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
1979年成立的省級科研單位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簡稱山東玉米所)成立於 1979 年,是山東省專門從事玉米研究的省級科研單位。山東省玉米所從事玉米育種、栽培、生理等研究起始於 1946 年,已有 50 多年的歷史,現已發展成為國內規模較大、力量較強、學科較為齊全、貢獻和效益較顯著的省級專業玉米研究所。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是山東省唯一專門從事玉米創新的省級研究所。山東玉米所從事玉米育種、栽培研究的歷史可追溯到1946年,現已發展成為國內規模較大、力量較強、學科較為齊全、貢獻和效益較顯著的專業研究所。先後被農業部評為“八五”和“十五”全國農業科研開發綜合實力百強研究所,1998年被省科委評定為省屬一類研究所。依託山東玉米所,建有國家玉米改良中心濟南分中心、國家黃淮海轉基因玉米中試與產業化基地、玉米國家工程實驗室、農業部黃淮海北部玉米生物學與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山東省玉米原種繁育基地、山東“中-印尼玉米研究中心”等國家和省級創新平台。
山東玉米所擁有玉米遺傳育種、栽培生理、分子遺傳等優勢學科。下設群體改良、高產育種、品質育種、誘變育種、分子遺傳、栽培生理和技術推廣7個研究室,以及科研管理、行政管理辦公室和基地管理中心。發起成立了山東黎明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山東諾達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在職職工65人,其中研究員16人、副研15人;博士10人。擁有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省突出貢獻專家2人、國家和省產業技術體系專家3人。
山東玉米所先後主持承擔聯合國(UNDP)援華項目、國家和省級重大課題60多項。現承擔國家轉基因重大專項、國家玉米工程實驗室、科技支撐、“863”、“948”、糧食豐產工程,山東省良種產業化、自然基金項目等40多項。
山東玉米所先後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成果獎40多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十五”以來,育成省級以上審定品種30多個。實踐集成了黃淮海大面積畝產900公斤高產栽培技術,制定6項山東省玉米標準,2項技術被確定為山東省農業主推技術。獲得品種權及專利47項,2003年和2009年兩次獲農業部新品種保護先進集體稱號,2003年被評為山東省知識產權和專利先進單位。
山東玉米所主編了《中國玉米品種及其系譜》、《中國玉米栽培學》、《山東玉米》等專著,編著科普書籍10餘部。其中《中國玉米栽培學》於2006年榮獲首屆中華優秀出版物(圖書)獎;參編《全國玉米種質資源目錄》、《玉米遺傳育種學》等學術專著7部;發表論文400餘篇。
山東玉米所十分注重人才培養,堅持開放辦所。與CIMMYT、泰國Kasetsart大學簽署了長期合作協議,與印度尼西亞簽定了合作研發協議。先後選派科技人員赴美國、英國、墨西哥等國家攻讀學位、業務進修和合作研究。聘請多名專家擔任特聘研究員指導科研創新和合作研究。
進入“十二五”,山東玉米所將堅持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和“科研立所、開發強所、人才興所、開放辦所”的指導思想,以市場需求和社會發展為導向,立足山東,堅持自主科技創新,強化成果轉化與開發,力爭建成科研體系完備、產業體系成熟、基礎設施先進的科技強所,鞏固我國夏玉米改良中心地位,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做出更新、更大的貢獻。
所長、副書記:汪黎明
書記:孟昭東
副所長:賈曦 陳凱
濟南市工業北路202號
郵編:250100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
山東省玉米所,現有機構設置分為研究、開發和管理三大系統。研究系統下設:種質資源、高產育種、品質育種、栽培生理、高新技術等 5 個研究室;開發系統(山東諾達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下設:良種繁育、質量檢測、示範推廣、良種經營、財務預算部;管理服務系統下設:科研開發辦公室行政管理和後勤服務辦公室;共計 12 個科室(部)。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
山東省玉米所,非常重視科研條件的建設和改善。經省和國家多年投資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援助,科研條件有了較大改善和提高。現有辦公大樓、種質資源樓、低溫庫、育種工作間、種子倉庫、種子加工車間、種子經營門市部等建築面積達 10000 平方米,育種試驗田 500 畝。擁有光合測定系統、品質分析儀等大中型儀器 40 多台。已建成玉米品質育種分析實驗室、種子質量檢測實驗室、玉米遺傳育種實驗室、光合測定實驗室、生理生化和生物工程實驗室、種子精選、包衣、包裝加工車間 1 個。擁有固定資產 4561 萬元。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
山東省玉米所,先後發表研究論文 400 余篇,編寫學術專著 9 部。主編了《中國玉米栽培學》、《玉米生理》、《山東玉米》等 3 部學術專著;參加編著了《全國玉米種質資源目錄》、《中國玉米品種志》、《玉米遺傳育種學》、《優質蛋白玉米》、《黃淮海玉米高產理論與技術》、《玉米高產開發原理與技術》、《山東玉米科技》、《緊湊型玉米高產栽培的理論與實踐》等 7 部學術專著,編著科普書籍 10 余部,有力地促進了全國玉米科研和生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