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外科雜誌

中華醫學會主辦期刊

《中華外科雜誌》創刊於1951年,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華醫學會主辦並直接出版的高級醫學科技期刊。

歷史沿革


1951年1月,《中華外科雜誌》創刊。
1994年,該刊為月刊。
2004年,該刊改為半月刊。
2014年11月,該刊成為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欄目介紹


欄目方向

讀者對象
《中華外科雜誌》以高、中級外科醫生及相關的研究人員為讀者對象。
報道內容
《中華外科雜誌》主要報道外科領域領先的科研成果和臨床診治經驗以及對外科臨床工作有指導作用的基礎理論研究。主要欄目有論著、薈萃分析、述評、專家論壇、綜述、病例報告、診治經驗、技術交流、臨床病例討論、學術爭鳴、專題講座等。
主要欄目
《中華外科雜誌》主要有臨床論著、述評、綜述、臨床病理討論、學術爭鳴、外科新技術、書評、基礎研究等欄目。

資源保障

據2018年10月《中華外科雜誌》主辦單位中華醫學會官網顯示,中華醫學會擁有67萬名會員、88個專科分會、462個專業學組,學會出版發行183種紙質、電子系列醫學期刊,每年主辦、承辦近200個國際國內醫學學術會議。

學術交流

2015年9月20日,由《中華外科雜誌》編輯部主辦的“《3D腹腔鏡技術在泌尿外科應用專家共識》討論會”在北京舉行。來自中國各地的12位泌尿外科專家參與了討論。
中華外科雜誌
中華外科雜誌

投稿指南

1、文稿:應具創新性、科學性、導向性、實用性。文字務求準確、精鍊、通順、重點突出。論著類稿件一般不超過6000字(包括摘要及圖、表和參考文獻),講座、綜述、會議紀要、臨床病理(例)討論類文稿字數可視情況而定。
2、文題:應力求簡明、醒目,能準確地反映文章主題。中文題名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最好不設副標題。盡量不使用縮略語。英文題名不宜超過10個實詞。中、英文題名含義應一致。
3、作者:姓名在題名下按序排列,排序應在投稿前由全體作者共同討論確定,投稿后不應再作改動,確需改動時必須出示單位證明以及所有作者親筆簽名的署名無異議書面證明。作者來自不同單位或科室時,每名作者的單位、科室、所在城市及郵編均需列出;作者和單位以上標1、2、3……一一對應。作者單位下方需列出通信作者及其Email、電話。英文作者及其單位的著錄內容應與中文相對應。
4、摘要:論著類、評論性(述評、專家論壇)和綜述類文稿(綜述、專家講座)文稿需附中、英文摘要。論著類文稿按結構式摘要格式撰寫。摘要應採用第三人稱,內容應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結果(Results)”和“結論(Conclusions)”。摘要中不列圖表,不引用文獻,不加評論和解釋。評論性和綜述類文稿按指示性摘要格式撰寫,歸納展示文章的主要內容。
5、關鍵詞:論著類文稿需標引2~5個中、英文關鍵詞。應盡量從美國NLM的MeSH資料庫中選取,其中文譯名可參照中國醫學科學院信息研究所編譯的《醫學主題詞註釋字順表》。未被詞表收錄的新的專業術語(自由詞)可直接作為關鍵詞使用,排在最後。中醫藥關鍵詞應從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編寫的《中醫藥主題詞表》中選取。
6、圖表:圖片應分別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次序連續編碼。每幅圖片應冠有圖題和相應的說明。圖片建議採用TIF格式。表格建議採用三橫線表(頂線、表頭線、底線),如遇有合計和統計學處理內容(如t值、P值等),則在此行上面加一條分界橫線;表內數據要求同一指標有效位數一致,一般按標準差的1/3確定有效位數。圖片、表格或其中內容若引自其他文獻,應註明出處。

