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水陸寺的結果 展開
- 江蘇揚州市江都區寺廟
- 福建省泉州市寺廟
- 福建省福州市寺廟
- 葛紹體詩作
水陸寺
福建省泉州市寺廟
水陸寺在泉州肅清門(遺址在今西街菜市場口)外西南,已廢,今遺址在舊館驛汪衙巷內。唐代,肅清門外西南舊館驛與三朝巷之間是子城外的低洼地帶。
裴巷以西、傅府山以東諸水皆流至此,蓄而成池。原先該池面積約10畝,后又分為東西兩池,俗稱目鏡地。池南原有一排澇水溝經古榕宮前,直至新門街羅城濠溝。唐天寶六年(747),唐玄宗下詔書敕置祝聖放生池,因又建水陸堂在池北,故亦稱水陸池。唐乾符六年(879),郡守林雩把水陸堂擴大為院,號稱護國水陸院。
北宋郡守蔡襄把它改為禪院。大中祥符元年(1008),善信陳僧舍所居地為基址,建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僧宗美撰文。熙寧年間(1068~1077),郡守陳樞改粥院為禪院,延請本觀禪師主法華院、大中寺、崇福寺和水陸寺。后廢,改為都監廨舍,不久又改為添差通判廳。南宋南外宗正司徙遷泉州時,泉州添差通刺廳改成皇族居住地。
元至正間,被廢的南外宗正司故址的一半改為清源驛,餘下的壙地再復建禪院。元代亦黑迷失給施捨的全國100所著名佛寺,刻立《一百大寺看經記》碑留念,碑文中提到,受施捨的泉州路著名的佛教寺院有“承天寺、水陸寺、法石寺、招福寺”等。
明洪武年間(1368~1398),禪院正名水陸寺。成化間,理學家蔡清曾在此講學。由於他講授朱子學時闡明要點,學子易予領會,又敢發前人所未發,因而不少四方學子千里而來,登堂入室,座無虛席。
明嘉靖乙未〈1535年〉進士、貴州道御史汪旦為了在此建府第,就把禪院移至現今的開元寺功德堂西,水陸寺舊跡遂亡。明萬曆年間,南戶部左侍郎何喬遠遊此故址時,感慨萬分,賦詩一首云:“佛劫年多復,禪門亦可知。試看牆外林,猶有寺前池。祝聖留深意,居僧見一時。王詢能舍宅,今古有餘思。”清學者林霍悼故址時,也留下《題蔡清講學過》詩一首: “蘭君未發時,幽妻多釋子。趙宋天潢派,流離傳故址。成宏有大儒,皋比擁於此。當日陳紫峰,裒然及門上。海內言易學,必推吾郡始。異代賦景行,芳縱何處時。萎萎蔓草碧,澹澹方塘水。東西雙塔標,迥立猶在邇。”
水陸池原是水陸寺的配套設施,是泉郡重要的宗教活動場所。雖然明嘉靖間水陸寺被移入開元寺內,但每年農曆七月,民間薪傳古例,舉行“普度”,意是普度眾生,也就是中原的“盂蘭盆”。歷代郡守都如期在此主持道場法事,即做水陸本醮,專祀泉郡的無主孤魂,並以明燭紙船放入池中,希望把瘟神王爺送走,求得境泰民安。舊館驛巷內原有大船亭、小船亭兩座,現亭已毀,但地名尚存。1954年泉州青年補習學校開始建校於水陸池北,後來該校併入北門都督第華僑中學,校舍遂為教育局辦公地點。1958年,原來在打錫巷的省梨園劇團也在南面填池建址。以後政府部門紛紛進駐,一個約10畝的水陸池,至今面積已不足100平方米,其蓄水防澇的功能也從此消失。
現在舊館驛汪衙巷內尚存4根高約3米的圓形石柱,石柱兩頭小,中間大,呈梭形狀,與靈山聖墓的石柱異曲同工,證實它是唐代的石雕,屬水陸寺的前身水陸堂的遺物。汪氏後人把它作為樓房的支柱,至今仍直立在小巷的通道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