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形要塞

星形要塞

星形要塞(Star fort)是要塞的一種樣式,是在火藥時代來臨后,為了應付大炮而逐漸發展出來,最初出現於15世紀中葉的義大利。

概括介紹


星形要塞的一個特點是有許多三角形的棱堡
到了16世紀,星形要塞的設計被傳揚到義大利以外的地方,在歐洲被廣泛採用,直到19世紀。
星形要塞的特點在於其眾多相互掩護的稜角,所以不論從哪個方向被進攻,都可以從側後方用火槍、弓箭等武器對攻城的敵人進行打擊。非但如此,相比原本平直的城牆,星形城堡的稜角使得敵人即便用重炮也很難轟開一條開闊而缺乏防守的缺口發動攻城。側斜的牆面使得炮火的威力大為減小,而星形的稜角又難以通達到城牆之後。即便花大力氣打開缺口,也仍然要面對密集通過缺口是從各個方向的稜角的射擊,這使得破壞城牆發動攻城幾乎成為不可能。
星形要塞
星形要塞
星形要塞在東歐有效的抑制了奧斯曼帝國的進攻,為歐洲和基督教世界的眾多蕞爾小邦免於被強大的奧斯曼蘇丹吞併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直到更新式,威力更大的加農炮出現以前,星形要塞都是非常可靠的軍事據點。即便是現在,如果沒有重武器支援,要突破有人據守的星形要塞也是一種艱難的任務。
稜堡
稜堡
星形要塞(star fort)首見於十五世紀的義大利。中古時代的環形要塞,在遭遇能直接射擊其直立城牆的炮火時,已被證明是極其脆弱的。相形之下,星形要塞以平坦的建築,搭配多個能相互掩護的三角形棱堡以及壕溝。再增置其他如半月堡(ravelin)、角堡(hornwork)、皇冠堡(crownwork),及附屬堡壘,形成一個複雜但均衡的建築。
死地
死地
當十五世紀攻城炮取得戰略的一席地位后,工程師則是設法使城牆與具有斜堤的壕溝相配合,使敵人無法進行威力強大的直接射擊,並使城牆略微高於能抵銷炮火威力的斜堤。倘若條件許可,如在馬爾他(Malta)的馬諾要塞(Fort Manoel),外壕以開鑿天然岩盤而成,而城牆亦屬天然岩盤。當城牆愈低,則愈容易受攻擊。另一問題則是以往流行的圓形塔樓,相對來說會遮蔽守軍火力,造成死角,畢竟由對面城牆直射的火力是不會繞著弧形的牆的。為避免圓形或方形塔樓會產生的問題,因此出現了令攻方士兵無所掩蔽的鏟形塔樓。攻方一旦沿壕溝或城牆進入守方精心設計的「死地」時,由於攻方面對守軍的火炮無所掩蔽,則守軍炮火必將對攻方造成重大打擊。
而一個更深層且更微妙的改變是守方由被動化為主動。矮牆容易突破,而一旦攻方佔領壕溝外的斜堤並在此放列火炮時,原先用來抵擋直射炮火的斜堤便會因而失去作用。因此要塞的形制必須能將側擊火力發揮到最大,殺傷任何逼近牆角的敵軍。星形要塞的每一角掩蔽放列在此的火炮。這些火炮直射相鄰炮台的邊緣,單一炮台是受兩側火力掩護的。複雜形制要塞的發展,使炮位形成交叉火網。前方的炮台控制能保護城牆及形制複雜的土坡。守軍火炮不僅是用來應付強攻也可對付敵軍火炮,使他們無法逼近要塞,以免朝脆弱的城牆行直接射擊。守城的關鍵也因而變成圍繞要塞外緣的壕溝。這是既隱蔽又隱密的路徑。守軍可相對安全地移動到壕溝的掩蔽處,並發動積極的反擊手段以控制斜堤,斜坡置於壕溝外側,借著建造防禦工事來拒退敵人接近斜堤或可直射城牆的火力點,並以反地道戰反擊並瓦解對方試圖接近城牆的地道戰術。
與中古堡壘相比,要塞變得低矮,同時佔地更廣,更具備防禦縱深,攻方為了能將火炮施加到內層的守軍,則必須先克服層層的防禦。守軍火炮的炮位嚴密地防守,可不受外圍的炮轟,但對城內則敞開,這不僅減少了攻方突破的可能性,也大大消除守軍火炮所產生的大量硝煙。只要攻方配備的是加農炮(cannon),這種形制的要塞就能有效防禦,所受損害大多也只是實心彈(solid shot)直接射擊造成的。而雖有黑火藥製成的低爆彈(low explosives)可用,但對這種要塞的破壞極微。臼炮(mortar)與高爆彈(high explosive)的發展,大大增強榴彈(explosive shell)的破壞力,而曲射(plunging fire)更使得這種要塞的幾何型式變得不合時宜。戰爭因此再度變得更強調機動。然而也過了許多年才揚棄舊的築城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