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樹寒禽圖
雪樹寒禽圖
《雪樹寒禽圖》是南宋畫家李迪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此圖描繪了覆雪的竹葉,輕染薄雪的棘枝,以及悄立枝頭棲息的伯勞。圖中山坡以粗筆勾出,寫一叢衰草,更添雪意。雙勾寫竹、樹榦,敷色渲染。雀鳥以沒骨及勾勒相結合繪出,寫實生動。對於積雪的表現,直接將白粉厚塗在枝幹與竹葉上,表現出積雪壓枝的凝重感,清空靈逸。
雪樹寒禽圖
款“淳熙丁未歲李迪畫”,鈐一印模糊不辨。
《雪樹寒禽圖》是李迪在南宋孝宗、寧宗時期,畫院任職時的作品,此時的南宋繪畫仍以傳承北宋風格為主要特色,此幅作品正是這個時期繪畫形式的代表。根據題款可知,該圖作於淳熙十四年(1187年),是所見李迪具年款最早的一幅,但也是晚年之作。
《雪樹寒禽圖》被畫家畫得很有意境。在一片冰天雪地里,寒風蕭蕭,繪一棵枯樹,木葉盡脫,枝幹槎椏如鐵,挺立於漫天灑落的風雪之中,枝幹、杈丫上到處都有積雪,但其上仍舊棲息著一隻山禽。樹根旁穿插一叢竹枝,竹葉茂密,葉上亦布滿白雪,由於被積雪所壓,葉梢微垂,竹下又繪野草一棵,更富野趣。
此畫面緊扣“雪”“寒”二字,表現一株枯樹立於雪中,樹葉已蕩然無存,樹權疏落有致地指向天空,旁邊留白,以示積雪;淺淡的色調與以墨染暗的天空形成強烈的對比,使人觀之第一眼便落在“寒禽”身上,那隻棲息於枝幹上的小鳥,似乎是倦於飛翔,停在這裡暫且休息,它安詳地立在枝頭上,凝視著微茫的雪色,顯得是那麼自在、平和,全然看不到一絲對凜冽風雪的膽怯、畏懼,全然無視自己所處自然環境的惡劣。在意境的塑造上,畫家著意渲染冬季寒冷肅寂的氣氛,然而在靜寂中又透出自然界生命的活力,那在風雪中淡然挺立的、令人憐愛的寒禽,以及雪竹的凌寒不凋,顯示著一種生生不息的力量。
《雪樹寒禽圖》局部
圖中無論是枯枝、竹葉,還是地面、空中都遍布雪花,歷史上,唐人畫雪,用“灑粉法”者居多,畫家在繪冬景時常彈灑白粉以示雪花;五代后又是水墨盛行,就改用墨色烘染、留白,以示積雪。在《雪樹寒禽圖》中,畫家則融合兩法,背景用墨色層層積染,既烘托冬天氣候的陰冷,又在枝、葉及地面上留白,或加染白色以示積雪,同時周圍點灑輕淡的白粉,表示出紛揚的飛雪。全圖以墨色為主,薄染白粉,僅在飛禽的背羽上略敷青色,已然在素雅中透出明艷。畫家善於運用不同的筆法描繪鳥和樹木不同的物性,把工筆和粗筆的技法融和在一起,豐富了花鳥畫的表現方法。
觀者能通過此圖的描繪深刻領略到李迪紮實的寫實能力:圖中的這棵枯樹主幹以s形向上伸張,已將整個畫面撐起,無論是枝幹的虯曲、槎椏,還是筆力的遒勁、挺拔,都無可挑剔。再加上一叢雪竹,其枝葉布排的高低、疏密,還有其自身及與枯樹間的穿插、錯落,都合乎現實實物中的真情實理。尤其是那隻山禽,造型精緻,神情安寧,不畏飛雪、嚴寒所困,使寒冽蕭瑟的畫面平添生機。
此幅作品以三角形為主基調,整個畫面的正空間由兩個大的三角形構成,其一是雪地山坡所構成的三角形:其二是竹子和棘樹所構成的三角形。這兩個三角形穩定了畫面的構圖結構。在兩個大的三角形中又有無盡的小三角形變化,如竹子是由三個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分組構成,並且形狀自身又有許多小的變化;棘樹的整體與局部也呈三角形狀,等等這一切,無不與畫面的情意相關。倘若失掉這種形狀的分割,畫面就很難有強勁的力度,也就失掉了冷逸、詩意化的境界感覺。
清代書畫鑒賞家吳其貞《書畫記》:“精俊如生,氣韻絕倫”。
當代美術評論家梁濟海:此圖筆法極為工緻,雙勾竹葉,勁挺有力。枯枝的盤曲如硬鐵,與翎毛的柔細用筆形成了強烈的剛柔對比。雖然用筆略嫌刻板,但仍不失為一幅精美之作。
此畫經清高士奇、謝松洲、清內府,近人龐元濟等收藏。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李迪(生卒年不詳),南宋畫家,河陽(今河南孟州南)人。供職於孝宗、光宗、寧宗三朝畫院。擅寫生,花鳥、竹石、走獸皆精,亦作山水小景。大幅氣象豪邁,小品精細入微,晚年猶能作纖入毫筆的刻畫。存世作品有《雪樹寒禽圖》《楓鷹雉雞圖》《風雨歸牧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