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

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

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是未來影像·亞洲國際青少年影像作品展映活動主單元板塊的活動。

為進一步促進國際青少年素質教育和國際文化交流,在成功舉辦了三屆“大韓民國國際青少年電影節”的基礎上,中華文化促進會、韓國青少年文化研究所、日本京都映畫俱樂部於2006年10月在韓國首爾簽訂《共同宣言》,決定以“未來影像”為總標題,以展映活動(電影節)的形式每年舉辦一次。

“未來影像·亞洲國際青少年影像作品展映活動(電影節)”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文外函(2007)1296號】、國家廣電總局【(2007)影字285號】批准立項,面向全亞洲24歲以下的青少年(在校研究生26歲以下),涵蓋電影、DV短片、動畫短片、攝影作品等創作形式的高等級、高品位的促進青少年素質教育與國際文化交流的活動,並於2009年正式命名為“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每年有一個主題,迄今已在中韓等國成功舉辦了十屆。

未來影像系列活動目前包括: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國際青年影像季、亞洲國際青年影像盛典、未來影像-亞洲國際青年微電影季、中國環球微電影季等。

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暨未來影像·亞洲國際青少年影像作品展映活動以推動亞洲地區影像前瞻性發展為己任,通過展映活動、評優、網站、專刊等為載體,以俱樂部和基金為紐帶,並密切與亞洲各國以及國際專業院校和區域文化企業進行廣泛的合作,採用論壇、培訓、聯合品牌等多種形式,多渠道、多模式挖掘各類青少年原創的影像類作品。

背景


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海報
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海報
在中國電影誕生100年紀念大會上,國家領導同志強調,大力發展我國電影事業,對於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十七屆六中全會將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升到國策的高度,文化產業將在相當長時間內成為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一極。中國擁有十幾億人口,隨著人民精神生活需求的不斷提升,中國電影具有輝煌的前景,而創新影視文化產業的發展模式,著眼於中國電影的明天,將給未來的中國電影事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尤其是亞洲文化的融合與互動趨勢越來越明顯,地處東亞地區的中國、韓國、日本,潮流文化的趨同性越來越強,在影視娛樂領域,這種特性更加明顯,因此,整合亞洲地區的文化資源,特別是影視文化資源,形成具有亞洲精神的電影語言體系,將會推動亞洲地區乃至國際電影文化的勃興與堅持。
創新是時代的主旋律。青年最具創新熱情和創造潛力。
理解未來影像,掌握未來影響力。
未來影像系列活動是在政府及國家級社團組織大力支持下開展的設立的國際性青少年影像活動品牌,旨在推動中國影像產業多元化、國際化、品牌化、青年化,大力扶植青年導演原創的公益性活動。

組織單位


領導機構

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
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
未來影像·亞洲國際青少年作品展映活動組委會
未來影像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
未來影像俱樂部
組委會下設:
秘書處/外聯處/會務處/市場處/財務處

1、批准指導單位:

國家廣電總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2、主辦單位:

中華文化促進會
韓國青少年研究所

3、協辦單位:

微電影(中國)協作體
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
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
日本京都映畫俱樂部
中國駐韓使館文化處
中國駐日使館文化處
法國駐華大使館視聽部
香港電影發展基金會
義大利國家電影中心
義大利社會科學學院
新媒體精英俱樂部
歐洲互動電視協會AFDESI互動電視國際頒獎典禮 等

4、承辦單位:

中華文化促進會傳媒中心
傳媒高等教育國際聯盟
未來映像(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中誠促文化發展(北京)有限公司
未來影像文化發展(江蘇)有限公司

5、執行機構:

未來影像-亞洲國際青少年影像作品展映活動組委會
未來影像文化藝術教育培訓中心

6、支持單位:

中國電影家協會
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
中國電影著作權協會
中國電影博物館
中國廣電學會製片委員會
田漢藝術基金會
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
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
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
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
中央電視台老故事頻道
中央電視台青少中心
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
中國教育電視台
中國文聯中聯影視中心
南方電視台
南方多媒短片盛典
中國國際文化藝術中心
中國版權保護中心
中華版權代理總公司
中國動漫作品版權服務平台
中華文化促進會動畫藝術專業委員會
國際動畫教育聯盟
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政府
北京市朝陽區三間房鄉人民政府
北京影視動畫協會
北京卡通藝術博物館
北京國際版權交易中心
中國傳媒大學
北京電影學院
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
香港城市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影視藝術學院
江南大學
重慶師範大學
武漢大學
四川世紀軍神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北京三間房動漫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藍帽子(廈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等

7、聯合支持單位:

