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高廟鎮的結果 展開

高廟鎮

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高廟鎮

高廟鎮,隸屬於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地處宛城區東部。

清末,高廟鎮境域分屬黃池陂、馬庵及雷神廟3保; 2018年,由高廟鄉改為高廟鎮。截至2018年末,高廟鎮戶籍人口為50642人。截至2020年6月,高廟鎮下轄24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高廟村

截至2018年末,高廟鎮有工業企業82個,其中規模以上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6個。

建置沿革


清末,分屬黃池陂、馬庵及雷神廟3保。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分屬黃池鄉、馬庵鄉及敬業鄉。
1949年,建高廟區。
1951年9月,改為十三區。
1958年,屬茶庵公社。
1968年,成立高廟公社。
1984年,由高廟公社改為高廟鄉。
2018年,由高廟鄉改為高廟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高廟鎮下轄高廟、孫樓、上曹、下曹、大劉庄、栗盤、郭廠、東灣、邰庄、張庄、老薛營、典寶、王良庄、塔橋、趙橋、謝營、南張營、西張營、張堂、大石碑、小石碑、上官莊、黃池陂24個行政村,下設200個村民小組。
高廟鎮
高廟鎮
截至2020年6月,高廟鎮下轄24個行政村:高廟村、孫樓村、下曹村、大劉庄村、上曹村、栗盤村、司庄村、郭廠村、老薛營村、邰庄村民員、張庄村、小石碑村、大石碑村、黃池陂村、西張營村、上官莊村、張堂村、謝營村、南張營村、趙橋村、塔橋村、王良庄村、典寶村、東灣村,鎮人民政府駐高廟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高廟鎮地處宛城區東部,東與社旗縣橋頭鎮和大馮營鄉接壤,南與唐河縣桐河鄉毗連,西與茶庵鄉為鄰,北與紅泥灣鎮相鄰,距宛城區政府52千米,區域總面積81.4平方千米。
© 2021 Baidu - GS(2019)5218號 - 甲測資字1100930 - 京ICP證030173號 - Data © 長地萬方
高廟鎮
地形地貌
高廟鎮地處南陽盆地中心平原地帶,屬於珍珠河和小清河沖積平原;地勢自北向南傾斜;地形呈條狀分佈;地勢自北而南傾斜,北部較高,海拔120米,南部稍低,海拔110米。
水文
高廟鎮境內河道屬漢水流域,流域面積82平方千米,主要河流有桐河及其支流清河、珍珠河和小黃河,其中清河、珍珠河於高廟村東北匯合后稱桐河,南從王莊出境,境內長10千米,上段坡陡流急,下段彎曲多潭;小黃河橫越境內於薛營村匯入桐河。
自然資源
2011年,高廟鎮有耕地8萬畝,人均1.8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高廟鎮總人口有45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321人,城鎮化率3%;另有流動人口8526人。總人口中,男性23000人,佔51.1%;女性22000人,佔48.9%;14歲以下11700人,佔26%;15—64歲27000人,佔60%;65歲以上6300人,佔14%;以漢族為主,達42000人,佔93.3%;有少數民族回族3000人,佔6.7%。2011年,高廟鎮人口出生率6.8‰,人口死亡率2.9‰,人口自然增長率3.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53人。
截至2017年末,高廟鎮常住人口為48886人。
截至2018年末,高廟鎮戶籍人口為50642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高廟鎮財政總收入85萬元,比2010年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5450元,比2010年增長10%。
截至2018年末,高廟鎮有工業企業82個,其中規模以上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6個。
農業
2011年,高廟鎮農業總產值達到3.3億元,比2010年增長12%,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42%。高廟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豆類為主。2011年,高廟鎮生產糧食46526噸,人均1032千克,其中小麥22318噸,玉米19685噸,黃豆4523噸。高廟鎮主要經濟作物有小辣椒、棉花、油料作物、蔬菜等。2011年,高廟鎮小辣椒種植種植面積5.2萬畝,產量1.3萬噸;棉花種植面積0.8萬畝,產量600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0.5萬畝,產量1200噸,其中芝麻680噸,花生520噸;蔬菜種植面積0.4萬畝,產量600噸,主要品種有蘿蔔、白菜、大蔥、土豆等,其中蘿蔔286噸,白菜110噸,大蔥22噸,土豆182噸。高廟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高廟鎮各類專業養殖場32個,有專業養殖戶116個。2011年,高廟鎮生豬飼養量2.6萬頭,年末存欄2.1萬頭;羊飼養量1.9萬隻,年末存欄1.2萬隻;牛飼養量2.6萬頭,年末存欄1.8萬頭。2011年,高廟鎮畜牧業總產值1.3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9.4%。
工業
高廟鎮初步形成以化工、木材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高廟鎮工業總產值為2.6億元,比2010年增長12%;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9.2%截至2011年末,高廟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家,職工486人。2011年,高廟鎮實現工業增加值0.8億元,比2010年增長18%。
