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新進展
眼科新進展
《眼科新進展》雜誌是新鄉醫學院主辦的眼科學高級學術刊物,創刊於1980年9月。2006年由雙月刊改為月刊,進口銅板紙印刷。2000年和2001年先後入選美國《化學文摘》和俄羅斯《文摘雜誌》(均為國際公認的六大檢索系統之一),2002年入選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醫學(眼科學)核心期刊(詳見:《醫學核心期刊指南》,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出版)。2008年入選中國中文核心期刊,並被評為河南省二十佳期刊。
眼科新進展的辦刊思路是:全心全意依靠廣大眼科醫學工作者,為讀者和作者服務。
加強眼科醫學科學研究,促進眼科醫學信息交流,指導並服務於眼科醫學科研、醫療和教學工作,為中國乃至國際眼科醫學事業的發展和全人類的健康作出積極貢獻。
辟有名家講壇(Editorial)、實驗研究(Experimental study)、應用研究(Applied study)、文獻綜述(Review article)等欄目。
讀者對象主要是眼科學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者。
《眼科新進展》雜誌由眼科學教授余戎任名譽主編,楊尊之教授任主編,全國知名眼科專家教授組成編委會。
1 文稿的內容和格式
一篇完整的醫學論文應包括以下內容:文題、作者署名、英文關鍵詞及摘要、中文關鍵詞及摘要、正文、參考文獻、表格、圖及圖說明等。論文內容與格式要求如下。論文的格式應符合《生物醫學期刊投稿的統一要求》(第五版),正文格式為IMRaD格式,即引言(Introduction)、材料與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結果(Result)和討論(Discussion)。
1.1 文題頁(title page)文題頁的內容包括文題、作者署名(英文文題及作者署名隨英文摘要)、作者簡介(省部級以上科研基金資助項目論文及實驗研究論文,加英文作者簡介)、基金資助項目說明(包括中文和英文)、註釋及致謝、研究單位等(包括中文和英文)。
1.1.1 文題文題 頂格書寫。文題應準確、具體;簡潔、明了;醒目而富有深度;文題中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元素符號、分子式等;阿拉伯數字不要放在文題之首。文題應用最少的文字表達最多的、有價值的信息,儘可能省去“……的研究”,“……的觀察”等無特定意義的詞。
1.1.2 作者署名 頂格書寫,人名和人名之間空1格,單姓單名者,姓與名之間空1格。本刊要求,每篇論文作者一般不超過6人。集體署名者應在文後寫出主要責任者或執筆人。必要時,按照國際慣例給出通訊作者。作者署名的條件:(1)參與了課題的構思與設計或資料的分析與解釋;(2)參與了論文的起草或對重要內容作了重大修改;(3)最終完成論文者,至少應參加過討論和定稿,並對論文有答辯能力。這3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方可成為作者。
1.1.3 作者簡介 投稿時請附一簡短的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簡介,內容包括:作者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學位(碩士以上者)、職稱、職務、聯繫電話(請註明宅或辦)和E-mail地址等。省部級以上科研基金資助項目論文及實驗研究論文,加英文作者簡介。