世界文化多樣性組織、韓國國家文化觀光部、韓國國家青少年委員會、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韓國電影製片協會、韓國電影作家協會、韓國電影技術學會、韓國電影研修院、日本經濟產業省經濟產業局、日本外
務省文化廳、大阪市文化振興局、大阪市國際交流部、大阪21世紀協會、大阪市教育委員會、日本電影導演協會、日本電影攝影指導協會、日本電影電視技術協會、日本數位元組目技術協會等。

8、特別支持:

美國普渡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美國喬治梅森大學澳大利亞南澳大學,澳大利亞埃迪斯科文大學,法國格勒諾布爾大學,紐西蘭梅西大學,保加利亞索菲亞大學,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韓國清州大學電影學院、韓國漢陽大學、韓國水原大學、韓國大真大學戲劇電影學院、韓國世宗大學動漫學院、韓國東亞廣播藝術大學、韓國龍仁大學電影圖像學院、韓國桂園藝術高中、日本大學、日本電影學校、日本映畫學校、大阪藝術大學、東京藝術大學、京都市立藝術大學、京都造型藝術大學、京都精華大學、大阪市立大學都市研究廣場、神戶藝術工科大學、成安造型大學、同志社女子大學、帝冢山大學、歌山大學、立命館大學、大阪成溪大學、大阪視覺藝術專科學校、數字好萊塢數字大學、大阪美術專科學校傳播藝術學院等。

組織單位介紹


主辦機構簡介

中華文化促進會(簡稱“文促會”,英文名稱Chinese Culture Promotion Society)創立於1992年,是註冊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的全國性聯合性社會組織。文促會業務主管部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是目前中國最大規模、最具代表性的文化NGO。2004年國家授予“全國先進民間組織”榮譽稱號。
文促會以“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國際交流”為宗旨,由海內外文化界及社會各界知名人士,以及百多個區域組織、分支機構、企業會員組成;現任名譽主席許嘉璐、高占祥,主席兼法定代表人王石,駐會常設機構設於中國北京。
據不完全統計,包括地方及海外文促會的活動在內,文促會創會以來總計開展各類文化活動近2000項。尤其以全面整理中華歷史典籍為目標的《今注本二十四史》編纂出版工程;以弘揚傳統文化為主題的“中華文化論壇”及《甲申文化宣言》;旨在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國際文化產業論壇”;旨在表彰世界華人文化精英的“中華文化人物”年屆評選;總結展示20世紀百年文藝創作成就的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舞蹈經典、攝影經典系列活動;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的“兩岸人文對話”及“兩岸文化產業備忘錄”;資助10個革命老根據地貧困學生就讀高等院校的“山花工程”;以及創立“節慶中華協作體”、“文化產業(中國)協作體”、“萬里茶道協作體”、“非國有博物館協作體”、“微電影(中國)協作體”、中央數字電視“書畫頻道”、中央數字電視“音像世界頻道”等項目,在國內外享有良好聲譽。
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俞正聲、張高麗、胡錦濤、江澤民、李源潮、劉延東、吳邦國、賈慶林、李鵬、朱鎔基、李瑞環;海內外知名人士陳立夫、許歷農、錢復、饒穎奇、郁慕明、劉兆玄、饒宗頤、季羨林、任繼愈、楊振寧、杜維明、周有光、文懷沙、啟功、劉廷芳、王蒙、賀綠汀、李德倫、謝晉、池田大作、陳香梅、梅紐因等均曾出席、參與文促會活動。

協辦機構簡介

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
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
傳媒高等教育國際聯盟(International Leagu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簡稱:MLeague)是由中國傳媒大學發起並組織的由全球一流傳媒高等院校組成的創新性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平台,現已擁有來自19 個國家的46 所國際一流傳媒高校加盟。秉承“全球視野、國家平台、傳媒價值”的宗旨,聯盟為致力於推動國際
傳媒高等教育發展的優質國際資源搭建信息共享與互動交流機制,各聯盟院校在師生流動、資料交換、合作研究的合作框架下,開展多邊或雙邊的校際教育合作,在推動中國傳媒高教國際化和國際傳媒高教全球化合作領域中具有首創性和戰略高度。

媒體合作夥伴

未來影像系列活動在歷經多年的品牌積澱之後,已經在世界範圍內建立了青年影像的權威性、國際性、多樣性的影響力。
亞洲及世界各國參與報道未來影像展映活動包括:韓國KBS、HAOTV、CHINATV、KOTRA等;日本NHK電視台及日經新聞、東京電視台、TBS電視機構、富士電視台、大富電視台等;中國新華社、中新社、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中國電影報、中國青年報、新華網、中國新聞網、新浪、搜狐、騰訊、TOM、人民網、中國網等超過300多家媒體。