人員編製


據2018年10月《中華外科雜誌》官網顯示,《中華外科雜誌》(2012年12月)第十三屆編輯委員會擁有顧問11人,編委123人,通訊編委106人。
職務姓名
顧問周良輔邱貴興、王天佑、冷希聖、那彥群、劉允怡、姜洪池鄭樹森、范上達、吳清玉陳孝平
編委敖英芳、別平、蔡建強、蔡秀軍、柴家科、陳伯華、陳規劃、陳曦、陳鑫、陳忠、陳仲強、董家鴻、竇科峰、方馳華、房學東、馮世慶、符偉國、高長青、耿翠芝、耿小平、顧晉、郭京、郭偉、郭衛、海涌、何曉順、何裕隆、何志嵩、赫捷、胡三元、黃鶴光、季加孚、姜保國、姜建元、姜軍、金大地、景在平、蘭平、李淳德、李非、李漢忠、李輝、李基業、李明、李寧、梁廷波、廖利民、廖泉、凌鋒、劉昌偉、劉大為、劉俊峰、劉連新、劉彤、劉文英、劉續寶、劉蔭華、劉永鋒、劉忠軍、盧實春、羅開元、羅卓荊、呂國華、毛穎、苗毅、牛曉輝、彭承宏、秦仁義、秦新裕、邱輝忠、邱勇、全志偉、任建安、沈中陽、石應康、舒暢、宋茂民、孫備、孫誠誼、孫立忠、孫天勝、孫穎浩、唐健雄、田光磊、田偉、田增民、王春生、王春友、王大明、王漢東、王捷、王滿宜、王杉、王深明、王岩、王以朋、王長利、王振軍、韋軍民、翁習生、吳德全、吳力群、肖建如、修典榮、徐志雲、楊連粵、楊尹默、楊勇、楊子明、葉定偉、於健春、余佩武、袁文、張洪、張水軍、張太平、張學文、張忠濤、趙一鳴、趙玉沛、鄭成竹、周定標、周躍、朱繼業
通訊編委畢建威、常光其、車向明、陳凜、陳曉東、陳亞進、程黎明、戴夢華、董健、董明、杜世新、方文濤、馮華、桂鑒超、韓加剛、郝純毅、賀青卿、賀石生、洪毅、黃昌明、黃志勇、霍楓、紀志剛、莢衛東、賈鑫、姜格寧、姜可偉、姜勝利、姜維良、蔣宏傳、蔣青、李放、李國新、李健文、李江濤、李金鋒、李良、李勇傑、李幼生、林松、劉寶戈、劉海鷹、劉金鋼、劉倫旭、劉榮、劉曉光、劉穎斌、樓文暉、盧旺盛、魯世保、馬華松、馬潞林、馬文斌、馬遠征、牟一平、彭寶崗、沈柏用、沈彬、沈晨陽、沈建雄、沈坤煒、史占軍、孫益紅、湯小東、唐佩福、唐小斌、唐躍、田文(解放軍總醫院)、田文(積水潭醫院)、童培建、萬虹、王堅、王健全、王昆華、王少波、王錫山、王新偉、王毅軍、尉承澤、吳丹明、吳勁松、吳克瑾、吳文銘、吳新寶、伍驥、肖毅、辛世傑、徐澤寬、楊柳、楊揚、姚宏偉、於存濤、張保中、張寰、張清、張永剛、張永傑、仉建國、趙青川、趙永福、鄭樹國、周光文、周杰、朱成楚、朱維銘、朱志軍

主要成果


收錄情況

《中華外科雜誌》被CA化學文摘(美)(2014)、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資料庫(日)(2013)、CSCD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擴展版)收錄,是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

出版發行

據2020年2月12日中國知網顯示,《中華外科雜誌》出版文獻6499篇。
據2020年2月1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中華外科雜誌》載文量為9236篇、基金論文量1764篇。

影響因子

據2020年2月12日中國知網顯示,《中華外科雜誌》總被下載591384次、總被引89642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2.248、(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2.082。
據2020年2月1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中華外科雜誌》被引量為136510、下載量為924429次;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中華外科雜誌》影響因子為2.55,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第180名。

獲得榮譽


1997年,該刊被三部委評選為第二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科協二等獎。
1999年和2003年,該刊連續兩次榮獲代表中國期刊界最高榮譽的“首屆國家期刊獎”和“第二屆國家期刊獎”。
2000年,該刊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期刊。
2002年,該刊獲得科協一等獎、第二屆國家期刊獎。
2005至2010年,該刊連續榮獲“中國百種傑出學術期刊獎”。
2009年,該刊獲得“新中國60年有影響力的期刊”稱號。
2011年度和2013年度本刊兩次獲得“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稱號”。
2011年、2014年,該刊兩次入選“中國精品科技期刊”。
2014年,該刊獲得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稱號。
2015至2017年,獲得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工程資助。
2021年6月11日,入選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
2021年7月29日,榮獲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期刊獎。

文化傳統


精神理念

辦刊宗旨
《中華外科雜誌》以反映我國外科領域重大研究進展,努力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為辦刊宗旨。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中華外科雜誌》第十三屆編輯委員會領導
職務姓名
名譽總編輯黃潔夫
總編輯趙玉沛
副總編輯陳仲強、竇科峰、李寧、秦新裕、石應康、孫穎、王岩、楊子明、周定標
編輯部副主任李靜

歷任領導

屆次職務姓名
《中華外科雜誌》第一屆編委會(1951年1月)總編輯許殿乙
《中華外科雜誌》第二屆編委會(1953年1月)總編輯周澤昭
《中華外科雜誌》第三屆編委會(1956年7月)總編輯吳英愷
《中華外科雜誌》第四屆編委會(1961年1月)總編輯崔義田
《中華外科雜誌》第五屆編委會(1963年1月)總編輯崔義田
《中華外科雜誌》第六屆編委會(1978年10月)總編輯曾憲九
《中華外科雜誌》第七屆編委會(1986年5月)總編輯黃萃庭
《中華外科雜誌》第八屆編委會(1991年1月)總編輯朱預
名譽總編輯黃萃庭
《中華外科雜誌》第九屆編委會(1995年9月)總編輯朱預
名譽總編輯吳孟超
《中華外科雜誌》第十屆編委會(1999年5月)總編輯黃莚庭
名譽總編輯吳孟超
《中華外科雜誌》第十一屆編委會(2003年11月)總編輯黃潔夫
名譽總編輯黃莚庭
《中華外科雜誌》第十二屆編委會(2008年)總編輯趙玉沛
名譽總編輯黃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