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虛

原名張鶴,字有松,又叫劍平

張天虛,原名張鶴,字友松,又叫劍平,1911年12月8日出生在雲南呈貢縣龍街。

1941年8月10日上午10時辭世。他在不足30歲的生命旅程中,創作了300多萬字的作品,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個人簡介


張天虛原名張鶴,又叫劍平,先後就讀於雲南省立第一中學、東陸大學預科班。在中學時,他參加進步團體“雲南青年努力會”;在預科學習時開始了最早的文學創作,並參加黨的秘密外圍組織濟難會,積極參加“七·一一”火藥慘案救災工作和演出活動。在救災活動中,他認識了聶耳,並結為終生不渝的好朋友。1940年,張天虛輾轉來到緬甸仰光,參加當地華僑報紙《中國新報》的編輯工作,大力宣傳黨的統一戰線。1941年1月因病回國,8月10日病逝。

人物生平


1930年,張天虛到上海,加入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即“左聯”),走上了革命文藝創作的道路。1931年,到北平,與主持北平“左聯”工作的同鄉陸萬美共同提出“活路文學”的口號(活路即“普羅”的諧音,即無產階級之意)。1933年初,張天虛全身心投入50萬字的長篇小說《鐵輪》的創作。《鐵輪》是“左翼”文學的重要作品之一。郭沫若欣然為之作序,並給予很高的評價。1933年,張天虛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1935年3月,為躲避敵人的追捕,東渡日本,在東京參加了郭沫若創辦的大型文藝刊物《東流》的編撰工作,成為“左聯”東京分盟的活躍分子。7月,聶耳不幸在日本溺水身亡,張天虛悲痛萬分,立即奔赴藤澤市與日本當局交涉,收領聶耳的遺體。在東京為聶耳舉行的追悼會上,張天虛報告了聶耳革命的一生,並撰寫《聶耳論》一文作為悼詞;其後,與蒲風一道主編了第一部《聶耳紀念集》。1936年,張天虛親自把聶耳的骨灰護送回國。
1937年,張天虛奔赴延安,參加了丁玲任主任的第十八集團軍西北戰地服務團,任通訊股長。他創作的宣傳全民抗戰思想的獨幕話劇《王老爺》首演時,毛澤東曾送給他一支鋼筆,以示獎勵。在繁忙的工作間隙,他寫了不少報告文學和戰地通訊,為抗戰史留下來珍貴的文獻資料。1938年初,中共中央派張天虛等人到滇軍第184師工作。臨行前,朱德親自教他們如何開展工作,同他們合影留念,朱德還送給張天虛一部留聲機,好讓他開展工作。3、4月間,張天虛等人在滇軍184師建立了黨支部,張天虛負責宣傳組織工作。他組織編印的《抗日軍人》小報,宣傳中共的主張和戰地情況,很受官兵歡迎。張天虛隨部隊參加了台兒庄戰役、徐州會戰、魯蘇皖豫突圍等戰役。在頻繁的戰鬥中,他仍忘我地創作,寫下了許多記錄中華兒女為民族獨立而戰鬥的血火詩篇,這些作品先後發表在茅盾主編的《文藝陣地》、老舍主編的《抗戰文藝》等報刊上,後來彙集為報告文學集《運河的血流》,1939年6月由讀書生活出版社出版。
1940年,張天虛輾轉來到緬甸仰光,參加當地華僑報紙《中國新報》的編輯工作,大力宣傳黨的統一戰線。1941年1月因病回國,8月10日病逝。他在不足30歲的生命旅程中,創作了300多萬字的作品。郭沫若在為其撰寫的墓誌銘中,把他與聶耳並列:西南二士,聶耳天虛,金碧增輝,滇海不孤。義軍有曲,鐵輪有書,弦歌百代,永示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