亞洲國際青年影像盛典


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
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
國際青年影像巡展及國際青年影像盛典經過幾屆的探索和培育,業已成為亞洲地區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影像盛事,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特色和運作模式:
國際青年影像季系列活動自開展以來,得到了廣大青年導演和青年影像愛好者的高度關注和積極參與,以及國際影視界的矚目。在國際青年影像季平台中,每年有超過百位青年導演新作上映、上千位國內外嘉賓參與、作品徵集網路遍及國內外近400所高校。國際青年影像季在發展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模式和機制,取得了社會各機構、社會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評,在世界範圍內建立了青年影像的權威性、國際性、多樣性的影響力。
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
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
經過多方面的嘗試和資源優化組合,國際青年影像季已經形成了以“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暨未來影像-亞洲國際青少年影像作品展映活動”為核心的國際青年影像巡展及國際青年影像盛典、國際青年影像創投計劃、中國影像絲綢之路、中國影像未來國際峰會、國際影像新技術博覽會、國際青年影像訓練營等活動平台,在培養影像人才、國際影像交流、扶持青年導演、推動文化演進、國際影像新技術推廣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以未來影像系列活動為核心,其周邊和上下游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以影像為核心元素的文化體系,重要的是,這個體系是一個開放的的框架,隨著國際青年影像季品牌的不斷提升,這個體系也在不斷豐富和完善。
1、國際青年影像巡展及國際青年影像盛典,邀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導演和影像大師級人物組成評委會,面向全世界遴選、徵集有關青年題材的年度影像作品,並以盛典的模式對優秀作品進行表彰,打造“國際青年奧斯卡”品牌;
2、國際青年影像盛典重點推介中國青年導演優秀影像作品,逐步培育亞洲地區最具影響力的青年電影盛事,其頒獎盛典更成為亞洲青年電影的指標性符號,所頒布的獎項對推動亞洲乃至世界青年未來影像事業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
3、精選出能夠代表中國文化內涵與新青年影像發展趨勢的作品參加以義大利米蘭為起點的中國影像絲綢之路歐洲巡展。此外,還將遴選出相應數量的作品參加當年的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特別突出的經典影像作品還將獲得國際青年影像季的特殊推薦參加包括威尼斯電影節蒙特利爾電影節、義大利羅馬群島電影節在內的國際A級電影節中國競賽單元的遴選。

獲獎作品


第一、二、三屆展映活動

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展映活動
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展映活動
未來影像·亞洲國際青少年影像作品展映活動暨亞洲國際青少 年電影節以推動亞洲地區影像前瞻性發展為己任,通過展映活動、評優、網站、專刊等為載體,以俱樂部和基金為紐帶,並密切與亞洲各國以及國際專業院校和區域文化企業進行廣泛的合作,採用論壇、培訓、聯合品牌等多種形式,多渠道、多模式挖掘各類青少年原創的影像類作品。

第一屆展映活動

未來影像·亞洲國際青少年影像作品展映活動於2004年11月16日至20日在韓國首都首爾舉辦本屆活動的主題—和平之美。

第二屆展映活動

未來影像·亞洲國際青少年影像作品展映活動於2005年1 0月28日至31日在韓國首都首爾舉辦本屆活動的主題一男與女。

第五屆展映活動

經參加國主辦方商定,展映活動正式更名為“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暨未來影像·亞洲國際青少年影像作品展映活動”
“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暨未來影像·亞洲國際青少年影像作品展映活動”於2009年6月3日至5日在韓國京畿道舉辦,本屆電影節主題 — 微笑。

第六屆展映活動

2010年11月5日,第六屆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暨未來影像·亞洲國際青少年影像作品展映活動在江門五邑華僑廣場展覽中心開幕,屆時,中、日、韓三國的電影界知名人士和部分知名導演將會參加。
第六屆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的主題為“父母”,導演馮小寧擔任本屆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第七屆展映活動

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第六屆
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第六屆
中國青年導演載譽而歸
2011年9月的韓國江源道的春川市,秋高氣爽,陽光明媚,主題為“鄰居”的第七屆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在此舉辦。為期4天的電影節, 主要來自中國、韓國、日本的青年導演們通過影片展映、青年導演論壇等活動在此歡聚。本屆中國入圍了6部來自不同院校的學生作品, 在4號的頒獎典禮上, 來自中國傳媒大學的研究生黃天樂執導的«藍山» 獲得了銀龍獎; 來自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的大四學生孫依然執導的 «老人和小豬»榮獲了最佳動畫片獎,中國傳媒大學的應屆畢業生徐威執導的«天元»獲得了評委會獎。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中國區組委會主席於廣華、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中國區評委會主席、著名導演馮小寧、執行評委、中華文化促進會傳媒中心副主任、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組委會秘書長馮學東等率來自國內院校青年導演組成的中國青少年電影代表團參加了相關活動。

