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三公山的結果 展開

三公山

樅陽縣最高峰

三公山屬大別山余脈,地跨樅陽、廬江無為三縣之境,為三縣公有,故名三公山。總面積133平方公里,主峰龍王尖,位於錢鋪鄉鹿獅村境內,海拔674.9米,為樅陽縣最高峰,也是銅陵市的最高峰。

山系特點


三公山[樅陽縣最高峰]
三公山[樅陽縣最高峰]
三公山有三座主峰,即北峰、中峰和南峰,南峰即三公山最高峰龍王尖。在山半腰,有座寺廟藏王殿,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薩。在北峰,有座天然的龍王洞,供奉的是龍王菩薩。三公山中還有多處山神廟。這是人們對大山和自然的崇拜。青山如屏,山村如畫,三公山是家園的守護神。
北峰像一隻駱駝,面向東方,昂首而立。滿坡的映山紅燦爛如霞。北峰有古礬礦遺址,還有專門打造開採工具的鐵匠洞遺址。相傳舊時,一位朝中權貴在三公山私開礬礦,當地百姓多次告狀,屢屢敗訴。後來,一位樅陽書生來此觀光,出於義憤,他輕輕鬆鬆地揮毫寫下一首打油詩。詩云:三公山,萬山之母;七十二窪,三十二洞;洞洞相連,養馬屯兵;開礬是假,造反是真。結果,朝廷很快將那位權貴繩之以法。樅陽書生的才情一時成為三縣佳話。
三公山[樅陽縣最高峰]
三公山[樅陽縣最高峰]
南峰龍王尖是三公山風光絕佳之處。龍王尖險峰佇立,怪石嶙峋,危不可攀。山峰像一頭雄獅,俯首向東,蓄勢待發。龍王尖東臨無為,遠處長江如練,山下懸崖峭壁,寒風嗖嗖,深不可測。由龍王尖遠眺,四周群峰羅列,山勢迴環,波瀾起伏,氣勢磅礴。

資源概況


三公山有色金屬儲量豐富,錢鋪因而成為聞名大江南北的“銅鄉”。同時,錢鋪還是著名的竹鄉、茶鄉、生態之鄉。一路上都是竹林,三公山的翠竹漫山遍野。竹林的盡頭,就是盆形地的千畝茶園。

開發保護


三公山[樅陽縣最高峰]
三公山[樅陽縣最高峰]
樅陽三公山風電開發,列入國家風電發展規劃。茶鄉竹海,玉石銅山,山靈水秀,良好的生態資源使錢鋪鄉在周邊市、縣久負盛名,錢鋪鄉旅遊業的發展潛力巨大。2007年,錢鋪鄉黨委、政府先後投資100多萬元,修建了10多公里通往三公山的水泥路,加強了農家樂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生態旅遊和觀光旅遊,吸引了周邊地區人們在周末和節假日來三公山,住農家寨、吃特色菜、品優質茶、享受一日游的無限樂趣。

經濟文化


三公山不僅自然風光優美,而且人文底蘊深厚,民間傳說源遠流長。
三公山[樅陽縣最高峰]
三公山[樅陽縣最高峰]
位於錢鋪鄉黃柏嶺的古棧道,在古時候,那是一條通向京城的商貿要道。明末,家住橫埠左家宕的鐵骨御史左光斗也就從這裡被押解進京的。後來鄉民為了紀念他,還在這裡修建了忠毅亭和忠毅坊。左光斗母親封夫人和大嫂的合葬墓就位於三公山麓一片青蔥的竹林里。在因廟而得名的將軍村,我們聽到了從山腳下傳來的陣陣梵音。
三公山余脈香爐尖被稱為“龍母寶地”。斷尾龍祭母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相傳古時,香爐尖下一座名叫建爐院的村子里,一位村婦誤食蛇蛋,結果一連生產了九條蛇。前八條都喪生於農婦丈夫的鐵鍬之下,最後一條被切斷了尾巴,騰雲而去,成為斷尾龍。農婦去世時,正準備安葬,突然颳起了狂風,飛沙走石。等大風停息,人們吃驚地發現,農婦的棺木被刮到了香爐尖頂的一處豎坑內。人們認為是斷尾龍所為,於是將農婦就地安葬。
傳說每年清明節前夕,香爐尖必會刮一場大風,那是斷尾龍來此祭母。因為這個傳說,香爐尖一直香火旺盛,是遠近聞名的民間祈願之地。人們不顧山高路遠,來此祈願風調雨順,歲月安好。
三公山[樅陽縣最高峰]
三公山[樅陽縣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