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火獅子的結果 展開

火獅子

民間表演

火獅子是一種山東省的民間舞蹈。造型奇特,每隻獅子的獅毛是由3600支火捻組成。表演時,火捻點燃,觀眾只看到由細碎的火星勾勒出的威武高大的獅子形象,卻看不到舞獅人。當火獅子追逐跳躍時,渾身星光閃閃,火星不停地抖落,在其晃肩抖毛時通身火星四濺,再加上風吹,便產生了忽明忽暗、火星閃爍的藝術效果。整個演出在緊鑼密鼓聲中,火星四濺,硝煙瀰漫,火獅子在火球的逗引下,時而騰空跳躍,時而追逐嬉戲,時而爭球鬥勝,把獅子的生活習性,表現得淋漓盡致。火獅子的藝術效果,關鍵在於道具。過去為了保密,每年演出完就將道具全部燒掉,來年重新製作。給舞獅人著裝時,也不許外人看,更不外傳。據說溫庄村的火獅子,即是外甥爬上舅父的房頂偷偷學來的。這次是在各級領導的關懷下和老藝人的配合下,才得以將此藝術珍品收集整理出來。

簡介


獅舞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表演形式,流傳於山東及全國各地,甚為普遍,受到群眾的歡迎。獅舞是吉祥的象徵,能表達人們的美好祝願及幸福嚮往,並寓意著除害消災的寄託,因此,有著悠久的歷史,火獅子是其中的一種形式。“火獅子”因獅毛由點燃的火捻組成,演出時通身竄火星而得名。它流傳於莘縣,是目前唯一保留較為完好的演齣節目。據老藝人徐漢濱講,莘縣東街的火獅子是從十八里鋪鄉鞠屯村學來的,從第一代老藝人康萬錄算起,到1965年最後一代表演的任宗路,已流傳了5代,後來傳到溫庄村,至今只有溫庄的火獅子屢演不衰。

詳細介紹


火獅子是在農民祭春求雨時,僅只在農曆二月二(“龍抬頭”日)晚上表演的。其時正是“月黑頭”天,夜裡表演火獅子,只見由火光線條構成的火獅子突然竄出,萬點火星閃爍,堪稱奇觀。因受道具的制約,火獅子的表演時間很短,一般只有10分鐘左右,因而民間有“二月二姥娘一會兒就走,東街的火獅子—不撐時候”的歇後語。
火獅子的製作共分頭、身、尾三大部分,獅頭用竹片、細鐵絲、細麻繩紮成,然後在竹片上鑽眼插火捻,口、舌、耳、鼻、眼、眉等也均以竹片和鐵絲、火捻製成。獅身又分三部分。前肢,它的上肢是人的胳膊,由6塊木板連接起來包裹其外,下肢是人手拿的木拐,拐上有火捻。後肢,上下兩肢各裹6塊木板,上打有均勻的小孔,綴上火捻,即成獅身外衣。獅尾是一根棗木樹枝,綴上火捻。連接頭、尾的是脊背上一根1米長的柳樹棍。火捻是用民間俗稱的“細火紙”外包“毛頭紙”搓成。每逢演出,全村老少都做火捻,將紙搓成30多厘米長的捻,再對摺搓成16厘米長的捻繩,然後將捻搓至堅實挺直為止,最後將搓好的紙捻用食油浸泡,待紙捻全部浸透后晾乾,綴於獅子外衣上。火獅子的裝扮是,表演者先披濕麻袋,外著捻子外衣。卸裝的關鍵就在連接前後的梭子,梭子必須一拉就全身解開。如果梭子解不開,就會火燒身了。
火獅子的表演原有大獅兩隻(為了使獅子高大威風,每隻獅子均由一位身體魁梧、強健的年輕人扮演)、小獅子兩隻和逗獅人。現在表演已無小獅。火獅子的表演動作有“晃肩”、“搔癢”、“抖毛”、“揚爪”、“打舒展”、“轉頭用尾”、“㨄高”等動作。兩獅子還可穿插做追逐或爭搶繡球等即興表演。逗獅人手拿的火繡球也由火捻組型,即將火捻綴於木板竹片組成的球體上,動作以晃球、轉球、抖球為主。
火獅子用打擊樂伴奏,樂隊根據表演者的動作給予及時而恰當的鑼鼓點配合,主要是烘托氣氛,動作不要求踩上節拍。
溫庄火獅子是我省重要的民間舞蹈形式,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流傳廣泛,有著濃郁的鄉土氣息,是民間最原汁原味的娛樂方式。“莘縣溫庄火獅子”2006年底入選聊城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入選山東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火獅子舞因獅毛由點燃的火捻組成,演出時通身躥火星而得名。火獅子原來在農民祭春求雨時活動,僅在農曆二月二(“龍抬頭”日)晚上表演,暗夜裡表演火獅子,只見萬點火星閃爍,蔚為奇觀,因受到道具的制約,火獅子表演的時間很短,一般十分鐘左右。
據老藝人徐汗濱(生於1907年)介紹,莘縣東街的火獅子是從十八里鋪鄉鞠屯村學來的,從第一代老藝人康萬錄算起,到1965年最後表演的任宗路(生於1935年)已經流傳了五代。後傳到溫庄村,至今傳演不衰。
火獅子造型奇特,每隻火獅子的獅毛是由三千六百支火捻組成,造型共分頭、身、尾三大部分。獅頭用竹片、細鐵絲、細麻繩組成,然後在竹片上鑽眼插火捻,口舌耳鼻眼眉等也均以竹片和鐵絲、火捻製成。火獅子的裝扮是表演者先身披濕麻袋,外穿捻子外衣,卸袋的關鍵就在連接前後身子的梭子,梭子必須一拉就開,如果梭子扣解不開,就會引火燒身。
表演時,觀眾只看到由細碎的火星勾勒出的威武高大的獅子形象,卻看不見舞獅子的人。當火獅子追逐跳躍時,渾身星光閃閃。火星不停地抖落,在其晃肩抖毛時,通身火星四濺,順著風勢,忽明忽暗,火星閃爍。火獅子的效果關鍵在於道具,過去為了保密,每年演出完就將道具全部燒掉,來年重新製作,給舞獅子的人著裝時,外人不許觀看,更不外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