第八屆展映活動

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頒獎
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頒獎
第八屆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秉承“青春中國 影像未來”的理念,以青年化、品牌化、產業化、國際化為發展方向,致力於為中國影像的國際化合作、交流、發展提供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平台;為國際社會通過生機勃勃的青年影像加強與中國的了解、溝通,積極探索和搭建影像傳媒項目的國際資本合作與人才培養的創新發展模式;為新時期中國的國際文化傳播“走出去”工程提供理論和實踐探索的新空間…
在為期4天的展映活動中有來自中、韓等亞洲國家的30多位學生導演來到廈門,參展作品是從各國近千部青少年影像作品中經過初評、複評,最終入選了20部優秀作品入圍。
2013年12月12日至15日在中國廈門舉辦“第八屆未來影像·亞洲國際青少年影像作品展映活動”,活動的主題—環境。

第九屆展映活動

未來影像·第九屆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於2014年11月27日~11月30日在中國福州舉辦,此次電影節分為亞洲國際青年影像盛典、未來影像亞洲國際青少年影像作品展映活動、海峽兩岸微電影展映三個活動環節。

第十屆展映活動

2015年10月16日至19日,第十屆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在韓國金浦市成功舉辦。此次電影節以“和平”為主題,由韓國青少年文化研究所、Best Gimpo和ETN演藝TV及中華文化促進會、微電影(中國)協作體等共同主辦。活動的主會場設在了金浦市的文化中心廣場,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韓國青少年觀眾。

