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老店鎮的結果 展開

老店鎮

河南省安陽市滑縣轄鎮

老店鎮,隸屬於河南省安陽市滑縣,地處滑縣東南部。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至1949年7月,分屬衛南縣二區和四區。1958年8月,老店、馬蘭合併,成立老店公社。1983年,改社為鄉。2007年11月,鄉改鎮。截至2020年6月,老店鎮下轄60個行政村。

歷史沿革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至1949年7月,分屬衛南縣二區和四區。
1949年8月,滑衛兩縣合併,二部分歸滑縣八區,一部分歸十二區。
1957年,物頭歸郎柳鄉,東悅庄歸史固鄉,其餘歸老店、馬蘭2個大鄉。
1958年8月,老店、馬蘭合併,成立老店公社。
1983年,改社為鄉。
2007年11月,鄉改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老店鎮轄庵上、火店、前馬胡寨、后馬胡寨東街、后張庄、后馬胡寨西街、王會、盧營寨內、盧營寨外、堯頭、耿范、長屯南街、長屯北街、焦庄、吳河寨、田堤口、曹固、大石庄、白露、河東、曹固營、劉村、小道口、東呂庄、前物頭、后物頭、物頭集、高庄、小西南、西悅庄、齊寨、東杏頭、西杏頭、前小庄、后小庄、青庄、李井、泥馬廟、潭集、常屯、馬蘭、青口、西呂庄、小石庄、落寨、畢庄、任庄、馬村、西馬庄、王新莊、老店、西老店、小屯村、桑寨、東馬庄、第三營、王岳、東嶽、岳村集、東悅庄60個村民委員會,下設441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老店鎮下轄60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地老店集勁牛南路1號。
老店集村王岳村村西馬胡寨村王會村堯頭村安上村
西老店村青口村前馬胡寨村白露村曹固村火店村
小屯村村前小庄村西呂庄村曹固營村焦庄村王新莊村
東馬庄村后小庄村譚集村河東村長屯北街村馬村村
桑寨村小石庄村泥馬廟村大石庄村長屯南街村西馬庄村
落寨村西杏頭村青庄村小道口村吳河寨村任庄村
岳村集村東杏頭村田堤口村李井村物頭集村畢庄村
東悅庄村常屯村耿范村劉庄村前物頭村齊寨村
東嶽村村張庄村盧外村東呂庄村高庄村后物頭村
第三營村東馬胡寨村盧內村馬蘭集村小西南村西悅庄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老店鎮地處滑縣東南部,東與上官鎮相鄰,南與焦虎鄉瓦崗寨鄉接壤,西與半坡店鄉、王莊鎮相連,北與城關鎮、小鋪鄉毗鄰,區域面積97.66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老店鎮轄區總人口7.555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2904人,城鎮化率17.08%,另有流動人口380人。總人口中,男性39546人,佔52.3%;女性36003人,佔47.7%;14歲以下14963人,佔19.8%;15~64歲5.32萬人,佔70.4%;65歲以上7363人,佔9.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75513人,佔99.95%;2011年,人口出生率8.1‰,人口死亡率4.7‰,人口自然增長率3.4‰。
2017年,老店鎮常住人口52800人。
截至2018年末,老店鎮戶籍人口85380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老店鎮財政總收入2631.6萬元,比上年增長44.7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58萬元,比上年增長1.57%;人均財政收入3459.47元,比上年增長29.94%。金融產業實現增加值1.46億元,比上年增長20%,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8.72%,實現稅收0.27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105元,比上年增長6.5%。
2018年,老店鎮有工業企業118個,其中規模以上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78個。

第一產業

老店鎮有農業耕地面積11.3萬畝,人均1.5畝。2011年,農業增加值達到1.7億元,比上年增長16.98%,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22.1%;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0.2萬噸,人均1360千克,其中小麥5.25萬噸,玉米4.95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油料作物、棉花、蔬菜。2011年,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7萬畝,產量4100噸,其中花生3500噸;棉花產量900噸,可向社會提供500噸商品棉;蔬菜種植面積1萬畝,產量3.5萬噸,其中白菜3萬噸,芹菜500噸,蘿蔔4500噸,蘆筍0.2噸。
老店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末,生豬飼養量3.5萬頭,年末存欄3.3萬頭;羊飼養量0.9萬隻,年末存欄0.6萬隻;牛飼養量0.2萬頭,年末存欄0.15萬頭;家禽飼養量50萬羽,上市家禽40餘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4450噸,其中豬肉3750噸,牛肉450噸,羊肉80噸;禽蛋1580噸。畜牧業總產值0.57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3.14%。
截至2011年末,老店鎮累計造林1.8萬畝,其中防護林9800畝,經濟林168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6.6萬株,林木覆蓋率19.6%,活立木蓄積量4萬立方米。2011年,大型農業機械12480台(輛)。

第二產業

2011年,老店鎮有工業企業86家,工業增加值達到3.1億元,比上年增長24%,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39.7%。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家,職工834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5億元,比上年增長33.5%。建成華康工業園區、盧營衛材工業園區等為中心的園區經濟。

