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8條詞條名為李東山的結果 展開
李東山
山東威海企業家
李東山(1873~1946)名樹桐,字東山,威海市人。民族實業家,中國鐘錶製造工業創始人。少時家貧,十幾歲便當起肩挑小販。15歲經堂兄保薦,在煙台恆興德商行當小夥計。李善解人意,為討東家喜歡,不久認東家孫文山為乾爹。但因不願受行規約束,一年後又退出商行,仍做小販。
李東山善與人交,有極善經營。1891年開辦一水爐小鋪,兼去海關叫行,資本不夠變向乾爹借貸。因常去海關叫行,很快與經營拍賣的奧地利人混熟。每當李東山叫行時,物品起價很低,且一叫便停,因之獲利甚豐。1892年,李東山將水爐小鋪擴建為德順興五金行,資本為墨幣(墨西哥)300元,主要經營小五金和百貨商品。其經營方式是:專事缺門,獨得其利。到1904年,資本已增至3萬墨幣。1911年辛亥革命倡導剪辮子,李東山大量購進帽子,高價出售,獲得厚利。此後,又在煙台開辦同志玻璃廠、瑞興制傘廠,在威海開辦威新花炮廠(后遷煙台)、同慶順鑲錫店等,這些廠店在煙、威一帶均為首創。
1915年初,德順興五金行經銷日本馬球牌座鐘和零件,李東山看到鐘錶製造業有利可圖,遂於當年7月以德順興五金行資產投資2.5萬元,在煙台朝陽街南首東側創辦了中國第一家民族鐘錶工業---“寶時造鐘廠”。李任經理,唐志成任廠長兼技師。為解決技術難關,李東山多次赴日本大阪“馬球”牌鐘錶廠觀摩學習技術,購置設備。對一些日本人不肯吐露的重要技術,便以重金賄買。李沒有文化,所學技術全憑腦記,回國后再轉告唐志成。唐不會計算,主要是模擬拆卸日貨進行試製。經數年反覆試驗仿製,終於在1918年製造出第一批座鐘,其座鐘除木殼外,主要零件均為日貨。1920年後實現鍾機自製,寶時造鐘廠也逐漸興旺起來。為與日本“馬球”牌鍾爭奪市場,李東山將一架座鐘的賣價由5元(成本4元)降至1元多,每架座鐘還外贈毛巾1條。1928年後,全國各地掀起抵制日貨運動,德順興也努力改進技術,精打細算,其產品質量不僅趕上日本,價格也低於日本,且講究信譽,保修到底,產品暢銷滬、寧、穗、渝等大城市和香港、南洋群島等地,至1931年,工廠職工已發展到500餘人,年產座鐘、掛鐘5.5萬多隻。李還在上海、天津等地設立貨庄,經銷產品。因買賣亨通,企業增值,李於1934~1935年投資興建新廠房樓和新中國電影院等。李還花費500元請書法家書寫“德順興”3個顏體大字,鐫刻在門楣石匾上。
李東山在企業用人、管理等方面也極精明。他堅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獎罰分明,寬嚴相加。對管理人員只要能恪盡職守,便委任不疑;班組長均從工人中物色技術較高、順從勤勉者擔任;新徒工入廠要有商號作保立約,學徒期間只管伙食,沒有工資,學徒期5~8年(其實2年即可),工廠廉價使用大量徒工,以增加利潤。工人早起晚歸,工時長達十二、三個小時。為激發職工積極性,李東山每年提取利潤的60%給管理人員分紅(其中李東山原股佔30%)。工人則按照技術高低、勞作成績分紅。工齡較長、又肯苦幹的工人,也可以同管理人員一樣“吃份子”。如工人家裡急需用錢,李東山一般准予支借。工廠伙食較好,逢年過節還增加酒菜會餐。還實行星期日公休制,儘管公休日讓工人半天清理工廠垃圾,但這在當時廠商中是獨一無二的。
1938年日軍侵佔煙台後,偽商會擬聘李任職,日本人提出與其合夥經營,李均予拒絕。1939年,日偽以李東山曾開過花炮廠搞硝磺資通八路軍為名,逮捕其子李殿章,嚴刑拷打,羈押數月,李東山被迫與日本人共同開設華興商行。日本人並未出資,只是從中巧取豪奪。李還曾在東亞毛紡廠、威海火柴廠、煙台啤酒廠、煙台發電廠、鉅興銀號、德順興魚行、錦章照相館等企業投資。30年代末,李東山已不過問工廠的具體事宜,閑居在家。1946年7月24日,在煙台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