獲獎記錄

主題:和平之美
▪ 2004 第一屆 優秀作品二等獎 中國動漫作品《哭泣》導演:徐錚-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獲獎)
主題:男與女
▪ 2005 第二屆 最佳影片銀獎 中國· 35毫米膠片作品«小四»導演:孫浩-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獲獎)
▪ 2005 第二屆 評委特別獎 中國香港·實驗作品«我們尋找»導演:黃盈盈-香港城市大學(獲獎)
主題:夢
▪ 2006 第三屆 最佳導演影像作品獎 中國· DV作品«孩子»導演:王威-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學院(獲獎)
▪ 2006 第三屆 最佳影像作品獎 中國· 35毫米膠片作品«肉丸子和巧克力»導演:蕭瀟-北京電影學院2002級導演專業(獲獎)
▪ 2006 第三屆 優秀影像作品獎 中國香港·動畫短片作品«Gilbert»導演:馬平安-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獲獎)
主題:人與自然
▪ 2007 第四屆 最佳影像作品 日本·DV故事片«夏天的快件»導演:太田裕子-日本影畫學校(獲獎)
▪ 2007 第四屆 最佳影像作品 中國·動漫實驗片«宴»導演:劉晶-中國傳媒大學(獲獎)
▪ 2007 第四屆 最佳動漫類影像作品 中國·動漫故事片«免子地尾巴»導演:羅殷-北京電影學院(獲獎)
▪ 2007 第四屆 最佳動漫類影像作品 韓國·動漫故事片«戰鬥的樹»導演:洪泰永-韓國世宗大學動漫系(獲獎)
▪ 2007 第四屆 最具潛質影像作品 中國·DV紀錄片«兩把刷子»導演:董海-中國傳媒大學(獲獎)
▪ 2007 第四屆 最具潛質影像作品 韓國·DV故事片«你好,雨»導演:金銀池-韓國桂園藝術高中戲劇電影專業 (獲獎)
▪ 2007 第四屆 優秀影像作品 中國·35毫米膠片故事片«卡門»導演:白雪-北京電影學院(獲獎)
▪ 2007 第四屆 優秀影像作品 日本·動漫故事片«遊園夢幻島»導演:村野佑太-日本大阪藝術大學(獲獎)
▪ 2007 第四屆 優秀影像作品 韓國· DV故事片«少女的祈禱»導演:金美妍-韓國龍仁大學電影圖像系(獲獎)
▪ 2007 第四屆 優秀影像作品 中國香港·DV故事片«張懷碑»導演:陳瀚恩-中國香港城市大學(獲獎)
▪ 2007 第四屆 最佳導演影像作品 韓國·DV紀錄片«陽光'原熱»導演:閔慶燦-韓國大真大學戲劇電影系(獲獎)
主題:微笑
▪ 2009 第五屆 最佳影像作品金獎 35毫米膠片電影作品 «那時年紀小»導演:滕從從-北京電影學院(獲獎)
▪ 2009 第五屆 最佳動漫類影像作品 動漫作品«諾言»導演:彭擎政-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獲獎)
▪ 2009 第五屆 參展作品 DV作品«粉紅里的空格»導演:麥琬珊-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提名)
▪ 2009 第五屆 參展作品 DV作品«我是魯道夫»導演:潘慧佳-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提名)
▪ 2009 第五屆 參展作品 DV作品«單車»導演:王奕凝-中國傳媒大學(提名)
▪ 2009 第五屆 參展作品 DV紀錄作品«和平始於微笑»導演:高亦可-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提名)
▪ 2009 第五屆 參展作品 35毫米膠片作品«秘密通道»導演:席雪晴-北京電影學院(提名)
主題:父母
▪ 2010 第六屆 金龍獎-最佳影像作品 《雙喜》導演:杜曉雨(中國)北京電影學院(獲獎)
▪ 2010 第六屆 銀龍獎-未來影像評委會獎 《旅遊巴士BUS》導演:Kim Woo Suk金旴錫(韓國)成均館大學(獲獎)
▪ 2010 第六屆 銀龍獎-未來影像評委會獎 《不良》導演:王子昭(中國)北京電影學院(獲獎)
▪ 2010 第六屆 銅龍獎-優秀影像作品 《不和諧音Discordc》導演:Park Ki Hun朴起勛(韓國)延世大學(獲獎)
▪ 2010 第六屆 銅龍獎-優秀影像作品 《古城陽光》導演:李季(中國)北京電影學院(獲獎)
▪ 2010 第六屆 銅龍獎-優秀影像作品 《閑人勿進》導演:Li Jae Ho李載鎬(韓國)青雲大學(獲獎)
▪ 2010 第六屆 未來影像最佳動畫片 《樹上的雞》導演:黃建樂(中國)北京電影學院(獲獎)
▪ 2010 第六屆 未來影像最佳導演 《雙喜》導演:杜曉雨(中國)北京電影學院(獲獎)
▪ 2010 第六屆 未來影像最佳攝影 《雙喜》主攝影:張超(中國)北京電影學院(獲獎)
▪ 2010 第六屆 未來影像最佳劇本 《Fishing Daddy釣魚的爸爸》導演:Cho Min Ji趙旻知(韓國)京畿藝術高中學校(獲獎)
▪ 2010 第六屆 未來影像最佳男演員 《Lollipop棒棒糖》男演員:Lee Dae Hyun李隊炫(韓國)長安大學(獲獎)
▪ 2010 第六屆 未來影像最佳女演員 《雙喜》女演員:蒲冰墨(北京)北京電影學院(獲獎)
主題:鄰居
▪ 2011 第七屆 未來影像最佳攝影 «0ne plus One»導演: Park tai sang(韓國)龍仁大學校(獲獎)
