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
1979年成立的報刊出版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於1979年成立,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直屬的報刊出版單位,負責編輯、翻譯出版六種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和一份學術理論報紙。
●《中國社會科學》1980年創刊 雙月刊 單月10日出版,2012年改為月刊,每月10日出版
●《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創刊 每周二、四齣版
●《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1980年創刊 季刊 季中月1日出版
●《歷史研究》1954年創刊 雙月刊 雙月25日出版
●《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0年創刊 月刊 每月1日出版
●《國際社會科學雜誌》(中文版)1983年創刊 季刊 季中月出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辦
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
《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全面實行雙向匿名專家審稿制度。特約學界各領域知名專家為社外審稿人。
《中國社會科學》(中文版)
《中國社會科學》是綜合性哲學社會科學雜誌,主要發表哲學社會科學前沿研究成果,涵括馬克思主義理論、哲學、經濟學、政治學、法學、社會學、民族學、歷史學、教育學、文藝學、語言學等各學科以及跨學科研究的論文、調查報告、學術綜述等。《中國社會科學》所發表的大量學術研究成果對繁榮和發展中國人文社會科學事業、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社會科學》在不同時期不斷推出新人新作,成為當代中國培養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學術帶頭人的搖籃。經過多年的辦刊實踐,《中國社會科學》形成了實事求是、嚴謹平實的獨特風格。
創刊以來,《中國社會科學》一直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關注,被學術界譽為中國最高水平的綜合類人文社會科學期刊。
《中國社會科學報》
《中國社會科學報》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編輯出版,面向全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者和愛好者的大型理論、學術報紙。《中國社會科學報》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服務黨和國家的理論創新和制度創新、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發展繁榮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為宗旨,致力於推動理論創新、學術繁榮,是展現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前沿、趨勢和最新成就的學術窗口,是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愛好者共同的學術陣地。
《中國社會科學報》的主要任務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自覺服務於黨和國家事業的大局,推動學術界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汲取理論創新的源泉和智慧,為堅持、發展和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做貢獻;立足當代學術前沿,依託中國社會科學院深厚的學術積澱,積極反映哲學社會科學的新趨勢,展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豐富內涵和研究成果;提倡學術爭鳴,鼓勵理論、觀點和方法的創新,推動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以開闊的視野,積極反映國際學術新動向,為中外學術對話與交流搭建平台,推動中國學術走向世界,增強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文化在國際上的感召力和影響力;重視哲學社會科學知識的普及與傳播,推動哲學社會科學走進大眾、走進青年,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出積極的貢獻。
《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 季刊,是中國最重要的人文社會科學綜合類英文學術期刊,創刊於1980年。它面向海外讀者,介紹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面的學術成果、理論動態和學術研究信息,促進國際文化交流,為中國現代化建設和人文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服務。
《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的內容,主要涉及馬克思主義理論、哲學、政治、經濟、法律、文學、歷史、社會、民族等學科領域。2002年改版后,除每期保留一部分長篇論文外,新開設了專題研究欄目。既能對某一個重要問題的研究有較全面的反映,又大大增加了信息量。它既是讓國外了解中國改革開放、經濟發展以及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狀況不可多得的信息之窗,也是國內學者與國際交流不可或缺的文化之橋。
《歷史研究》