第三產業

2011年末,老店鎮有商業網點1530個,職工4590人。“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進展順利,發展供銷超市、農家店35家。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2億元。
金融
2011年,老店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5.12億元,比上年增長40%,人均儲蓄6827元;各項貸款餘額1.46億元,比上年增長20%。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老店鎮有幼兒園46所,在園幼兒3000人,專任教師130人;小學33所,在校生5840人,專任教師28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2560人,專任教師15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6%,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99.3%;主要學校有老店鎮第一初級中學、第二初級中學、第三鎮初級中學。
2011年,老店鎮教育經費達1983.07萬元,比上年增長7.6%。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88.2%,比上年提高15.5個百分點。

科技

2011年,老店鎮有省級獨立科研與技術開發機構1個。各類科技人才3500餘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500餘人,經營管理人才600餘人,技能人才1500餘人,農村實用人才900餘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老店鎮有文化藝術團體46個,會員1100個。藝術表演團體6個,演職人員70人,年演出50餘場次;電影放映單位2個,年放映120場次;綜合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0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35個,建築面積900平方米,藏書4萬餘冊,光碟17.5萬張。
老店鎮地方特色民間表演藝術有武術表演、舞龍、獅子、花車、花船、竹馬、高蹺等。民間藝術有耿范皮影、岳村集吹糖人、東嶽村剪紙、寧真觀吹管、東悅庄秧歌、馬氏麵塑、曹氏老虎頭鞋。馬蘭木版年畫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1年末,老店鎮有6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68%。
2011年末,老店鎮有線數字電視用戶1.2萬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9%。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老店鎮有衛生院1個,病床50張,固定資產總值0.508億元。專業衛生人員45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診療2.2萬人次,手術680台次,出院病人0.17萬人次。
2011年,老店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85%,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7.15萬人,參合率99.8%。

社會保障

2011年末,老店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96戶,人數284人,支出52.7萬元,比上年增長15%,月人均160元,比上年增長10%;城市醫療救助3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00人次,共支出2.5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602戶,人數3177人,支出337.9萬元,比上年增長20%,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長16%;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4人,支出5.9萬元,比上年增長11.2%;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6人,支出5.5萬元,比上年增長10.9%;農村醫療救助32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539人次,共支出17.7萬元,比上年增長15%。
2011年末,老店鎮自然災害受災人口500人,緊急轉移安置100人,農作物受災面積2000畝,倒塌房屋10間,直接經濟損失40萬元,救災支出6萬元,比上年增長1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55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82.9萬元,比上年增長19.9%。社會福利費611.1萬元。敬老院1個,床位66張。新增就業人員3000人,有230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五項社會保險(不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合計630萬元,比上年增長6.4%;基金支出合計400萬元,比上年增長7.2%。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老店鎮有郵政網點38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90千米,投遞點240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2.3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0.8萬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0.3萬件。征訂報紙4萬份、期刊0.8萬冊。業務收入370萬元。
2011年末,老店鎮有電信服務網點61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7922門。固定電話用戶6779戶,電話用戶普及率37.66%,比上年提高4.1個百分點;行動電話用戶6690戶,行動電話普及率為37.17%,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光纜線路247千米,主幹電纜220千米,網際網路埠3088個,已佔用埠2071個,比上年增加606個。
給排水
2011年末,老店鎮鎮區年工業用水165萬噸,生活用水230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98%,年人均生活用水30.67噸。排水管道25千米。
供電
2011年末,老店鎮鎮區擁有3.5萬伏以上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2台,總容量7.5千伏安。高壓輸電線路10千伏6條,總長度12.7千米,用電負荷11萬千瓦,年售電量累計完成6.6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9.5%,供電可靠率98%。

交通


2011年末,老店鎮有縣鄉級公路2條,總長15.1千米。日均過往客車75輛,日客運量1500人次。2011年,客運汽車75輛,2475個座位,客運量5.4萬人次,客運周轉量59.4萬人·千米。
2011年末,老店鎮鎮區道路總長度5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長度0.067米;道路鋪裝面積1.1平方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面積0.025平方千米。城鎮橋樑4座,總長度0.09千米。鎮區有縣鄉級公路2條,營運總長15.1千米。客運汽車75輛,萬人擁有量1台,年客運量5.4萬人次。

文化


地名由來

明朝洪武年間,牛姓人家從山西省洪洞縣遷居於此,開店營業,取名老牛店,后居戶增多,成了集市,演變為老店集。

地方特產

該鎮常屯村地處黃河故道,曾以燒制琉璃盆為主。最早可追溯到早在元末明初。在90年代以前塑料盆、不鏽鋼盆尚未普及時,該村燒制的琉璃盆暢銷豫北及周邊各地。
1982年,常貫軍創辦光明琉璃瓦製品廠,是豫北地區較早燒制琉璃瓦、仿古建材的廠家。其產品在1991年10舉辦的“中國安陽殷商文化節”中榮獲“產品評比一等家”榮譽稱號。此後,帶動了整個常屯村及周邊的琉璃瓦、仿古建材的生產。

獲得榮譽


2020年5月26日,老店鎮入選2020年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