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腳戲
一種地方曲藝
獨腳戲,又稱“滑稽”,始創於清末、盛行於民國初年,是發源於杭州,流行於上海、江蘇、浙江等地,以“上海話”為主體語言演出的一種地方曲藝。
獨腳戲以上海方言和杭州話表演,內容源自民間說唱和文明新戲,一種以說為主,主要靠講述滑稽故事和笑話來製造滑稽效果;一種以唱為主,主要學唱各種地方戲曲聲腔或民間小調。獨腳戲的表演技巧與相聲相似,講究說、學、做、唱,具有強烈的喜劇色彩和娛樂性,表現形式廣采雜糅,一人多角,形式靈活,南腔北調兼容並包,有很大的容涵力和很強的可塑性。獨腳戲的傳統曲目主要有《哭妙根篤爺》《火燒豆腐店》《一百零八將》《七十二家房客》《各地堂館》《新老法結婚》等。
2008年6月7日,上海市黃浦區和浙江省杭州市申報的獨腳戲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Ⅴ—68。
獨腳戲
這裡有人會有疑問,角色不應該念jue嗎?其實不然,角色的本音是jiaose,早期在北京各行各業都會使用異讀的方式來表達行業特徵性辭彙(老北京人管這種叫“不好好念詞兒”),比方說古玩界的珊瑚不念珊瑚,念珊虎,琥珀不念琥珀,念琥波。而當時的戲曲界的行業特徵性詞角(jiǎo)色就被念成角(jué)色,業內人逢人便說“我是個角(jué)兒”,而角jué音的由來是可以追溯到早期北京話跟中原官話融合的時期所帶來的文白二讀,江攝二等和宕攝三等入聲字文讀yœ/uo來自南京官話,白讀iɑu/ɑu來自北京官話,最後發展成jue音。到了後期戲曲界發展,影響力越來越大,於是人們就屈服於角(jué)色這種念法,包括現行的字典都改成jué音。
“獨腳戲”是原詞,后才作“獨角戲”,同樣的,角色的原詞是“腳色”。
民國9年(1920年)前後,上海文明戲藝人王無能在堂會客串演出時,由一人說笑話、講故事、唱京戲、學方言,扮演多種角色,自稱獨腳戲。民國16年,王無能正式以“獨腳戲”掛牌演出。同年,杭州江笑笑來滬,稱為“社會滑稽”。次年,劉春山相繼而起,稱為“潮流滑稽”。三人為獨腳戲的崛起,獨樹一幟,後人稱為“滑稽三大家”。
獨腳戲
獨腳戲
獨腳戲
1978年起,一些專演獨腳戲和兼演獨腳戲的滑稽劇團逐漸恢復建立,它們是:上海曲藝劇團(后改名為上海滑稽劇團),上海廣播電視藝術團曲藝隊,上海市人民滑稽劇團,上海市青藝滑稽劇團。不少中青年演員挑起了獨腳戲演出的大梁,有影響的有吳雙藝、童雙春、王雙慶、翁雙傑、李青、筱聲咪、孫明、方艷華、郭明敏、劉福生、姚琪兒、姚勇兒、沈少亭、蔡劍英等。人民滑稽劇團充實了大量的業餘演員,王汝剛便是其中佼佼者。上海滑稽劇團在1981年起辦起了培養滑稽演員的學館,新人有錢程、胡睛雲、秦雷等。獨腳戲走上了另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
2008年,獨腳戲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獨腳戲
在遊樂場、堂會、劇場等,多為站立表演。在電台演播時多為坐演。分單檔(單口)和雙檔(對口),兩人以上,稱為“大獨腳戲“。雙檔多為男性,少數也有男女檔的。
表演時,舞台上常用堂幔(或以屏風替代),堂幔前置一橫放的半桌,半桌左右各有一張椅子。早期,半桌和椅子上都有桌披和椅披,桌披上還常綉上演員藝名或本檔獨腳戲的滑稽名稱,如“社會滑稽”、“醒世談笑”等。半桌上放置常用道具,如春鑼、木魚、三巧板等。半桌和椅子可隨表演內容而移動,變成“象徵性”的實物道具,如將半桌代櫃檯、代牆,將椅子代黃包車、轎車等。
獨腳戲
獨腳戲發源於杭州,流行於上海、江蘇、浙江等地,僅上海黃浦區的老城廂一帶就集中了獨腳戲的千萬熱心觀眾。