《歷史研究》是新中國較早創辦的歷史學專業雜誌,於1954年經中共中央“中國歷史問題研究委員會”倡議創辦。毛澤東就此首次提出以“百家爭鳴”為方針研究歷史。郭沫若是《歷史研究》第一屆編委會的召集人,他撰寫的發刊詞論述了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研究中國和世界歷史的必要性,同時認為“認真能夠實事求是的人,他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必然會逐漸地和馬克思列寧主義接近而終於合轍”。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研究中國和世界歷史,堅持百家爭鳴、實事求是,是《歷史研究》始終堅持的辦刊方針。
《歷史研究》主要欄目有:專題研究、史家與史學、理論與方法、學術述評、讀史札記、討論與評議、書評、海外新書評介、讀者來信等。
《中國社會科學文摘》
《中國社會科學文摘》是擇優推介人文社會科學重要研究成果的文摘類期刊,學術背景深厚,涵蓋範圍廣泛, 強調學術品位,突出問題意識,倡導理論創新,兼及新知趣味。為開拓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新境界,擴大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影響,它力求綜合反映對重大現實問題和理論問題有深刻見解的學術成果,敏銳追蹤對社會科學研究具有引導作用的前沿課題和熱點問題,積極關注基於科學批判精神並在學術層面展開的爭鳴與評論,精心提煉對學科建設和學術發展有所創新有所突破的論著精華。在廣泛收集、嚴格篩選和著意梳理信息的基礎上,已形成集學術性、前瞻性、批判性、對策性為有機整體的鮮明風格。
《中國社會科學文摘》是了解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的重要窗口。
《國際社會科學雜誌》
《國際社會科學雜誌》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49年創辦的綜合性社會科學期刊(季刊),使用英、法、德、俄、中、西班牙六種語言在世界範圍內發行。
其中文版創刊於1983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負責翻譯、編輯、出版。
本雜誌最突出的地方是,每期圍繞一個話題展開。這些話題通常具有現實性、針對性和普遍性,如文化、社會、貧困、醫療、犯罪、人權、法治、政府角色、教育、全球化、婦女、青年、農民、移民等等。作者為不同國家和領域的專家學者,他們從不同角度深入淺出地探討同一個主題。這種研究,體現了知識界對某一公共話題最新、最深同時也是最全面的思考與表達。
在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公共辯論越來越成為民主治理的大道,《國際社會科學雜誌》屬於這方面具有較大影響的權威刊物。
《中國社會科學內部文稿》
《中國社會科學內部文稿》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主辦的大型理論和學術內部刊物。《中國社會科學內部文稿》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致力於推動理論創新和學術繁榮。《中國社會科學內部文稿》著眼於對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的研究,強調作者要立足國情,立足當代,站在時代的制高點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善於通過創新性的科學成果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國社會科學內部文稿》重視對重大基礎性學術問題的研究,鼓勵作者在堅持科學精神和科學原則的前提下,大膽探索,大膽創新,開闢新領域,提出新觀點;《中國社會科學內部文稿》堅持理論聯繫實際,重視國情調研,適時推出具有較高水準的重大國情調研報告;《中國社會科學內部文稿》注重對理論和學術動態的考察,鼓勵作者緊密跟蹤國內外最新理論和學術發展趨勢並深入研究其學理基礎、理論實質和社會影響。
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還承擔若干國家重點課題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課題研究等。
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通過研究和介紹國內外社會、歷史、學術思想與成果,增進國際學術交流,為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和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服務。
總編輯:高翔、方軍
副總編輯:王利民、余新華、李紅岩、孫輝
黨委書記:方軍
馬克思主義理論部
哲學社會科學部
史學部
文學部
國際一部
國際二部
研究室
編輯中心
新聞中心
報紙編輯部
總編室
人事處
辦公室
網路輿情部
戰略合作部
事業發展中心
財務資產部
社科網管理處
創新工程辦公室
高研院辦公室
駐院記者站
上海記者站
廣東記者站
陝西記者站
南京記者站
湖北記者站
吉林記者站
青海記者站
四川記者站
山東記者站
北美記者站
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一直貫徹“編研結合”的方針,堅持專業編輯編專業文章,推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哲學社會科學專業論著。尤其是近年出版的200餘篇論文,63種專著、譯著、編著,5種工具書以及普及讀物具有較大的影響。
代表性的成果有:《康雍乾三帝統治思想研究》、《近代的初曙:18世紀中國觀念變遷與社會發展》、《新傳統的興起——晚明觀念變遷與生活方式》、《馬克思主義與二十世紀中國學術道路》、《南海泡沫史話》、《鑄幣稅與通貨膨脹》、《基金評級的理論探討和運用》、《宏觀經濟運行的基本態勢》、《阮元的經解》、《兩種境界的“百家爭鳴”》、《文化研究若干熱點問題述評》和《新國家 新社會 新文化》等。
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與北美、東歐、中亞和東南亞各國的科研、出版和發行機構建立了良好的業務關係,《中國社會科學》(英文季刊)發行穩步增長,在介紹中國社會科學各學科優秀科研成果方面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
2021年6月11日,入選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獲獎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