1.1.4 註釋及致謝 註釋的內容包括:課題資助單位、課題編號(本刊規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科研基金資助課題論文一般在3個月內發表,衛生部、教育部、國家醫藥管理局、各省科委等省部級科研基金資助課題論文一般在5個月內發表,稿酬從優。其他科研基金資助課題論文適當考慮優先發表,請作者註明)。該文是否在學術會議上宣讀或交流過、是否以其他文種發表過等請註明。致謝的主要對象是:(1)提供幫助的部門領導;(2)經濟和物質方面的支持者;(3)學術方面的指導者;(4)技術方面的協助者;(5)作者認為需要致謝的其他人員。注意:必須徵得被致謝者同意方可在文中致謝。具有重大國際競爭價值的研究論文,請作者通過電子郵件詳細說明,並附本刊2位編委推薦信。確認以後,隨時發表。
1.1.5 研究單位 文題頁的最下方給出研究單位,中文內容包括郵政編碼,單位所在地、單位名稱;英文用From the……開始,並給出所有作者的詳細地址,具體格式見本刊。重點實驗研究和應用研究文章一旦錄用,編輯部將在退修文稿的同時通知第一作者寄2寸照片1張,照片和論文同時發表(不願意發表照片者請說明)。本刊發表作者照片和作者簡介的唯一目的是加大對作者的宣傳力度,希望得到廣大作者的理解和支持。其他文章不發表作者照片。
1.2 關鍵詞和摘要(Key Words and Abstract)文章的第二部分為關鍵詞和摘要。英文關鍵詞和摘要在前,中文關鍵詞和摘要在後。二者分開撰寫,不得接排。關鍵詞3~10個,放摘要之上。本刊實驗研究、應用研究及文獻綜述在投稿時要求撰寫出中英文摘要,其中實驗研究、應用研究採用結構式摘要,文獻綜述採用指示性摘要。結構式摘要的內容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結果(Result)、結論(Conclusion)等。中文摘要不超過400字,英文摘要與中文摘要對應,建議不要超過250個詞。摘要應簡潔、明了,盡量用最少的文字表達最多的信息,給出本文的主要結果和結論。摘要中不得使用圖、表、公式、分子式、化學結構式,不得引用參考文獻。英文摘要的文題最前面最好省略冠詞,文題首詞的首字母大寫,其餘均小寫(不包括某些應該使用大寫者)。英文摘要中作者必須全部列出,不得省略。人名拼寫根據國家標準和國際慣例,採用以下書寫形式:如拼為PAN Bo-Rong,歐陽俊傑拼為OU-YANG Jun-Jie等。姓全大寫便於西方人區別中國人的姓和名。
1.3 正文(text)正文包括4個內容,即引言(Introduction)、材料和方法(Material and Methods)、結果(Results)和討論(Discussion)等,這是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推薦的醫學論文的溫哥華格式,也叫IMRaD格式.
1.3.1 引言 引言一般不超過250個字,闡明研究目的、研究或觀察依據、國內外研究現狀等。引言部分可引用少量參考文獻,不應進行詳細討論。
1.3.2 材料和方法 說明觀察或實驗對象(患者或實驗動物,包括對照)的選擇方法和標準。詳細描述實驗儀器及方法。對他人建立而尚未為人們所熟悉的實驗方法應提供參考文獻,自己建立的實驗方法或對原實驗方法有實質性改進者應詳細描述。
1.3.3 結果 按邏輯順序用文字、表和(或)圖敘述或列出該文研究結果。凡用文字能表達清楚者盡量不用表和圖:不要在正文中重複表和圖中已有的數據和資料,只需強調或概括該研究的主要發現。
1.3.4 討論 討論部分是對結果的分析與解釋,應著重討論研究中新的和重要發現,以及由此得出的結論。不要單純或過多重複引言或結果部分的數據和其他資料。討論部分的寫作應結合國內外相關文獻進行比較和分析,正確評價他人和自己的研究成果及其意義,解釋偶然性和必然性,並提出有待於進一步研究的問題。討論中避免提出本文資料和結果不足以支持的結論。理由充分時可提出新的假設。
1.4 參考文獻(Reference) 參考文獻是學術論文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參考文獻不能省略。本刊對參考文獻的數量不做明確限制,凡是應該給出參考文獻者,均應給出參考文獻。所引參考文獻必須是作者親自閱讀的文獻,以近5年公開發表的文獻為主,未發表的個人觀察資料和通信不得列為參考文獻。有價值的書面通信資料可在文章中夾注,如“……我不同意N Engl J Med 所用的結構式摘要”(R.Brian Haynes,1992,個人通信)。論文中引用的參考文獻應仔細核對,保證準確無誤。本刊參考文獻的引用和文後著錄採用順序編碼格式。按照參考文獻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用帶方括弧的阿拉伯數字(如[1],[2],[3]……)依次標註,標註的形式如下:Vanichkin等[1]認為:處於免疫抑制狀態下的網脫患者,手術預后差;處於免疫抑制狀態下的網脫患者,手術預后差[1,3?5];角膜上皮細胞的培養方法見參考文獻[1]。
