶川斷裂、平武——青川斷裂等重要斷裂和汶川地震同震斷層特徵,探討龍門山脈的新生代隆升過程及地震時空分佈規律;研究地質災害發育、分佈及其與區域地質構造條件的關係;調查汶川地震地質遺跡及地震對原有地質遺跡的破壞。
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金髮說,本次檢查主要集中在地質定位點是否準確、描述是否符合實際、原始資料是否真實可靠3個方面。目前已完成的各項工作均經過了自檢、互檢和抽檢三級質量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