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現代化進程的加速,獨腳戲的傳統優秀作品的傳承及新作品的創作均面臨窘境,觀眾群大量分流及流失,觀眾層老齡化現象嚴重,演出市場嚴重萎縮,演員出現斷層(自成一家的表演藝術家更是缺乏),而各方面保護及傳承所需的資金又嚴重缺乏。因此,滑稽獨腳戲這一民族文化藝術瑰寶亟待各個相關部門合力採取有效的措施進行保護。
2019年11月12日,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公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上海獨腳戲藝術傳承中心(上海市人民滑稽劇團)和杭州滑稽藝術劇院演藝有限公司被認定為獨腳戲保護單位。
2008年6月7日,獨腳戲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獨腳戲早期以口技、雜學唱一類的節目為多,以後又發展了以“學”為主的《學電台》、《學話劇》、《各地堂倌》、《關店大拍賣》及以“說”為主表現人物故事的《金蛤蟆》、《七十二家房客》、《阿福上生意》和以“做”為主的《釘巴》、《關亡》等節目。傳統曲目有《哭妙根篤爺》(王無能代表作)、《火燒豆腐店》(江笑笑、鮑樂樂代表作)、《一百零八將》(劉春山代表作)、《七十二家房客》、《十三個人叉麻將》、《各地堂館》、《新老法結婚》等。
抗日戰爭時期,獨腳戲演員編演了大量宣傳抗日和愛國的曲目,有痛罵賣國賊與歌頌戰英雄的《漢奸一百另八將》、《抗日英雄馬占山將軍》、《抗戰八年》、《汪家大出喪》;有諷刺“接收大員”與假公濟私的《五子登科》,鞭韃社會黑暗的《罵米蛀蟲》、《競選總統》等。
獨腳戲
粉碎“四人幫”后,獨腳戲起死回生,重新煥發青春。在上海市文化局、上海市曲藝家協會的扶植下,許多優秀曲目萌生。揭露“四人幫”倒逆施的《看風使舵》、《啼笑皆非》、《貼標語》等寓庄於諧,引起觀眾極大的共嗚;謳歌勞動模範的《選擇》,宣傳法制的《現身說法》,以及《頭頭是道》、《啥人嫁撥伊》、《鄰隔壁》、《新紅》、《繁花似錦》、《各派越劇》等已成為流傳甚廣的保留節目。
獨腳戲劇本職業寫作者有沈菊隱、於鬥鬥、裴凱爾、王劍心等。
1948年左右,獨腳戲在電台演出時,唱的段子曾出現過用鋼琴伴奏的形式,1949年後,伴奏的樂隊基本穩定,一般採用二胡、揚琴、琵琶、鼓板;基本曲調有【小鼓調】、【蘇賦調】、【宣卷調】、【青年曲】、【媽媽不要哭】、【探親相罵】、【節節高】等。
• 王無能
• 江笑笑
• 劉春山
•嚴順開
• 楊華生(於2012年5月24日8:45去世)
• 周柏春(於2008年3月25日19時50分在上海華山醫院逝世)
• 姚慕雙 (於2004年9月20日,病逝)
• 王汝剛
• 翁雙傑(於2014年1月6日0:12去世)
• 舒悅
• 袁一靈(於1992去世)
• 吳雙藝
• 童雙春
• 王雙慶 (於2012年12月29日17:40在上海徐匯區中心醫院因病去世)
• 龔伯康
• 李青
• 小劉春山(原名劉治平)
• 錢程
獨腳戲生長於都市市民文化的土壤,屬於典型的市民文化藝術。她既繼承了民族喜劇藝術的傳統,又不排斥對外國喜劇藝術的借鑒,貼近平民生活,迅速反映現實,形式上靈活簡便,滑稽詼諧,有很強的娛樂性。
獨腳戲從形成到興盛,藝術特點愈見鮮明。一是強烈的喜劇色彩和娛樂性;二是巧妙的語言藝術;三是廣采雜糅,一人多角,跳進跳出,表現形式靈活,南腔北調兼容並包,有很大的容涵力和很強的可塑性。
2018年6月,全國非遺曲藝周在天津大劇院舉行,獨腳戲等非遺曲藝駐場演出。
2018年9月,獨腳戲集錦《石庫門的笑聲》在上海市蘭心大戲院首演。
2018年11月,獨角戲《鄉音系鄉情》參加“助力鄉村振興·傳承紅色基因”杭州市鄉村文化之旅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