2 幾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2.1 標題層次 本刊採用1,1.1,1.2,2,2.1,2.2,3,3.1,3.2,3.3等表示標題層次,書寫時一律左頂格。一級標題后不接排任何內容,二級標題下如不再分出三級標題,可接排。標題層次不得超過4級。各級標題序號后及標題后空一格,不用標點符號。
2.2 計量單位 計量單位一律採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見:《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中的應用》,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87)。血壓和眼壓可用kPa,也可用mmHg,但用mmHg時應註明1kPa=7.5mmHg。當量濃度改為摩爾濃度(mol·L-1,mmol·L-1,μmol·L-1)。分子量已知的情況下,質量濃度也應換算為摩爾濃度。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總蛋白、脂蛋白、總血脂等的含量仍使用“g·L-1”;葡萄糖、鉀、尿素、皮脂酮、肌酸、鐵、鉛、抗壞血酸等用“μmol·L-1”,體積做分母時一律用“升(L)”,不得用“cm3”、“mm3”、“dL”和“mL”。所有試劑和藥品的百分比濃度應換算為摩爾濃度、質量濃度、質量分數或體積分數。一個組合單位內不得有2條或2條以上斜線,如mg/kg/d應為mg·kg-1·d-1。1秒應寫為1 s,2分鐘應寫為2 min,3小時應寫為3 h,7年應寫為7 a。國際單位用IU或U表示,微米採用μm不能用μ.
2.3 數字用法 凡有明顯數量意義者均應用阿拉伯數字,如1個,1例等。小數點前、后若超過4位數時,從小數點算起向左或向右每3位空0.5 space,如3 053 233,4.256 1。4位阿拉伯數字單獨使用可不空格。2×103~5×103可寫為(2~5)×103,不得寫為2~5×103,50%~80%可寫為(50~80)%,不得寫為50~80%;3cm×4cm×5cm不得寫為3×4×5cm,或3×4×5cm3。1995年不得略寫為95年或’95年,也不得使用時間代名詞。
2.4 表和圖 表和圖應集中附在文章最後,正文中標出表和圖的位置,最好用方框表示,並在方框內寫明“此處放表×”,“此處放圖×”等。每個表和圖各佔一頁,每篇論文最多不超過6個圖和表。表格製作應符合統計學製表原則,一般採用三線表或四線表。表格設計應美觀大方,給出表序、表題。實驗研究和應用研究論文用英文製表,表題用中、英文對照,中文在上,英文在下。線條圖最好用計算機製圖,也可以用碳素墨水或專用繪圖墨水在硫酸繪圖紙或厚白紙上繪製,線條平滑,粗細均勻,大小以8cm(寬)×5cm(高)為宜。圖中所有數字、符號及文字一律用印刷體植字(6號字)。實驗研究和應用研究論文用英文製圖,圖題或圖說明用英、中文對照,英文在前,中文在後。照片圖需反差鮮明,清晰易辨,無邊框。必要時,顯微照片內應給出長度標尺。提請讀者注意的圖中重要部分用“↑”指示。若需發表個人面部照片,必須出示患者或其法定監護人同意刊登照片的書面許可證明,或通過技術處理,以達到不能辨認的目的,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法律糾紛。照片背面用鉛筆輕輕寫上作者姓名、文題與序號,並用“↑”標明上下方向。圖說明可單獨另紙書寫。作者應向編輯部說明,論文中的照片圖有無必要印成彩色圖,並說明是否願意支付彩圖製版費。
3 投稿要求