▪ 2011 第七屆 未來影像評委會特別獎 «天元»導演:徐威(中國)傳媒大學(獲獎)
▪ 2011 第七屆 金龍獎-最佳影像作品 «″Thank You″»導演: Moon ha/yan(韓國)聖潔大學校(獲獎)
▪ 2011 第七屆 銀龍獎-未來影像評委會獎 «童子軍» (高中組)導演: Kim ye ji(韓國)動畫高中學校(獲獎)
▪ 2011 第七屆 銀龍獎-未來影像評委會獎 «藍山»導演:黃天樂(中國)傳媒大學(獲獎)
▪ 2011 第七屆 銅龍獎-優秀影像作品 «夏·燈»導演:小森真希(日本)大阪藝術大學(獲獎)
▪ 2011 第七屆 銅龍獎-優秀影像作品 «Trace»導演: koo ji young(韓國)京畿藝術高中學校(獲獎)
▪ 2011 第七屆 未來影像最佳人氣 «Can't Stop»導演:堀江幸子(日本)大阪藝術大學影學院(獲獎)
▪ 2011 第七屆 未來影像最佳劇本 «CTHE DRIVING LESSON»導演: Choijaiyoung(日本)加州藝術學院(獲獎)
▪ 2011 第七屆 未來影像最佳導演 «Demon's Dilemma»導演: Parkhanjin(日本)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獎)
▪ 2011 第七屆 未來影像最佳動畫片 《老人與小豬》導演:孫怡然-北京電影學院(獲獎)
主題:環境
▪ 2012 第八屆 未來影像金龍獎 《那年夏天》導演:Hwang taesung-韓國動畫高校(獲獎)
▪ 2012 第八屆 未來影像銀龍獎 《影》導演:張曉章-中國傳媒大學(獲獎)
▪ 2012 第八屆 未來影像銀龍獎 《遇見卡利》導演:陳怡良-北京電影學院(獲獎)
▪ 2012 第八屆 未來影像銅龍獎 《喪頭別曲》導演:Kim ho-jin-慶州大學研究生院表演戲劇專業(獲獎)
▪ 2012 第八屆 未來影像銅龍獎 《青》導演:KIM jung-in-韓國藝術綜合高中(獲獎)
▪ 2012 第八屆 未來影像銅龍獎 《寂靜的槍聲》導演:Yoo jin-hoon-韓國(獲獎)
▪ 2012 第八屆 未來影像最佳導演 《那年夏天》導演:Hwang taesung -韓國動畫高校(獲獎)
▪ 2012 第八屆 評委會獎最佳紀錄片評 《再見跤情》導演:岑嵐-北京電影學院(獲獎)
▪ 2012 第八屆 未來影像最佳攝像 《東東》導演:呂聿來-北京電影學院(獲獎)
▪ 2012 第八屆 未來影像最佳劇本 《遇見卡利》導演:陳怡良-北京電影學院(獲獎)
▪ 2012 第八屆 未來影像最佳動畫片 《山林客》導演:諶珊珊-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獲獎)
▪ 2012 第八屆 評委會最佳演員獎 《金子塔之夢》演員:劉軒-北京電影學院(獲獎)
主題:青春·夢想
▪ 2014 第九屆 最佳影像作品 《畫痣》導演:李奇峰(中國)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獲獎)
▪ 2014 第九屆 最佳導演 《你的日子》(韓國)龍仁大學(獲獎)
▪ 2014 第九屆 評委會特別獎 《暴走高校生》(日本)大村工業職業高中(獲獎)
▪ 2014 第九屆 最佳攝影 《法國》導演:郭昱(中國)北京電影學院(獲獎)
▪ 2014 第九屆 最佳編劇 《家人》王曦曦(中國)北京電影學院(獲獎)
▪ 2014 第九屆 最佳動畫片作品 《playground》(日本)東京藝術大學(獲獎)
▪ 2014 第九屆 優秀影像作品 《新娘》導演:金川(中國)中國傳媒大學(獲獎)
▪ 2014 第九屆 優秀影像作品 《鷹和雞》(中國)北京電影學院(獲獎)
▪ 2014 第九屆 優秀影像作品 《YOUEXCITEME》(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獲獎)
▪ 2014 第九屆 優秀影像作品 《愛麗絲》(韓國)韓國動畫片高中(獲獎)
▪ 2014 第九屆 優秀影像作品 《推我》(韓國)首爾影像高中(獲獎)
▪ 2014 第九屆 海峽兩岸微電影展映獲獎名單-最佳影片 《爺爺的小戲文》導演:文郁(大陸)北京電影學院(獲獎)
▪ 2014 第九屆 海峽兩岸微電影展映獲獎名單-最佳導演 《衣錦還鄉》導演:謝宜(大陸)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獲獎)
▪ 2014 第九屆 海峽兩岸微電影展映獲獎名單-最佳攝影 《典藏的故事》導演:謝宜(大陸)北京瀚峰融合投資有限公司(獲獎)
▪ 2014 第九屆 海峽兩岸微電影展映獲獎名單-最佳編劇 《記憶修圖師》導演:林哲宇(台灣)小紙袋(獲獎)
▪ 2014 第九屆 海峽兩岸微電影展映獲獎名單-最佳男演員 《與你無關》獲獎人:王翀(獲獎)
▪ 2014 第九屆 海峽兩岸微電影展映獲獎名單-最佳女演員 《那年十六歲》獲獎人:陶多多-加拿大皇城影視公司(獲獎)
▪ 2014 第九屆 海峽兩岸微電影展映獲獎名單-評委會特別獎 《身份證的姓名》導演:游孟哲(台灣)YEAR 81 (獲獎)
▪ 2014 第九屆 年度亞洲最佳新人導演獎 《一個人的課堂》導演:李軍林(獲獎)
主題:和平
▪ 2015 第十屆 最佳影片銀龍獎 《北京深處》導演:王金-北京電影學院(獲獎)
▪ 2015 第十屆 最佳導演獎 《等風來》導演:劉晶晶-湖南藝術職業學院(獲獎)
▪ 2015 第十屆 最佳攝影獎 《德格希》導演:鄒博涵-北京電影學院(獲獎)

