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松鎮
安徽省銅陵市義安區轄鎮
五松鎮位於安徽省銅陵市義安區西南部,原名城關鎮,2004年鄉鎮區劃調整后更名為五松鎮。現轄4個社區居委會(觀湖、荷花塘、惠泉及萬雞山社區),1個行政村(城東村),總人口2.67萬人。坐落在天井湖畔、笠帽山下,原是銅陵市義安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近年來,城市建設加快,城區面貌日新月異,城市功能齊備,一座山美、水秀、亮麗的新城鑲嵌在長江之濱。
五松鎮
城東路連接蕪(湖)銅(陵)公路。紀念地有笠帽山革命烈士紀念塔。
五松鎮現轄3個行政村,4個社區居委會;國土面積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887.5公頃。2007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9.90億元,比上年增長43%;其中工業總產值9.36億元,農業總產值0.54億元。2007年,五松鎮完成市循環經濟工業試驗園和濱江化工園區的4300餘畝土地的征遷任務,丈量農房515戶,其中拆遷255戶,遷墳3000餘棺,為兩個園區的重點工程項目落戶創造有利的條件。目前,已落戶園區的項目有亞星焦化、銅冠冶化、方園化纖、銅峰盛達、浙江天洋等10餘家企業,項目協議總投資超過130多億元。
工業經濟進程提速。五松鎮以招商引資為抓手,堅持“工業強鎮”戰略,把發展工業經濟作為鎮域經濟發展的突破口,以化工、磨料、建材和鋼構為重點,促進工業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同時,不斷加大園區建設和招商引資的力度,先後投入80萬元建設化工區千米江堤,使順達精鉍廠、豐益磷肥廠、廣信化工、卓威醫藥落戶於化工園;投資百萬元加強新高科工業園基礎設施建設,使河澗保溫、新銳機械、電動工具三家企業入駐該工業園。加大協調力度,使鑫達鈦業項目得以順利建設。此外,引進的藍天環保、明珠氧化鐵、友誼建材等項目也在建設和投產中。通過建設載體,營造氛圍,優化環境,跟蹤服務和加強協調等措施,先後引進外資企業11家,引資1.3億元,圓滿完成區政府下達的招商引資考核目標,位具全區第一名。
農村工作穩中有進。堅持把發展“城郊型”、“特色型”農業作為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始終關注、重視、支持農業的發展。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導思想和“發展、增收、穩定”的工作思路,圍繞發展城郊型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精心實施萬畝優質糧示範推廣項目;完成了新興閘、馬沖、張橋等泵站的技改;新建了劉沖、董沖二級抗旱站;查圩、張橋、鳳心農業示範區初具規模;爭取國債項目改造了15個村農村的電網;拉通了鳳張路、橋鳳路;有力地提高了農業抗災能力,減輕了農民負擔,改善了農村生活環境。以龍頭企業和示範大戶帶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先後扶持建成了正強禽業、天寶禽業、聯發畜牧、衛凰蛋雞4家農業龍頭企業,輻射和帶動了周邊養殖業的發展;養殖業已佔到農業比重的30%以上;結合“雙百”工程的實施,扶持培育種植、養殖、加工、營銷示範大戶40餘戶。把勞務經濟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組織常年在外務工人員3000餘人,協調吸納農閑季節性剩餘勞力進城、進外資企業和鎮村企業務工有1000餘人,勞務收入占農民年純收入60%以上;同時,大力實施“科教興農”戰略和“陽光工程”,開展科技培訓活動,努力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農業科技向生產力的轉化。繼續加強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對於涉農收費,堅持標準,嚴格監督,堅持取消違規違紀項目;加大了對農村公益事業的投入,有效地減輕了農民的負擔。