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江蕘花

北江蕘花

北江蕘花,屬於雙子葉植物綱、瑞香科、蕘花屬灌木,高0.5-0.8米;枝暗綠色,無毛,小枝被短柔毛。葉對生或近對生,紙質或堅紙質,卵狀橢圓形至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先端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上面干時暗褐色,下面色稍淡,在脈上被疏柔毛,側脈纖細,總狀花序頂生花細瘦,黃帶紫色或淡紅色,花萼外面被白色柔毛,裂片先端微鈍,果乾燥,卵圓形,基部為宿存花萼所包被。4-8月開花,隨即結果。

北江蕘花(中山大學學報)黃皮子、土壩天(江西大余),地棉根、山谷麻(江西尋烏、廣西大瑤山),山穀皮(江西遂川),山花皮(湖北武崗),山棉皮(廣西資源、龍勝)

形態特徵


北江蕘花圖片展示
北江蕘花圖片展示
灌木,高0.5-0.8米;枝暗綠色,無毛,小枝被短柔毛。葉對生或近對生,紙質或堅紙質,卵狀橢圓形至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1-3.5厘米,寬0.5-1.5厘米,先端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上面干時暗褐色,無毛,下面色稍淡,在脈上被疏柔毛,側脈纖細,每邊4-5條;葉柄短,約長1-1.5毫米。
總狀花序頂生,有(8-)-12花;花細瘦,黃帶紫色或淡紅色,花萼外面被白色柔毛,長0.9-1.1厘米,頂端4裂,裂片先端微鈍;雄蕊8,2列,上列4枚在花萼筒喉部著生,下列4枚在花萼筒中部著生;子房具柄,頂端密被柔毛;花柱短,柱頭槌形,頂基壓扁,花盤鱗片1-2枚,線狀長圓形或長方形,頂端嚙蝕狀。果乾燥,卵圓形,基部為宿存花萼所包被。4-8月開花,隨即結果。

生長環境


喜生長於海拔650-1100米的山坡、灌叢中或路旁。

分佈範圍


北江蕘花
北江蕘花
產於中國廣東、廣西、貴州、湖南、浙江。模式標本采自廣東北江。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顧餘興原創《北江蕘花》攝影圖冊
顧餘興原創《北江蕘花》攝影圖冊
它的根可以拿去做活血化瘀的葯;
【藥用部位】為瑞香科植物北江蕘花的根
【功效】活血化瘀

使用價值

其他應用:樹皮可以拿去造紙和做人造棉。
韌皮纖維可作人造棉及高級紙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