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和鎮

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下轄鎮

九和鎮,隸屬於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位於紫金縣中部偏南、秋香江中游,省道S120橫貫全鎮,轄區面積共254.97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九和鎮下轄13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截至2020年11月1日,九和鎮常住人口為17520人。

九和鎮是紫金縣八山一水一分地的典型山區鎮,有著豐富的水力及礦產資源。

歷史沿革


明代,九和屬古名都下黃沙杜。
清代,九和屬古名都下黃沙約、湯里社。
民國十八年(1929年)起,九和屬第一區下黃砂鄉。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為黃砂鄉。
建國前,九和稱九和市。
建國初,九和屬第二區(藍塘)下黃砂鄉。
1952年,九和為第五區。
1957年12月,九和分屬九和鄉、熱水鄉。
1958年10月,成立九和公社。
1961年,九和分出瓦溪公社。
1983年9月,撤杜設區。
1987年4月,設九和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九和鎮
九和鎮
九和鎮,位於紫金縣中部偏南、秋香江中游,省道S120橫貫全鎮, 轄區面積共254.9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九和鎮是紫金縣八山一水一分地的典型山區鎮,地勢南北高,東西低。東南部雙羅村黃蜂成為最高峰,海拔945米。

水文

秋香江自東向西貫穿九和鎮,支流有富竹河、在上河、雙羅河。 

自然資源


九和鎮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具體為:分佈在雙羅村的鉬多金屬礦,分佈在富竹村、在上村、雙羅村的稀土礦,分佈在芫芬村、幸福村、熱水村的煤礦。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九和鎮下轄13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 
九和鎮下轄地區
九和鎮幸福村黃砂村官坑村
金光村芫芬村龍塘村富竹村
五一村在上村雙羅村熱水村
九和村在南村//

人口民族


2021年6月,紫金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九和鎮常住人口為17520人。

經濟


2014年,九和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8630億元,比2013年增加2.85%,其中,工業總產值0.49785億元,比增6%,農業總產值1.79762億元,比增6%,第三產業總產值0.49383億元,比增-30%;完成稅收780.22萬元,比增-46%,其中國稅162.37萬元,地稅617.85萬元;農村人均純收入7120元,比增7.5%。 

文化


地名由來

相傳九和原名“九墩埔”,后劉和師設店開圩,後人為紀念他,將地名和人名合成“九和”。 

方言

九和鎮通行客家話,屬梅縣客家方言體系,是紫金客家方言中的紫城腔。 

旅遊


● 御臨門溫泉度假村
御臨門溫泉度假村,國家4A級旅遊景區, 位於紫金縣城以南40公里的九和鎮幸福村、熱水村,距九和鎮11公里。
國家4A級旅遊景區——御臨門溫泉度假村
1988年、1996年廣東省新聞出版局、九和財政所先後在熱水村興建“九和溫泉山莊”和“九和溫泉度假村”。1992年春,嶺南著名文人劉斯奮曾到九和溫泉山莊小住並題詩:“千古湯泉漱石流,煙霞寂寞任春秋。一自山莊迎遠客,溫馨無限播南州。”御臨門溫泉度假村以巴厘島風情和客家文化相結合為整體建造基調,首期佔地面積300畝,建築面積14萬多平方米,有溫泉浴池12個,2006年4月開業。
2009年,御臨門溫泉度假村被評為深圳市民喜愛的溫泉度假村、國家4A級旅遊景區和“2009年中國十大溫泉養生基地”,還獲世界溫泉及氣候養生聯合會頒發“天然溫泉認證”等稱號,同時還先後獲得“廣東省溫泉旅遊示範基地”“廣東省自駕游接待基地”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