其他相關


中國影像絲綢之路

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
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
國際青年影像季組委會與義大利米蘭國立大學及義大利米蘭孔子學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聯合旗下人文學院DocuCity城市季風影像活動組委會及9所義大利孔子學院聯盟與國際青年影像季組委會聯合開展“中國影像絲綢之路”(米蘭站)的落地會展活動,每年互派團隊參加對方活動周,遴選代表中國的影像節目在米蘭、威尼斯、羅馬開展中國展映,面向各類媒體、政府、使館、大學組織交流和傳播;正在籌備建立美國站、和日韓站。

未來影像俱樂部

發起設立“未來影像俱樂部”,是一個旨在支持中國未來影像事業的發展、為亞洲、尤其是中國青年影像提供文化交流平台的會員制組織。
“未來影像俱樂部”依託於“國際青年影像季”在國內外的影響和行業內的優勢,以未來影像俱樂部網站為平台,以“國際青年影像季”組織的各項活動為主線,以海內外專業藝術院校、影視製作基地、製作公司等為支撐,憑藉頂級的俱樂部專家指導委員會,為會員搭建一個學習、實踐、交流合作、互動共享的高端平台,提供高效、全面、優質的技術技能培訓、專業指導、信息服務以及其他專業化的增值服務,以加強海內外青少年之間相互交流學習、青少年與海內外專家、名流之間的交流互動,促進中國未來影像事業的發展,促進中國和世界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青年影像創投計劃-未來影像發展基金

為更好地支持中國未來影像事業的發展,我們發起設立了“未來影像發展基金”。宗旨為提高青少年素質,促進國際文化交流,關注中國未來影像發展,支持青少年參與實踐。
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
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
未來影像發展基金的主要資助方向是:
1)資助未來影像展映活動;
2)依據未來影像展映活動規則,提供獎金支持;
3)依據基金管理規則,為具有發展潛質的的青少年提供各類深造機會或項目及學習資金的支持;
4)依據基金管理規則,在缺乏影視培訓機構的地區捐資建設影視培訓機構,並資助教師培訓、素質教育及其他軟體建設,為受助機構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長期支持;
5)影像及教育領域的其他公益活動。

影像未來青年領袖論壇

秉承Future Image Future Leadership 的創新主題,倡導“理解未來影像、掌握未來領導力”的領先媒介理念,以提升視覺文化和推動傳媒教育國際化為核心理念,邀請具有影像行業領導力和創新力,具備影像未來前瞻性的行業意見領袖、新銳導演、產業決策人、青年精英從視覺影像時尚、數字影像創造、影像產業革新、媒介國際化四個方面,面向廣域視野中的前沿課題展開討論,並通過影像未來青年領袖論壇、媒體見面會、精英遴選計劃及全新技術博覽會等形態,生動展示影像未來發展從技術、理論到實踐的全新趨勢。
影像未來青年領袖論壇,是跟隨未來映像系列活動而展開的洲際性青年電影領袖高峰會議。該論壇每年隨電影季開幕。所邀請來賓為亞洲地區、以及世界其他地區年度內具有較高知名度、影響力和市場號召力的影像領袖。
影像未來青年領袖論壇,將以國際青年電影的創作、投資、推廣、培養、版權交易、品牌支持、新銳導演扶持等為觀照,研討國際青年電影的現狀與未來,以此為支點,尋找國際青少年電影的增長點與希望,建立國際青少年電影的新銳話語體系。
逐步探討、並確立亞洲青年影像的推廣和評估體系,建立並推出亞洲青年影像指數體系,影像亞洲地區青年影像的創作、人才培育、項目及新秀包裝和市場推廣。
影像未來青年領袖論壇每年將出版《亞洲(國際)未來影像白皮書》。

影像未來—青年領袖計劃

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
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
國際青年影像訓練營
建立“影像未來”青年領袖計劃,通過傳媒高等教育國際聯盟國際專家委員會和青年網路的遴選、培養、國際化培訓、產業推廣及基金扶持等推動,為中國影像未來人才的發展提供全新助力。
在傳媒高等教育國際聯盟等機構支持合作下與義大利米蘭國立大學、悉尼大學影視學院、美國電影協會等多家國際影視高校、權威機構聯合協辦的影像精英訓練營每年選出10-20位青年影像精英會員參與由國內外影像傳媒業內專家共同專門打造的培訓課程,除與專家、精英面對面交流互動之外,還有機會參觀考察國際知名影視製片公司,並赴國內外知名影視專業院校進行短期進修。
建立國際大師、知名導演與新銳製片人、青年精英的對話機制
建立明星工作坊:中國新媒體環境下電影短片突圍

未來影像系列活動中遠期戰略計劃


建立完善的商業模式

以一年一季常態化、高規格、國際化多邊交流的國際青年影像作品評優、展映活動(電影節)為基礎紐帶,依託未來影像創投基金、亞洲國際青年影像作品版權交易平台、國際青年影像訓練營、國際青年影像國際巡展、亞洲青年影像資料庫及字化展映與點播系統及其他延伸和延展項目,建立和完善俱樂部會員和專業院校、影像屆名家名流等資源資料庫。充分利用新傳媒與文化,特別是影像文化有機結合的手段,建立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立體交叉渠道體系,實施產品與項目交融的多元化、差異化的營銷戰略,實現以優勢資源置換現實資本的目標。以資料庫和善根品牌為核心,建立包括但不限於“評優——展映——基金——俱樂部——渠道——產品”的整合行銷體系,建立包括產品體系、品牌體系、承辦及冠名體系、外延體系等多維的盈利模式。