商貿
截至2011年末,高廟鎮有商業網點2個,職工150餘人。2011年,高廟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8億元,比2010年增長21%;城鄉集市貿易額1.3億元,比2010年增長18%。
金融業
2011年,高廟鎮有兩家金融機構在境內設立了網點。2011年,高廟鎮農村信用社儲蓄餘額為1.2億元,比2010年增長15%;郵政儲蓄銀行存款餘額為1.1億元,比2010年增長14%。
郵電業
2011年,高廟鎮郵政業務收入為4.8萬元;電信業務收入為210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高廟鎮有幼兒園12所,在園幼兒1300人,專任教師20名;小學19所,在校生2800人,專任教師160名,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125人,專任教師102名;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小升初升學率98%,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99%。高廟鎮主要學校有高廟第一初中、第二初中等。2011年,高廟鎮教育經費達1.2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0.9億元。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高廟鎮鄉有文化中心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9個;有各類圖書室21個,總建築面積800餘平方米,藏書2萬冊;公共圖書室1個,建築面積400平方米,藏書8000餘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0人。高廟鎮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郭ㄏ腰鼓隊、東灣秧歌隊。截至2011年末,高廟鎮有體育場地1處,籃球場25個,居民健身場地6處,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9%。截至2011年末,高廟鎮實現了有線電視全覆蓋,有線電視用戶數為0.9萬戶,電視綜合覆蓋率82%。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高廟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5個,其中中心衛生院1家,村級衛生室24個;病床220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3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4.9張;專業衛生人員128人,其中執業醫師11人,執業助理醫師14人,註冊護士36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8人、執業(助理)醫師0.56人、註冊護士0.8人。2011年,高廟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全年完成診療3.5萬人次,住院手術1650台次,出院病人0.18萬人次。2011年,高廟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48/10萬,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2800人,參合率達96%。
社會保障
截至2011年末,高廟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121戶,人數153人,支出33.6萬元,比2010年增長10%;月人均160元,比2010年增長9%;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965戶,人數2213人,支出210餘萬元,比2010年增長16%;月人均72元,比2010年增長12%;供養農村五保人員370人,支出57萬元;農村醫療救助75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583人次,共支出4.1萬元;農村臨時救濟320人次,支出13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66人,撫恤事業費支出48萬元。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高廟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總長度120千米,投遞點30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1.2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全年完成0.5萬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全年完成0.9萬件,全年征訂報紙1.1萬份、期刊0.5萬冊;有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46個;有固定電話用戶2500戶,行動電話用戶0.95萬戶,行動電話普及率達90%,比2010年提高了5個百分點;光纜線路總長達42千米,網際網路埠1000個,寬頻接入用戶700戶,比2010年增加270戶。

交通


截至2011年末,高廟鎮有縣道3條,全長13.8千米;鄉道3條,全長20.5千米。高廟鎮有牛高公路、李高公路過境。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高廟鎮因境內有一寺廟坐落在較高的位置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