3.1 文稿請用計算機列印,英文字母分清大小寫、正斜體和上下角標,並存檔保存,以備論文修改時用(實驗研究、應用研究和文獻綜述投稿時請提供軟盤或電子投稿)。我刊錄用的文章,修回稿必須提供3.5寸軟盤,也可以電子郵件投稿或者採用在線投稿。請用Word文檔列印,每頁400字。注意:不要用WPS稿紙格式列印。論文論點鮮明,論據可靠,語言精鍊,行文流暢,禁止使用不規範的簡化字。醫學名詞術語應以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醫學名詞》為準,如“晶體”應為“晶狀體”,“色素膜炎”應為“葡萄膜炎”,“視[神經]乳頭水腫”應為“視[神經]盤水腫”,“脈絡膜下驅逐性出血”應為“脈絡膜下爆發性出血”等。
3.2 實驗研究、應用研究和文獻綜述一般不超過4 000字,最多不超過5 000字,臨床報告不超過2 000字,病例報告限1 000字以內,其他文稿視情況而定。
3.3 投稿請附單位推薦信和投稿說明信(綜述除外)。稿件的真實性和保密性審查由作者單位負責。投稿說明信中,請作者擔保論文的真實性,並簡要介紹該研究的科學性、先進性及可能的應用前景。作者認為需要介紹的其他情況,也可在投稿說明信中予以說明。
3.4 有重大發現或有國際競爭價值的研究論文請作者聲明,本刊將視具體情況在顯要位置優先發表。
3.5 凡在本刊發表的論文獲得科研成果獎者和優秀論文獎者,請作者將獲獎證書的複印件寄編輯部一份,本刊將免去該作者當年所有投稿的審稿費。獲獎證書可作為以後錄用稿件、增選編委和審稿人的參考。
3.6 本刊對來稿將儘快做出處理,是否錄用儘可能在3個月內通知作者。超過3個月未收到錄用通知或修稿信,請作者來信、來電查詢;6個月後未收到錄用通知或修稿信,作者可自行處理。
3.7 本刊堅持質量面前人人平等,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將盡一切可能為職稱晉陞者和成果申報者提供方便。
3.8 編輯部對來稿有修改權,重大的內容修改將徵求作者意見,以求達成共識。由於編輯部人員有限,不錄用的文稿一般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文稿已經刊用,酌致稿酬,並贈當期雜誌1冊。
3.9 歡迎作者和讀者登陸我刊網站,查詢有關信息。希望各位編委積極參與我刊的在線審稿。歡迎具備條件的專家學者,積極申請擔任我刊的審稿人。
3.10投稿請寄:453003 河南省新鄉市,新鄉醫學院《眼科新進展》雜誌編輯部。
硫辛酸煙酸二聯體對丙烯醛損傷ARPE-19細胞的保護作用 | 王觀峰;姚敏;李文立;鄒秀蘭;鄒玉平;皮榮標; |
超聲乳化致恆河猴角膜內皮損傷動物模型的建立 | 朱勤;胡敏;劉海;胡竹林;肖中男;孫曉梅; |
以纖維蛋白凝膠為載體培養兔角膜緣上皮細胞 | 柯紅琴;劉磊;栗靜;王虎傑;徐曼; |
羥基喜樹鹼對大鼠角膜移植后CD4、CD8、CD25表達的影響 | 黃竹;李兵;金創; |
補腎活血中藥對大鼠慢性高眼壓模型視神經病理改變的影響 | 李翔;馬世勇;李娟;王毅; |
骨髓間充質幹細胞向光感受器樣細胞和視網膜神經樣細胞的分化 | 徐志剛;穆敬中;呂淑慧;李宏;劉遠光; |
未成熟樹突狀細胞在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應中的作用 | 付燕;杜安傑;高曉唯;李文靜;李霞;趙旭東; |
成品生物羊膜和晶狀體前囊膜在兔眼超聲乳化聯合小梁切除術中的應用 | 秦書娟;劉偉;季健;邢小麗;劉愛華; |
特發性脫髓鞘性視神經炎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厚度和黃斑厚度的變化特點 | 張譯心;鞏琰;戴艷麗;黃厚斌;魏世輝; |
IOLMaster與四種人工晶狀體屈光度計算公式的準確性研究 | 劉珣;王欣玲;張勁松;閻啟昌;柏全豪; |
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血漿蛋白質組學初步研究 | 徐新榮;仲路;黃冰林;周欣;魏源華;王玲;王富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