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

朱湘創作的新詩

《昭君出塞》是近代詩人朱湘創作的一首新詩。這首詩所表現的是昭君在離開漢朝邊塞,進入匈奴境內時的思念利哀怨,朱湘是一位有民族氣節的詩人,他對於侵略者蔑視中華民族的態度十分不滿。

通過這首詩,他主要是想讓人們看到我國古人的感情的美,以增強民族自信心。

這首詩寫得十分工整,一筆不苟,語言親切自然,並無生澀造作的弊病。

作品原文


昭君出塞
琵琶呀,伴我的琵琶:
趁著如今人馬不喧嘩,
只聽得啼聲得得,
我想憑著切膚的指甲
彈出心裡的嗟呀。
----
琵琶呀,伴我的琵琶:
這兒沒有青草發新芽,
也沒有花枝低椏;
在敕勒川前,燕支山下,
只有冰樹結瓊花。
----
琵琶呀,伴我的琵琶:
我不敢瞧落日照平沙,
雁飛過暮雲之下,
不能為我傳達一句話
到煙靄外的人家。
----
琵琶呀,伴我的琵琶:
記得當初被選入京華,
常對著南天悲吒,
那知道如今去朝遠嫁,
望昭陽又是天涯。
----
琵琶呀,伴我的琵琶:
你瞧太陽落下了平沙,
夜風在荒野上發,
與一片馬嘶聲相應答,
遠方響動了胡笳。

註釋譯文


①王昭君,名嬙,字昭君,漢元帝時被選入宮,竟寧元年(公元前3年),勾奴呼韓邪單於人朝求和親,她自請嫁匈奴。入匈奴后,被稱為寧胡氏。傳說元帝命畫工毛延壽為宮女畫像,王昭君因為不肯賄賂毛延壽,被畫得十分醜陋。後來元帝命其遠嫁匈奴時才發現其美,因此,大為後悔,並一怒之下將毛延壽斬殺。王昭君的故事成為後來詩詞、戲曲、小說、說唱等流行題材。

創作背景


王昭君的故事是一個古老的題材,王昭君的品德、美貌以及她深藏的哀怨,歷來為文人們所垂青所歌吟。古樂府中的《昭君怨》、王安石的《明妃曲》、曹勛的《出塞》等作品甚至還成為名篇。作為一個現代詩人的朱湘,對這個古典題材也感興趣,於是創作了這首新詩。

作品鑒賞


文學賞析

歷來關於王昭君題材的作品,似乎都集中描繪昭君的哀怨之情。她選入漢宮中后被冷落數年,後來不甘寂寞,自願請行匈奴,恰在這時漢元帝發現了她蓋世之美貌,但為時已晚,昭君只能出塞。歷來出塞的昭君,是被描繪得凄凄戚戚的,“吞聲送百感,南望淚如雨”(曹勛《出塞》)。朱湘的《昭君出塞》在這點上與傳統的描繪沒有什麼區別,但在表達這種哀怨之情的角度上卻與古代作品有很大的不同。古代作品的寢怨之情多從作者的筆下流出,而在朱湘的這首詩中,哀怨之情則完全是以昭君自己傾訴的口吻道出的,昭君自己成了這首詩的抒情主人公,她用琵琶彈出了自己出塞時的離愁別恨“我想憑著切膚的指甲,彈出心裡的嗟呀”;將要去的北地“只有冰樹瓊花”,沒有熟悉的青草與花枝。而表現在王安石《明妃曲》中的“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這種感情表現在朱湘筆下則是“我不敢瞧落日照平沙;/雁飛過暮雲之下,/不能為我傳達一句話/到煙靄外的人家”這樣一種側重於主觀的傾訴。昭君的身世也是通過她自己的傾訴道出的:“……當初被選入京華,/常對著南天悲吒;/……如今去朝遠嫁,/望昭陽又是天涯。”悲苦無告,孤獨淪落,昭君的命運中融合了身世的飄零感和虛幻感。詩中,“琵琶呀,伴我的琵琶”這一句出現了五次,這是因為一則在荒漠遠野里的王昭君,萬種哀感無人可訴,只能向琵琶訴說,二則是因為從遠方又傳來了胡笳的聲音,異地的生活就要開始了,琵琶也難以與她為伴了。
這首詩寫得十分工整,一筆不荀,在形式上保持了整齊和諧的特點,語言親切自然,並無生澀造作的弊病。

作品評價


華僑大學中文系教授毛翰《歌詞創作學》:“朱湘的《昭君出塞》,借著琵琶的哀怨之音,多愁善感的詩人與兩千年前的不幸女子的心靈共鳴著,寄寓的是一腔懷才不遇、受人排擠的幽怨。”
北京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錢光培《少年文學誦讀本》:“這是一首每節五行的格律詩。五句全部用韻。單句是平聲韻,雙句是仄聲韻。他之所以要這樣用韻,是想用一平一仄的韻腳,造成一種抑揚起伏的節奏,給人一種琵琶彈奏之感。所以,這首詩一定要誦讀才能覺出它音韻的美來。”
暨南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教研室教授鄧喬彬《鄧喬彬學術文集》:“朱湘的《昭君出塞》不是局部似古典詩詞語言,而是全首的意象和語言都好像於古典詩詞中所慣見,卻不是引用,而是化用,又能將古典與現代和諧地融為一體。”
陝西省文聯副主席高建群《新詩觀止》:“這首詩表現的是昭君在離開漢朝邊塞,進入匈奴境內時的思念和哀怨。蹄聲嗒嗒,表明這是在出塞的途中。家鄉漸遠,大雁不能為那煙靄外的人家傳話,表現了思念家鄉的心情。”

作者簡介


朱湘(1904~1933年),字子沅,原籍安徽太湖,生於湖南沅陵,父母早逝。1925年出版第一本詩集《夏天》。1926年自辦刊物《新文》 ,只刊載自己創作的詩文及翻譯的詩歌,自己發行。因經濟桔據,只發行了兩期。1927年第二本詩集《草莽》出版。1927年9月至1929年9月,留學美國,回國后,他生活動蕩,為謀職業到處奔走,家庭矛盾也日漸激化。其間曾任教於國立安徽大學(現安徽師範大學)外文系,但與校方不和。1933年12月5日,他從上海到南京的客輪上,縱身躍入清波,自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