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阮英平的結果 展開

阮英平

革命先烈

阮英平(1913-1948),乳名蘭茹,又名阮玉齋,福建省福安縣(現福建省福安市)下白石鄉頂頭村人。共產黨少將。

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爆發後任閩東抗日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兼參謀長。

1948年2月3日在前往福州的途中,因歹徒范起洪等三人謀財害命而遭受偷襲,在寧德大寓村壯烈犧牲。

人物生平


早年當過學徒和木匠。
1931年在賽岐“旭記”茶行結識了隱蔽在那裡當木匠的共產黨員陳洪妹。
1932年隨陳洪妹回到家鄉,在下白石、甘棠等地發動群眾、組織秘密農會,開展“五抗”鬥爭。
1933年10月23日參加了曾志、任鐵鋒等領導的“甘棠暴動”;年底福安中心縣委決定在福安、寧德毗鄰地區建立安德縣委,阮英平任縣委書記。
1934年初任中共寧德縣委書記兼縣獨立營政治委員;6月兼任中共閩東特委委員;10月中共紅軍主力長征后,奉命留下堅持鬥爭。
1935年5月閩東特委恢復,葉飛任書記,阮英平任組織部長,閩東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年底特委決定成立閩東軍分區(獨立師),阮英平任司令員,葉飛任政委,組織和領導了閩東蘇區三年游擊戰爭。
1938年2月14日閩東紅軍改編為新四軍第三支隊第六團離開閩東奔赴抗日前線,任六團副團長,馳騁大江南北,屢建戰功。抗戰後期積勞成疾,不顧病痛折磨,以頑強的毅力堅持工作。解放戰爭開始后,任華東野戰軍第一縱隊第一師政委,參加了蘇中戰役。
1947年5月奉命回到福建,擔任閩浙贛區黨委常委兼軍事部長,閩東地委書記。同年7月到任后,組織和領導閩東地區的革命鬥爭,在很短的時間內異軍突起,聲威大振,引起國民黨當局的極大恐慌;同年11月國民黨調集重兵“圍剿”閩東革命根據地。為了粉碎敵人的“駐剿”,阮英平決定把隊伍化整為零突出重圍。
1948年初阮英平和警衛員陳書琴前往福州轉赴閩北向省委彙報工作,途中遇敵與警衛員失去聯繫后隱蔽在寧德縣洋中北洋大窩村范起洪家;2月3日晚天黑得像鍋底。范起洪等三個歹徒詭稱送阮英平去福州,行至寧德縣獅峰村時,趁阮英平不備,用亂棍打死阮英平,搜去他身上的金鐲、鋼筆、手錶等財物,把屍體埋在炭山的一座山寮廢墟之中。阮英平這位在槍林彈雨中縱橫馳騁的優秀的軍事領導人,閩東人民的優秀兒子,沒有犧牲在炮火硝煙的戰場,卻死在一夥財迷心竅的歹徒亂石棍棒之下,實在令人扼腕痛惜。

後世紀念


在阮英平遇難40周年之際,林秀明賦詞《滿江紅》,以悼念之.
烈士生前親密戰友葉飛副委員長也從北京發來電文:“英平同志是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我軍優秀的指揮員,英平同志盛年早逝,我痛失摯友,閩東人民失去了一個傑出的兒子。烈士英名永遠留在人民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