推動未來影像系列活動產業化

在五年左右的時間裡,以未來影像活動為核心,逐步將其周邊的支撐項目、延展項目等市場化,並以良好的文化品牌及國際形象,吸納包括國際性文化發展基金在內的多種資助或投資,建立項目健康的造血機制,推動未來映像系列活動實體化、產業化,在創造巨大的社會效應的同時,創造相應的市場價值。

導入資本運作機制

在未來影像系列活動品牌成熟的基礎上,將未來影像創投基金、亞洲國際青年影像作品版權交易平台、亞洲國際青年影像資料庫及字化展映與點播系統三個項目從帶有公益性色彩的文化體系中剝離,專業致力於亞洲國際青年電影的策劃、投資、發行、市場推廣,吸引風險投資、或其他類型的投資,藉助國家文化產業政策的扶持,導入資本運作機制。

我們的未來-未來影像培訓學院

未來影像將面向國際建立,尤其是中國青年影像高端人才的培養和訓練支柱性計劃。未來的設想是,在未來影像文化藝術教育培訓機構及國際青年影像訓練營的基礎上,適時建立亞洲電影藝術學院、亞洲影視演藝學院等高等影視教育培訓體制,為中國乃至亞洲的青年電影輸送高端人才,共同打造屬於亞洲的影像文化體系。

亞洲青年影像資料庫及數字化展映與點播系統

每年上千部國際青年影像作品,構成了一個包羅萬象的資料庫和影像體系,這些作品反映亞洲以及不同地區的人文和風情,成為亞洲文化重要的節點和元素。國際青年影像季將在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世界文化多樣性組織的指導下,透過中國國家文化部、中華文化促進會等國內機構和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駐中國的使領館等機構的支持,建立首個亞洲國際青年影像資料庫。
亞洲國際青年影像資料庫不僅為亞洲青年、同時也為世界各地不同地區的人群、不同的需求提供點播、線上展映、搜索、資料、文化研究等提供在線支持,成為具有亞洲先鋒風格的藝術集大成。亞洲國際青年影像資料庫及字化展映與點播平台的策劃和實施,不僅是亞洲青年影像的盛世,將是全球化格局下亞洲文化互動交融的最具特色的平台。其中,青年影像點播,將逐步改造成一個商業運營的平台,實現和達成亞洲青年影像的商業價值。

亞洲國際青少年影像活動基地

海峽兩岸影像交流基地

國際青年影像部落

亞洲國際青少年影像活動基地暨國際青年影像部落是國際青年影像季的產業延伸項目。將會建設成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和國家級青少年素質教育基地,同時也是國內、國際各專業院校的影視實訓基地。國際青年影像部落的具體形式,將是由多組合辦公區域、設計型星級酒店、會議中心,多類型專業放映試聽場所以及為未來影像俱樂部會員服務的未來影像主題餐吧等建築群構成,將定期或不定期邀請中國、日本、韓國等亞洲各國乃至美國、歐洲等世界著名的電影導演、劇本作家、電影明星蒞臨講座或輔導,建立項目的場效應。適時舉辦國際性夏令營、冬令營等青年交流活動。
該項目以建立亞洲新銳導演工作室為核心機制,為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導演、製片人、劇本創作者提供溝通、交流、創作的基地,其中,對亞洲地區、尤其是中國、韓國、日本的青年導演,將提供個人工作室服務,同時,還將提供劇本沙龍服務,並在亞洲範圍內搜集優秀的電影劇本,建立國際題材的電影劇本超市,為國際青年影像工作者提供上游服務。
未來影像系列活動落地之後,將是一個文化產業基地的模型,其中的有形建築構成,有辦公區、會議中心、小型設計酒店、休閑街區、影像地面展示和展映區等。可以預期,未來影像系列活動正式實施之後,將迅速成為當地青年文化的熱點,她不僅將引領當地先鋒和時尚文化的走向,更會帶動亞洲地區青年影像的發展。為強化該基地的亞洲色彩和國際性符號,吸引各類影視製作企業入駐,形成由國際青年影像季主導,當地政府扶持的的影視文化產業的孵化功能。

未來影像亞洲搖滾音樂周

將依據現有條件,在基地內策劃實施未來影像亞洲搖滾音樂周,以更加前衛和先鋒的形式,展示亞洲青年的力量和文化衝擊力。未來影像亞洲搖滾音樂周將邀請來自中國內地、台灣地區、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搖滾樂隊,同時特邀美國及歐洲的搖滾樂隊參與,逐步打造具有亞洲先鋒風格的青年文化PARTY,並推動未來影像亞洲搖滾音樂周成為未來映像系列活動落地所在城市最具代表性的青年文化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