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俗
三俗
三俗,即“庸俗、低俗、媚俗”的簡稱。原指通俗,風俗,習俗。
即:庸俗、低俗、媚俗
新版本即:通俗,風俗,習俗
【庸俗】[yōngsú]
同義詞:粗俗
反義詞:高雅 高尚
1、[vulgar;philistine;low] 平庸粗俗
[例句]相互吹捧的庸俗的作風
【低俗】[dīsú][vulgar]
形容低級、粗俗、不文明的現象或事物。與“高雅”相對。
低俗何解?低俗的意思是指某人某事不入流,沒有正經門路。思想空洞、乏味,更多的是帶有純粹的“性思想”。
【媚俗】
迎合於世俗。
媚俗就是過分遷就迎合受眾。為了短期的商業效益,而不惜犧牲崇高和責任。
邊責邊捧
二是“低俗之風”。一些官員情趣低下,生活作風不檢點,搞權色交易,以權換錢,用錢買色,色助官貪,導致情色腐敗愈演愈烈、大行其道。有的幹部紙醉金迷,嫖娼狎妓,包二奶、養情婦,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相互炫耀,名為包二奶,實為變相重婚、一夫多妻。如臨高縣城監大隊長鄧善紅,包養6個情婦,個個都為他生了孩子。連同妻子,鄧實際共有七個妻妾,被稱為“七妻事件”。南京市車管所長查金貴居然包養了13個情婦,經常在熟人面前自我炫耀:“《紅樓夢》里有金陵十二釵,我呢,有金陵十三釵。”此類典型在官場枚不勝舉,如張二江“遍地開花”的,米鳳君“嫖娼過百”等等,如此色官淫官堪稱官場“衣冠禽獸”。
三是“媚俗之風”。一些媚上欺下,權術機變,精心演習“陞官經”,對上尋找人身依附,“唯領導馬首是瞻”。領導說的話,對的是對的,錯的也是對的,都要堅決貫徹執行。“拿雞毛當令箭”,有時領導一句不經意的話,馬上有人展開充分論證,有時領導的一個顏色、一個肢體動作就讓下面慌半天。大凡領導家裡有紅白喜事,許多人趨之若鶩,行極盡巴結之能事。如以前曾有報道,盧氏縣原縣委書記杜保乾喪父,該縣出動120輛小車奔喪,三名鄉鎮書記自備孝衣哭靈,一口一個“親爹”,在事後均得到提拔。這類情況在當下並不少見。
四是“吹捧之風”。民間有人調侃說:“見面不說實話的是做生意的,彼此看不起的是搞藝術的,相互吹捧的是當官的。”溢美之詞過多過濫,無原則的歌功頌德比比皆是,而批評話卻是少之又少。就連黨的三大作風,也被人調侃成“理論聯繫實惠,密切聯繫領導,表揚與自我表揚相結合。”民主生活會一直被視為領導班子解決自身問題,增強凝聚力戰鬥力的一大法寶。“批評領導怕被報復,批評同級怕傷和氣,批評下級怕丟選票,批評自己怕失威信。”民主生活會上只談成績、不談問題,成了相互評功擺好的“按摩會”。有的把批評變成表揚,不是說領導“工作有急躁情緒,不注意個人的身體”,就是說領導“原則性太強”,把馬屁拍得天衣無縫。
五是“奢侈之風”。一些官員大手大腳,慷國家之慨,有的貪圖享受,公款消費,毫無節制;有的政績衝動,熱衷政績工程、形象工程、路邊工程,,只圖轟動效應,不顧實際後果;有的興建豪華衙門,氣勢恢宏,讓百姓望而卻步。例如,如今社會上公祭之風愈演愈烈,一些地方官員急功近利,追求表面繁榮,大搞文化政績工程。有的脫離實際、盲目跟風;有的牽強附會、望文生義;有的小題大做,動不動就要打造所謂“天下第一”。公祭活動泛濫,奢侈華麗,勞民傷財,老百姓看在眼裡,怨在心裡,反對之聲不絕於耳。以至有人戲稱:“抬出一個死人,建造一座假墳;花了一堆金銀,坑了一方庶民。”
所謂的反三俗其實主要針對的是文藝創作。一直以來,文藝作品都是大眾的精神糧食。既然是糧食,就要求一定是乾淨的,綠色的,無公害的。不幹凈的食品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不幹凈的文藝作品,會影響人的心理健康。身體不健康可以吃藥打針,心理不健康那可就難辦了。所以,不幹凈的文藝作品比不幹凈的食物更具危害性。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追求商業利益最大化,以最少的付出獲取最大的經濟報酬,已成為一種價值的取向。這是市場規律的體現,但也不要避免的對人的精神文化產生影響,非常深遠的影響。希望一夜暴富,浮躁風氣,快餐式的創作流行起來。這些因素不可避免地對藝術創作產生了消極的影響。有的節目為了收視率,不惜以吵架罵人為主題,有的網站為了點擊率挖空心思描述一些聳人聽聞的標題和內容,有的明星為了曝光率甚至不惜出賣自己的隱私。所有人都在為了一個“率”字在拚命,卻不由自主地靠近了一個“俗”字,還有文藝工作者和單位甚至都丟掉了最基本的為人的原則。
