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同態
模同態
模同態(module homomorphism)是模論的重要概念之一。指兩個模之間的一類映射。設M,N是兩個A模,f是加群M到N的群同態,若f還保持A到M,N上的運算,即對任意a∈A,f(ax)=af(x),x∈M,則稱f是模同態,也稱A同態。
即對任意,則稱f是模同態,也稱A同態。常記為.任意兩個模M,N之間總存在模同態,例如,設通常稱此同態為零同態。若N是M的子模,映射是到的模同態,則稱π為自然同態。模M,N之間的模同態集是一個加群,特別地,當時,記:
它是一個環,稱為模M的自同態環。A是的子環。
模是一個重要的代數系統。它是一個帶運算元區A的交換(加)群M.給定集合A與交換群M,若定義了的乘積,並且這個積滿足條件:
1.
則稱A為M的運算元區,稱M為帶運算元區A的模,又稱為A上的模或A模。這時,由對應確定的映射,稱為A作用到M上的運算。任意可誘導出M的自同態,而考慮交換群M能否成為A模就是看能否給出映射
特別地,考慮A是結合環,若滿足上述條件1的A模還滿足:
2.
3.
即映射為環同態,則稱M為左A模或左環模。由於A到M上的運算是寫在左側,所以M就稱為左A模,記為。類似地,有右A模M,記為.若A有單位元1,且又滿足條件
4.
則稱M為酉模或幺模,以下設A模都是酉模。
模論是抽象代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主要研究環上的模。模的概念本質上是域上向量空間的直接推廣。早在19世紀,狄利克雷(Dirichlet,P.G.L.)就曾經考慮過多項式環上的模,20世紀20年代,諾特(Noether,E.)曾一再提出過模的重要作用。交換環上的模在代數幾何中有重要作用,非交換環特別是群環上的模就是群的線性表示,域上的模就是向量空間。到了20世紀40年代,由於環論的需要和同調代數的興起,模論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近30年來,已成為同調代數、群論、環論、代數K理論、範疇論等分支學科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並在其他數學分支,如代數幾何、拓撲學、泛函分析甚至微分方程等領域裡得到了較廣泛的應用。現代模論已成為內容豐富、文獻浩繁的代數學的一個獨立分支。
設E與F為兩個群胚,它們的合成法則分別記為⊥與⊤。稱從E到F中的映射f是群胚同態,如果對於E的任一元素偶,有:
設E與F為兩個幺半群(兩個群),稱從E到F中的映射。f是幺半群(群)的同態,如果f是群胚的同態,且E的中性元素的象是F的中性元素. (在群的情況下,后一個條件是自然滿足的,但是從加法幺半群N到乘法幺半群N的映射是群胚的同態,而並不因此就是幺半群的同態)。
設G為乘法群,而a為G的元素。由關係所定義的從加法群Z到G中的映射f是群的同態。
設A與B為兩個環(兩個體),稱從A到B中的映射f是環(體)的同態,如果f是加法群的同態,且為乘法么半群的同態. 這就是說,對A的任一元素偶有:
並且f將A的單位元變成B的單位元。
例如,設n為非零自然數;使任一有理整數對應其對模n的剩餘類映射是從環Z到環上的同態。設E與F為兩個A-代數(兩個酉A-代數)。稱從E到F中的映射f是A-代數(酉A-代數)的同態,如果它是線性映射,並且是乘法群胚(乘法幺半群)的同態。
例如,設E為交換體K上的非零有限n維向量空間,而B為E的基。則從E的全體自同態之酉代數到K中元素構成的全體n階方陣之酉代數中的映射,如果該映射使E的任一自同態對應它在基B中的矩陣,則這一映射是酉代數的同態。
同態的概念能用抽象的方式加以推廣。
自然同態亦稱標準同態或典範同態。群到其商群上的一種特殊同態。若N是群G的一個正規子群,則存在G到商群上的一個映射。這個映射是G到的滿同態,稱為自然同態,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