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花魚種
出塘季節在夏季的魚苗
魚苗下池后,經20—30天的飼養,體長達3厘米左右的稚魚,因出塘正值夏季,故稱夏花。有的地方稱為火片、烏仔、寸片。魚苗長到0.5~0.8分(寸)叫烏仔,0.8分以上,1寸多到1.5寸,就是寸片,1.5寸以上通稱魚種,如2寸魚種、4寸魚種等。
1、池塘條件 魚苗池面積一般以2-4畝為宜,深度1.5米,池塘淤泥厚度小於20厘米,池底平坦,池埂堅固結實、不滲漏。要求水源充足、水質清新,排水方便。
2、池塘清整和消毒放養前20天左右排乾池水進行暴晒,殺滅池底的有害微生物,加速一些有機物的分解,提高底質的肥力。清除池埂周邊的雜草和池塘中的雜物,對池埂進行加固處理,以便於拉網操作。暴晒5-6天後,進行干法消毒,每畝用75公斤生石灰化漿全池潑灑。
3、加註新鮮水 消毒一周后加註新水,進水口用60目網片布過濾,防止有害生物隨水帶人。第一次加水不要過多,30--40厘米即可,這樣有利於快速肥水及水質調控。
4、培肥水質 一般來說,經過暴晒和消毒的池塘注水后7一10天就會出現大量的浮游生物,水色呈茶褐色。水色的深淺與天氣有關,天氣晴好,水色變深,反之則較淺。對於清瘦的水質,在魚苗下塘前可增施經腐熟處理的有機肥,水質培肥后,含有較多的浮游生物,特別是魚苗開口餌料生物,就可以放養魚苗。
2、放養時間 魚苗放養時間宜選擇在晴天上午,最好能有連續幾天晴好天氣,這對提高魚苗成活率非常關鍵。
3、放養密度 每畝放養100萬一110萬尾水花為好,池塘條件較差、水質不肥要減少放養數量。
4、放養方法 水花一般採用尼龍袋充氧運輸,打開袋口前應放在水面泡20-30分鐘,以緩衝水溫,防止溫差過大引起魚苗應激反應。放養時,讓水花魚苗隨水貼水面流入池中,切忌懸空跌落入水中。
1、餌料投喂
當魚苗長至1.5厘米左右時,開始發生食性轉變,逐步由肉食性過渡到雜食性(肉食性魚類除外)。魚體遊動能力顯著增強,活動範圍由下塘初的“貼邊”向池塘中間擴散。此階段潑灑豆漿也要由“溜邊”改為向池塘中間潑灑,黃豆用量每畝每天4.5-5公斤,分2-3次磨漿潑灑。
魚體長至1.8厘米時,魚苗已變為雜食性為主,要加大豆漿投喂量,每畝每天5-6公斤,分2次全池潑灑即可。
潑灑豆漿應密切關注魚類生長動態及天氣變化情況。池魚密度大,應適當調整投餌量。天氣晴好,魚苗活動強,應加基;陰天多雲,則應減量;雨天可以少喂或不喂。
2、水質管理
魚苗以浮游生物作為開口餌料,因此需要保持水質的肥度,即保證有足夠的餌料生物。培育浮游生物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通過增減潑灑豆漿量控制,這也是主要的、有效的方式;二是通過追施有機肥,培育水體浮游生物。魚苗培育階段需要25-30天,期間要加註4-5次新鮮水,一般每次加水15-20厘米,最後水位控制在1.2米以下,便於以後拉網操作加水一方面擴大了魚苗的生長空間;另一方面改善了水質,促進魚體生長。在魚苗培育後期,加水后可可以看到魚體猛長,所謂的“寸水寸魚”。
3、拉網鍛煉
由於水花計數的隨機誤差較,和池塘條件的差異性,每個池塘自魚苗實際數量變化有較大的波動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魚苗的生長,也不便於生產管理,因此需要拉網檢查,對池塘養殖密度作出及時調整。同時,拉網操作也是對魚苗體質的一次鍛煉過程。實踐表明,經過拉網鍛煉的魚苗具有較好的長途運輸耐受力。拉網鍛煉時間選擇在魚體長2.0厘米以上進行,操作要謹慎小心,動作速度要慢。魚苗分塘或出售前至少要有1-2次拉網煅練。
優質夏花:同種魚出塘規格整齊,體色鮮艷,有光澤;行動活潑,集群遊動,受驚后迅速潛入水底,不常在水面停留,搶食能力強;魚在白瓷盆中狂跳,身體肥壯,頭小、背厚,鱗鰭完整,無異常現象。
劣質夏花:同種魚出塘個體大小不一,體色暗淡無光,變黑或變白;行動遲緩,不集群,在水面漫遊,搶食能力弱,魚在白瓷盆中很少跳動,身體瘦弱,背薄,俗語稱“癟子”,鱗鰭殘缺,有充血現象或異物附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