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始終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千方百計籌措資金用於改善教學設施,先後興建了聯盟、劉沖兩所小學教學樓,改建了馬沖、董沖學校,小學適齡人口入學率達100%,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達99.8%。積極爭取“星光計劃”資金,加強敬老院的建設。深入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提高農村衛生保健水平。民主與法制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率先在縣建立首家工業園區警務室;張橋村群防群治經驗在全區推廣;深入開展嚴打整治鬥爭和專項戰役,有效地保障了五松地區的社會穩定。積極做好相關的協調工作,加快城市建設。在沿江公路、金昌大道、濱江大道、看守所等工程建設中,鎮黨政一班人深入村組、深入農戶、耐心細緻的做思想工作,及時解決因征地拆遷補償等方面引起的矛盾,保證了工程順利開工建設。繼續加大文明創建工作力度,深入開展文明創建活動和社區居民教育,為城區居民創建了一個良好的生活空間。農村改水改廁工作穩步推進,農村生活環境得到改善。計生工作實現服務職能的轉變,全鎮人口的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2‰以內,計生工作在年度考核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
東漢時在此地置銅官鎮。
南唐保大九年(公元951年)置銅陵縣,縣治置於江滸(即古銅官鎮)。今鎮域在清代含坊一耆、坊二耆(由原坊市耆分)。
民國17年(1928年)7月5日改耆為保,域區下轄2個保(原坊一耆、坊二耆)。
民國29年(1940年)始稱五松鎮。乾隆《銅陵縣誌》載:在縣南四里有五松山,鎮以此得名。
1950年4月稱城關區。
1956年4月稱城關鎮。
1958年8月因撤縣建市划入銅官山區。
1959年4月隨銅陵縣制恢復和人民公社體制之建立改稱城郊公社。
1959年6月,城關鎮從城郊公社析出。
1960年4月城關鎮與城郊公社合併為城關公社。
1963年3月復從城關人民公社析出,設立城關鎮。
1987年3月城郊鄉併入城關鎮。
1996年,面積54.9平方千米,人口3.8萬,轄城東、近城、近市、湖邊、石橋、劉沖、建立、江濱、新江、董沖、馬沖、聯盟、齊潭、三塘、查圩、鳳心、張橋17個村委會和城北、城東、城西、城南4個居委會;同年6月成立萬雞山居委會。
1999年10月將近城村、近市村劃歸銅陵市獅子山區。
2002年6月將原城南居委會改建為城南社區,同年9月完成城西、城北、城東等3個社區的改建工作。
2004年5月,城關鎮更名為五松鎮。根據《安徽省省級開發區條例》、省政府《關於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體規劃的批複》和市政府2004年第12期常務會議紀要,銅陵縣人民政府、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就五松鎮所轄的石橋、湖邊村行政區域託管達成以下協議:將原銅陵縣五松鎮所轄的石橋、湖邊兩個行政村整建制移交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託管。
2005年,城東、城南2社區為觀湖社區(2006年正式成立);城西社區更名為荷花塘社區;城北社區更名為惠泉社區;建立、江濱2村合併為五松村;劉沖、張橋2村合併為雙橋村;鳳心、查圩2村合併為查壬村;齊潭、三塘2村合併為齊潭村;保留城東、馬沖、董沖、聯盟、新江5個村。
2007年,將惠泉社區拆分為惠泉和萬雞山2個社區,同年10月萬雞山社區居委會正式成立。
2018年10月,安徽省政府批准將義安區五松鎮齊潭村、雙橋村、查壬村、建立村、馬沖村、董沖村、新江村、湖邊社區、石橋社區、近市社區、近城社區、聯盟村、江濱村等13個村(社區)劃歸郊區的東郊街道管轄。將郊區東郊街道劃歸銅官區管轄;
2019年,銅陵市義安區政府駐地由五松鎮人民大道99號遷移至順安鎮和諧路399號。
2021年,銅陵市義安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五松鎮常住人口為2.67萬人。
截至2020年,下轄4個社區,1個行政村。
五松鎮行政區劃 |
觀湖社區 |
荷花塘社區 |
惠泉社區 |
萬雞山社區 |
城東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