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山長溝泉水國家濕地公園
位於北京市房山區的濕地公園
北京房山長溝泉水國家濕地公園是北京市兩個國家級濕地公園之一,位於北京市房山區長溝鎮,面積388.34公頃,劃分為濕地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宣教展示區、合理利用區、管理服務區五個功能區。公園內濕地由海河流域太行山區潛水彙集而成的泉水補給形成,含有淡水泉、永久性河流、永久性淡水湖、草本沼澤、庫塘、稻田等多種濕地類型。是集淡泉水資源保護、濕地生態系統保護恢復、科普教育、休閑觀光於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
2019年12月25日,通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019年試點國家濕地公園驗收,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
北京房山長溝泉水國家濕地公園
北京房山長溝泉水國家濕地公園地處華北平原與太行山脈過渡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分為西北部的山區,中部的丘陵和東南部的平原。
北京房山長溝泉水國家濕地公園是由甘池泉水匯聚而成,水質達到國家一類飲用水標準。甘池泉1萬多泉眼長年噴流不斷,涌流不息,一年四季恆溫16℃,年流量近2000萬立方米,自古無斷流,形成了11公里的河道,長溝鎮因地制宜、開拓思路,建成了以泉水、湖泊、天然濕地為主的濕地公園,已形成濕地面積249公頃(3735畝),其中水面面積1595畝,占濕地總面積的42.7%,其餘面積為稻田、水生植物生長區等。
北京房山長溝泉水國家濕地公園
動物資源
2002年,長溝鎮黨委審慎研判,制定一條“以水為神,以綠為魂,天人合一,永續發展”的水域經濟戰略,決定帶領長溝人民走上“打造京西南第一水鄉”的新農村建設之路,開始建設長溝濕地公園。
2014年12月31日,國家林業局發布《國家林業局關於同意北京房山長溝泉水等140處濕地開展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工作的通知》(林濕發〔2014〕205號)文件,批准建設北京房山長溝泉水國家濕地公園(試點)。
2018年8月28日至30日,北京專員辦組成督察組對北京房山長溝泉水國家濕地公園建設管理情況開展監督檢查。
2019年12月2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國家林業局和草原關於2019年試點國家濕地公園驗收情況的通知》(林濕發〔2019〕119號)文件,北京房山長溝泉水國家濕地公園(試點)通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試點驗收,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
千畝荷塘
北京房山長溝泉水國家濕地公園內有荷塘千畝,可體會到一種“粉光花色葉中開,荷氣衣香水上來”的朦朧感。
生態保育區
生態保育區位於濕地公園的西北側,面積10.5公頃,占濕地公園總面積的13.17%,通過泉水保育項目、河道保育項目、生物多樣性及棲息地保育項目。使該區域逐漸形成自然狀態下的濕地生態系統,並吸引黑鸛和其他動物覓食和棲息。
恢復重建區
恢復重建區位於濕地公園西側邊緣以北、龍泉湖一期、以及南部的大片區域,面積243.86公頃,占濕地公園總面積62.93%。該區域通過河道疏浚、生態攔蓄等工程,提高濕地水面覆蓋率及水循環能力,增強濕地涵養水源的能力功能。開展具備濕地條件土地的恢復重建和培育活動,保護恢復濕地資源及生物多樣性,使該區域向生態保育區過渡。
宣教展示區
宣教展示區位於濕地公園北部核心區的西部水桶區域及公園南部的河道連接區域,面積46.4公頃,占濕地面積的11.97%。該區域建設濕地科普館與濱水植物認知園,讓公眾在與濕地的親密接觸中提升環境保護的責任感。
合理利用區
合理利用區位於公園北部區域,面積41.58公頃,占濕地公園總面積的10.73%。該區域以濕地稻作文化體驗和景觀農業為主,合理利用濕地資源。
管理服務區
管理服務區面積4.61公頃,占濕地公園總面積的1.19%。該區域主要功能是對濕地公園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和服務。
● 交通