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隘門

艋舺隘門

艋舺隘門,系清嘉慶年間所建,做為入暮后或緊急事故時管制出入之用,主要用來防禦北方大龍峒的同安人,門內狹窄曲折的九曲巷,有便於埋伏突襲的作用。在治安不安定的移民社會,隘門可說是民間社群用以自保的防衛措施。

基本介紹


艋舺隘門
艋舺隘門
這座艋舺僅存的防禦設施遺跡,原以磚石砌成,后因年久失修,當地居民改用鋼筋水泥重修,並在頂層供奉福德正神,舊時原貌已不復見。1975年列為古迹,並撰磚文記之,緬懷過去先民的一頁開發史。艋舺隘門位於廣州街233巷口,雖是一不顯眼的“隘門”,但在清嘉慶年間可是有大作用的,它是早期居民用來防衛的,每當夜晚或有緊急事件時,隘門就會立刻關閉,作管制及圍堵,保護鄰里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