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細胞增高

血液中數目最多的白細胞

中性粒細胞是血液中數目最多的白細胞,占外周血白細胞的50%~70%,其在血液中平均壽命約5.4天。在局部感染或損傷情況下,它們可很快穿過血管壁進入組織發揮作用,而且進入組織后不再返回血液中。中性粒細胞來源於骨髓的造血幹細胞,在骨髓中分化發育后,進入血液或組織。中性粒細胞的細胞核呈桿狀或分葉狀,分葉核一般為2~5葉,葉間有細絲相連。中性粒細胞的胞質中充滿了大量細小的兩種顆粒,其中嗜天青顆粒約佔顆粒總數的20%,是一種溶酶體,含有酸性磷酸酶髓過氧化物酶等,能消化分解吞噬的異物。另一種是特殊顆粒,約佔顆粒總數的80%,是一種分泌顆粒,內含乳鐵蛋白、吞噬素、溶菌酶等,能殺死細菌,溶解細菌表面的糖蛋白

功能


● 中性粒細胞具有趨化、吞噬、殺菌等多種生物學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殺傷細胞。當局部組織受到細菌等侵害時,中性粒細胞在趨化因子等作用下,穿越毛細血管壁進入周圍組織,向病變局部大量集中,並進行活躍的吞噬和分泌活動。吞噬了細菌的中性粒細胞或被巨噬細胞吞噬,或變性壞死成為膿細胞。
● 同時,中性粒細胞表面具有IgG Fc受體和補體C3b受體,也可通過調理作用或ADCC作用促進和增強其吞噬、殺傷能力。故中性粒細胞是機體抗感染尤其是抗化膿性細菌感染的第一道免疫防線的重要組成成分。
● 此外,中性粒細胞可引起感染部位的炎症反應並參與某些型別超敏反應的發生過程,從而導致機體的免疫病理損害。

臨床意義


● 1.細菌感染
● 是中性粒細胞增多的最常見原因,包括化膿性球菌和一些桿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細菌感染,一般情況下,全身性感染較局限性感染、重症感染較輕症感染的中性粒細胞增高明顯。
● 2.真菌、寄生蟲及病毒感染
● 可導致輕至中度的中性粒細胞增多。
● 3.廣泛的組織損傷或壞死
● 嚴重外傷、較大手術創傷、大面積燒傷、組織壞死等可見中性粒細胞增多。
● 4.惡性腫瘤
● 胃腸道腫瘤、肺部腫瘤,尤其是肝癌、肺癌轉移時,中性粒細胞可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