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兩江鎮的結果 展開
- 廣西南寧市武鳴區轄鎮
- 廣西桂林市臨桂區轄鎮
-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下轄鎮
- 廣東樂昌市兩江鎮
兩江鎮
廣西南寧市武鳴區轄鎮
兩江鎮,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武鳴區東北部,是一座既有南國秀麗山川自然風光,又有悠久壯族徠歷史人文內涵的歷史小鎮。東靠風景秀麗的大明山,西依綿延肥沃的小明山;南鄰馬頭鎮,北接馬山縣古零鎮。210國道穿境而過,鎮人民政府駐地兩江圩。
兩江鎮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武鳴區東北部,東靠風景秀麗的大明山,西依綿延肥沃的小明山;南鄰馬頭鎮,北接馬山縣古零鎮。210國道由南至北穿境而過,鎮政府駐兩江圩,距城區43千米;各村委(居委)辦公場所就在公路兩旁,交通十分便利。全鎮面積199平方千米。全鎮自南向北形成一條26公里長、7公里寬的“峽谷走廊”,總面積199平方公里。轄區內有1個居民委員會和兩江社區居委會;14個村民委員會培群、雲川、合聳、龍英、英俊、三聯、四聯、嶺合、聚群、群英、福江、明山、公泉、漢安;和、130個自然屯、298個村民小組、38294人(2017)。
全鎮耕地面積4.8萬畝,其中水田3.7萬畝,畚地1.1萬畝,山林面積16.5萬畝。北回歸線穿過中部的“馬鞍山”南面,屬於亞熱帶地區,雨量較充沛,氣候溫和宜人。鎮內有趙江、劍江、福江三條河流,流經10個村,有7座中小型水庫。大明山是國水源自然然保護區,水資源較為豐富,是南寧市武鳴區“靈水”的水源頭。大明山風景秀麗,旅遊資源豐富,類型多樣。具有雄、險、秀、幽等景觀特色,古今許多文人墨客都做詩詠詩稱讚,人們稱之為“廣西廬山”。大明山蘊藏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稀土元素。錳、鎢、鉛、鋅、銅礦和輝綠岩石材礦,具有可觀的開採前景。經過地質勘查,大明山銅礦的儲藏量C+D地質級量共27萬噸金屬量,屬中型礦山。大明山“緣林”的輝綠岩石材礦,所獲C級工業儲量281624平方米,D級遠景儲量1263380平方米,C級儲材量可為年產5000平方米商業原料的礦山服務20年以上。輝綠岩加工成板材后的顏色、花紋、品種,獲得有關石材專家的讚賞。
1985年重新組織開採大明山銅礦,以採礦業為龍頭,帶動選礦業、運輸業、礦山商業、飲食業等各業的發展。1996年底,全鎮鎮辦企業10個,村辦企業12個,聯合辦企業169個,個體辦企業520個,鎮內從事企業人員共計3300多人;大明山兩江銅礦區民採礦日出毛礦量250-300噸,當年年產毛礦量7萬噸。
由於銅精礦市場價格連年下跌,2001年以來,鎮黨委、政府認真做好服務和扶持環節,積極發展非公有制企業。生產銅礦的冶鍊廠2家經技改后出礦率可達到98%,確保銅、鉛、鋅的綜合回收。大小水電站有12座,每年可上網3500萬度,支援區內外的經濟建設。兩江鎮辣味綜合食品廠已投入生產,推出的“璇力威”牌辣椒產品,遠銷山西、廣東、貴州、湖南、河北等區內外。2002年,鎮內有冶鍊廠、食品廠、茶廠、礦泉水廠、科利爾助劑廠等企業58家,企業總收入47700萬元,總產值37000萬元。
主要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甘蔗、花生、黃豆、木薯、紅薯、林果等,畜牧業有豬、牛、雞、鴨等。甘蔗面積17000畝;八角種植已發展到40000多畝;退耕還林完成5700畝。著名的土特產如八角、香菇、苦馬菜、麻竹筍、花心紅薯、指天椒等在區內外市場供不應求。2002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993.7萬公斤,生豬出欄量5.35萬頭,水產品總產1050噸,國內生產總值20449萬元,社會商品零售總額20081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484元。
自古創業,統克於前,其美固彰。謀事成維續於後,則傳永久。今我兩江成圩理由,略敘事實以垂鑒。因前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四、五兩圖同立龍母圩,有碑可證。有造圩至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前,市利款項四、五圖均沾。不料,光緒三十年後,五圖霸佔鯨吞。四圖向隅,勢不得已,呈極縣府及法院,仰公判斷。豈意五圖用賄,勾結貪污官長有意袒護。本團紳士,壯氣沖霄漢,堅意造圩場,挽既倒狂攬,作中流砥柱。遂於民國三年(公元1904年)直接在快范點正式開圩貿易,日期定辰、戌、丑、未日乃官長不準,反將用警彈壓,屢次拘擒鄉紳。初次,府長余丙忠、縣長鬍文瑩帶警臨團,先拘韋瑞麟、梁可欽、羅振聲三人,未審先押,經待數月,案究迫改圩期,又加罰款,始放回鄉。再次,溫縣長德溥又拘李國藩監禁二年。三次,賓寅縣長又拘謝維熊、謝元瑞同李國藩,加監禁三年,復提案審,必改圩期始放。三人均不服從,好勝金剛鍛煉。故開圩以來,多歷年所,客商熙來攘往,物貨充盈日,市屋增加,人煙稠密,日新月異,年勝一年。果然時勢造英雄,抑是英雄造時勢,豐功偉烈,其誰與歸。我後人撰今追昔,飲水思源,能不溯洄?創造諸君,當日前狼后虎,冒險進取,瘁慘萬狀,筆不勝書。細思兩江至成,合天時、地利、人和“三美”具備。幸福自然故,因極方亨,好逢機會,賓縣長解組陶縣長下車,幸憑恩遇。韋軍長冠英斯時回武鳴聞知此事冤枉,代表申冤陸老帥榮庭,更蒙陸老帥榮庭恩決,即命韋軍長催促陶縣長放釋李、謝三人。陶縣長唯命是從,登時解放,親送到上將府,老帥憐恤非罪,庶慰倪贐三人,領謝榮歸,以後安然無事。車隅已逝,桑榆非晚。現今聖宮已折,神權旁落。本鄉信士開會議決,立諸先聖神牌,並旌來建設圩諸君姓字,使我後生等追思古人德澤,安慰首士靈魂。立碑紀念功勞,庶可極恩萬一,以不忘其本雲耳。日後增光大,萬世永賴,各人共樂所得焉。是為序。
中華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歲次丁亥新春吉旦本鄉信士眾等立碑記。
現今鎮內有初中2所,成人文化技術學校1所,小學15所,教學點33個,幼兒園10所,中小學教師391人。農業服務心有專業技術人員21人,設有文化站、廣播站,有閉路電視差轉站15個,籃球場16個(其中燈光球場6個)。鎮衛生院有醫生14人,護士7人;村級衛生所14個,居民衛生所1個,鄉村醫生31人。
鎮內有2個圩場,兩江中心圩場1569.6平方米,雷江圩亭面積1400平方米。設有一個大網變電站,電力供應正常。基本上實現自來水供水,村屯都安裝了程式控制電話,手機也進了農民手中,實現現代化通訊。
截止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為2750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