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理論法學研究中心
吉林大學理論法學研究中心
吉林大學理論法學研究中心是經教育部批准的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由吉林大學法學研究所改制而成,為中國理論法學科學研究的核心基地,是重點研究基地和重點建設學科,為中國法學發展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做出了貢獻。
1988年,吉林大學以法學理論學科教師為主體成立了法學研究所。1999年,經過人事改革、人員重組和機構調整,更名為吉林大學理論法學研究中心。2000年,經教育部批准成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2年,中心的法學理論學科經教育部批准成為國家重點建設學科。2003年,經人事部、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批准設立法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吉林大學理論法學研究中心的發展目標是建成全國領先、並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理論法學領域的科學研究中心、人才培養中心、學術交流中心、信息中心和諮詢服務中心。
吉林大學理論法學研究中心主任由我國著名法學家張文顯教授擔任。中心設有學術委員會和8個研究所,即法理學研究所、西方法哲學研究所、法律社會學研究所、法律文化與比較法研究所、法律經濟學研究所、人權理論與人權法研究所、立法學與司法學研究所、部門法哲學研究所。中心薈萃了一批優秀的科研人才,其中包括中國著名法學家張文顯教授、著名學者鄧正來教授、傑出青年法學家姚建宗、黃文藝教授等,共有專兼職研究人員共47人,其中教授29人,博士生導師28人。他們在長期的合作研究過程中,形成了共同的理論旨趣和社會責任感,在國內外法學界具有相當影響。
在科學研究方面,截止到2006年,中心研究人員先後承擔國家級課題14項、部級課題20項、省級課題6項,獲得課題經費1150餘萬元;出版學術專著、譯著和教材68部,發表學術論文330餘篇。中心研究人員完成的教學成果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完成的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獎勵18項。中心已成為中國理論法學科學研究的核心基地。
在人才培養方面,中心擁有法學理論、法律史兩個碩士點和法學理論、法律經濟學(與經濟學院共創)兩個博士點,開展了“法學理論前沿博士論壇”、“生活中的法理系列論壇”、“小南湖讀書小組”、“原典閱讀”等豐富多彩的學術活動。中心承擔的“法理學”課程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張文顯教授主持編寫的“九五”、“十五”國家級重點規劃教材《法理學》,教育部研究生工作辦公室推薦的研究生教學用書《馬克思主義法理學--理論、方法和前沿》在國內廣為使用,具有深遠影響。作為高層次法學理論人才培養基地,中心每年向全國高校、科研機構、實務部門輸送一大批優秀的碩士和博士畢業生。據《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對全國研究生專業的評估,中心的法學理論學科從2002年以來連續5年在國內高校排名第一。
在學術交流方面,中心舉辦“當代法學名家講座”、“海外學者講座”、“法學學術圓桌”、“青年學者論壇”等學術活動,每年邀請數十位國內外著名學者來吉林大學講學。中心舉辦“北歐-中國國際人權法教師研修班”、“法律職業共同體與中國法治之路”、“中國法學的反思與前瞻學術論壇”、“西方法哲學講習班”等大型學術會議,加深國內外學者的學術交流。中心研究人員分別在美國、英國、德國、荷蘭、比利時、日本等國家的著名高等學府從事過學術研究、講學和訪問,與國外同行專家保持經常性的學術聯繫。
在網路信息建設方面,中心主辦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法制與社會發展》、法理學學科類年刊《法理學論叢》和系列出版物《法學理論前沿論壇》、《生活中的法理》等,並計劃出版《中國法學理論博士文庫》。中心開發建設了全國唯一的理論法學學術網站“中國理論法學研究信息網”,及其子網“正來學堂”、“文獻檢索”、“視頻網”、“圖書網”、“馬克思主義法學資料庫”、“全球化資料庫”,正在建設“1900年以來法學理論專業文獻”大型資料庫。中心圖書館所藏各類文獻資料4萬餘冊,併購買了LexisNexis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