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清玉

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吳清玉,男,1952年出生於黑龍江省望奎縣,畢業於廣州中山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現任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校務委員會委員、第一附屬醫院院長兼心臟中心主任。

長期從事心血管外科的臨床和有關基礎研究工作,在冠心病、先天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病等領域皆有突出建樹和創新成果,特別是疑難複雜先心病的手術療效達世界領先水平。

2012年度榮獲“中國名醫百強榜”心臟瓣膜外科上榜名醫。

人物經歷


工作經歷

1976年於廣州中山醫學院醫療系畢業,同年到北京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外科工作。
1982年獲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醫學碩士學位。
1989年和1993年分別破格晉陞為副主任醫師和主任醫師。
1994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1986年和1992年兩次赴澳大利亞布里斯班查理王子醫院任訪問學者。
1995-2004年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主管醫療和護理副院長、心外科主任,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6年獲博士生導師資格。
吳清玉生活照
吳清玉生活照
2004年3月調入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任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常務副院長、黨委副書記、心臟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已培養博士后2人,博士34人,碩士4人。
2005年被聘為中央保健會診專家。
2006年7月起任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長期從事心血管外科的臨床和有關基礎研究工作,在冠心病、先天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病等領域皆有突出建樹和創新成果,特別是疑難複雜先心病的手術療效達世界領先水平。在國際上首創了四種手術新術式治療複雜心臟畸形,
學術會議
學術會議
效果明顯優於傳統手術方法,其中Ebstein畸形解剖矯治術被國際權威心外科專家認為是治療Ebstein畸形的重大進展,美國同行還專程來北京學習此項技術。解決了法洛四聯症和冠心病外科治療上的關鍵技術問題,將法洛四聯症根治術的手術死亡率從10%降低至0.8%,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成功率99.5%以上,達國際先進水平。作為第一完成人主持的兩個科研項目“疑難先心病外科治療的臨床和基礎系列研究”、“提高冠心病外科治療效果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分別獲得2005年和2002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總計共獲國家級獎4項,部級獎9項。
1990年以來,率先在國內成功開展了心房心室雙調轉手術、Ross手術、為晚期冠心病患者植入左心輔助裝置兩年後又成功進行心臟移植等12項高難度手術,療效滿意,使許多以往不能救治的病人獲得了手術和徹底治癒的機會。

論文著作

已發表學術論文223篇,第一作者83篇,主編《心臟外科學》《冠狀動脈外科學》和《心血管外科護理學》3部專著,參加撰寫著作10部。

獲得榮譽


吳清玉參加活動
吳清玉參加活動
1995-1998年連續四年被評為衛生部醫科院優秀黨員。
1999年被評為北京市衛生系統先進個人衛生部。
2001、2002年度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2005年清華大學優秀黨員。同年被評為中國十大誠信英才。
2012年度榮獲“中國名醫百強榜心臟瓣膜外科上榜名醫。

社會活動


現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亞洲心血管外科學會常委、歐洲心胸外科學會(EACTS)會員、美國胸外科學會(AATS)會員、美國胸外科醫師學會(STS)會員、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學分會副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央保健會診專家。擔任《美國胸外科年鑒》(The 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亞洲心胸年鑒》(Asina Cardiovascular & Thoracic Annals)、《中華外科志雜》等專業刊物編委。
2000年以來,先後5次應美國專家邀請赴國外進行手術示範和學術交流,成功地為當地20餘例嚴重複雜的心臟病患者施行了手術。
吳清玉發表講話
吳清玉發表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