任何一個文藝工作者都必須要有所擔當,文藝工作者和醫生一樣偉大。醫生治療人的身體,文藝工作者調理人的心靈。一個有醫德的醫生將會受到病人的尊敬,一個有藝德的藝人將會受到觀眾的喜愛。
網民支持抵制三俗,認為當前社會需要樹立正確道德觀念
強國論壇網民“貓地灣”說,三俗對社會危害巨大,當今社會物慾橫流,許多人為了金錢的利益而放棄了廉恥,所謂“一切向錢看”,經濟利益成為了衡量一切的標準,包括一些地方政府,只要有錢賺,不管是不是禍及子孫後代。這種為了金錢而放棄道德的做法,讓高雅遠離了社會。對於這種問題必須明確社會道德觀念,摒棄一切以金錢來衡量的弊病。網易一浙江網民說,中國最應該發動的是一場新文化變革,當前社會,1、正義感和是非觀模糊不清;2、漠視權力的腐敗及社會醜惡現象。只有讓正義和是非觀重新回到人民當中,只有讓好人能夠更好的在這個社會上生活,低俗、媚俗、庸俗才必然會被人們所唾棄。
郭德綱
抵制三俗要對媒體下猛葯
新華網網民“禹風厚德”說,整治“相親類節目泛濫、造假、低俗”等傾向,還熒屏以凈土。相親秀大行其道,是電視節目策劃者利用當代社會一些扭曲的價值觀,一味迎合低級趣味的產物。新華網網民“長劍當空舞”說,某些相親節目把庸俗當脫俗,讓低級趣味成為流行,隨意貶低“真善美”的主流價值觀,突破社會道德底線。網民認為,抵制三俗,樹立新的道德觀念必須通過嚴厲的手段,尤其對一些媒體來說,不狠治理恐難以取得實效。
抵制三俗需要讓媒體敢於報道社會醜惡 新浪網民“張鳴”認為,抵制三俗,需要讓媒體敢於報道社會陰暗和醜惡的一面,沒有反例,如何樹立真正的道德標準?新浪網民“狼牙山小壯士”說,當前社會處於一種“反智”的狀態,一些深入的討論沒有發展空間,民眾必然會選擇低俗的內容。
雅俗如何界定,新的道德觀念需要予以明確
有網民認為,何為雅、何為俗,當今社會如何界定雅俗,又有誰來界定,新的道德觀念又承載哪些內容,如果這些不能予以明確,抵制三俗無從談起。騰訊網民“風中之燭”說,再優秀的文化,也要有人懂,有人喜歡才會流傳,低俗不是誰說了就算,有那麼多人喜歡就不能說是低俗,道德不是掛在嘴邊,而是存在於人們心中。新浪網民“黑夜有多長”說,我們這個社會的價值觀到底是什麼?是仁義禮智信,還是民主,自由,平等,博愛,公平,正義,對每個人價值與尊嚴的尊重?是否該信奉普世價值?如果在國家層面沒有明確的目標,整個社會也失去了方向,陷入混亂。
少數網民擔憂新“道德運動”成為一陣風
強國論壇網民“大失落者”說,運動可以一陣風,道德卻沒法一陣風。騰訊一手機網民說,道德是做出來的,不是講出來的。我們有太多形式,而沒有太多的內容,最後都不了了之。
在06年5月份,一眾相聲界的表演藝術家,針對郭德綱等在小劇場表演以普通市民為受眾但內容較為“異類”的相聲,提出要抵制相聲中的庸俗、低俗、媚俗成分的倡議,矛頭直指郭德綱。郭德綱對此不服,后被郭德綱以此事件拿來當了相聲包袱。郭德綱反藉此創作了相聲段子《我要反三俗》(06年2月的相聲)。
出席會議提出抵制三俗倡議的有: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劉蘭芳、中國曲藝家協會分黨組書記姜昆、中宣部文藝局文藝處處長田永勝、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副主任常祥霖、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研究所所長吳文科、中國曲協分黨組副書記黃啟鈞、中國曲協副秘書長刁惠香、文藝報副主編呂先富、著名作家梁炳堃、著名評論家姚振生、著名相聲藝術家常寶華、陳湧泉先生及在京的中青年相聲藝術家和部隊的文藝工作者首都及中央媒體的記者:於萬海、張宏、康友純、康松廣、孟凡貴、張志強、李菁、張長來、崔琦、于謙、王印權、劉慶福、王輔亭、王玉、王岩、武賓、賈倫、張文甫、李建華、孫晨、郭德綱、李立山、王文長、付強、何雲偉等(排名不分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